安全伴我在校园 我把安全带回家――宜章县教育局暑期安全教育手册

海县清一

<h3>尊敬的家长朋友:</h3><h3> 您好!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安全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都能培养成国家栋梁,是您的心愿,也是我们的心愿。让孩子们有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是每一个家长和老师的职责,为此,我们一定要当好孩子的“安全卫士”!让我们共同努力,实现我们的美好愿景!</h3> <h3><font color="#ff8a00"><b>一、预防溺水</b></font></h3><h3>防溺水安全教育“六不两会”:</h3><h3>(一)预防溺水“六不两会”</h3><h3>“六不准”:</h3><h3>不准私自下水游泳;</h3><h3>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h3><h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h3><h3>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h3><h3>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h3><h3>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h3><h3>“两会”:发现险情——</h3><h3>1.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h3><h3>2.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报警方法。</h3><h3>(二)预防溺水,教会孩子唱防溺水歌《生命的翅膀》</h3> <h3><b><font color="#ff8a00">二、如何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font></b></h3><h3> 教育孩子追求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乱花钱,不吸烟,不喝酒,远离毒品,不接触淫秽、凶杀等不良的影视作品、书刊。</h3><h3> 艾滋病病毒没有针对性的疫苗预防,但只要针对艾滋病传播的三个途径(血液、性及母婴)采取有效的措施即可预防。</h3><h3>对青少年来说,艾滋病主要通过血和性传播。</h3><h3>(一)性传播是造成艾滋病流行的最主要原因之一。</h3><h3>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青少年中80%以上是通过同性恋传播。主要原因是青少年身心尚不成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自控能力弱,性安全知识缺乏;同性恋性伴没有专一性,没有责任性,学校老师和家长容易忽视等,更重要的是学生以为自己离艾滋病很远,不会被感染等。</h3> <h3>(二)可造成我们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传播途径主要是注射毒品。</h3><h3>传染的原因是吸毒人员,一起合用不经消毒的一副注射器。</h3><h3>青少年好奇性强,容易受毒品的诱惑而成瘾。</h3><h3>吸毒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都是从吸烟开始的。</h3> <h3>(三)警惕交友约会软件,不进非法QQ群、微信群。</h3><h3> 目前有少部分中老年男“嫖客”喜欢“找小鲜肉”特别喜欢找不懂事刚发育的初高中生, 放假期间,家长要特别关注教育小孩不要随意上QQ、微信、下载男男聊天软件约会,青少年很容易上当受骗,一旦有性行为,特别是同性性行为极容易感染上艾滋病。</h3><h3>如果学生得不到健康、正确的教育,很可能误入歧途,必须掌握防病防治知识,学会调节性冲动,遵守社会性道德规范,才能避免感染艾滋病,请家长们多关心孩子,远离艾滋。</h3> <h3>毒品危害猛于虎,一朝上瘾误终身。</h3><h3>(一)吸食毒品的危害:</h3><h3>第一方面是由于吸毒成瘾,导致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和心理失常。</h3><h3>毒品会对心血管产生兴奋作用,导致急性心肌缺血和心率失常,严重的可产生惊厥、脑出血和猝死。</h3><h3>第二方面是由于吸毒引起的社会问题。</h3><h3>长期吸食毒品的人,受毒品所致,易出现过度兴奋、狂躁、抑郁、幻觉(尤其是被害妄想)等精神病症状,从而导致行为失控,造成暴力犯罪和艾滋病、性病传播等一系列社会问题。</h3> <h3>(二)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h3><h3>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h3><h3>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h3><h3>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h3><h3>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h3><h3>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九、K粉等兴奋剂</h3><h3>6.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h3> <h3>(三)警惕新型伪装毒品</h3><h3>1.彩虹烟</h3><h3> 人吸食彩虹烟的时候会产生特殊烟雾,就是上图,色彩斑斓,乍一看还挺酷炫,甚至还自带香气,难怪能哄骗这么多未成年人购买。</h3> <h3>2. 奶茶</h3> <h3>3. 跳跳糖</h3> <h3><b><font color="#ff8a00">三、防拐骗安全知识</font></b></h3><h3>(一)社会上、电视剧中经常有小孩被拐骗的事件,不法分子通常抓住孩子年龄小,缺少防范心理,容易听信别人的特点,利用引诱、强行等手段实施犯罪。</h3><h3>1.“权威诱惑法”</h3><h3>这类拐骗者之前做过一些“功课”,他们甚至能叫出孩子的名字,取得他们的初步信任。拐骗者大致会这样说:“我是受你爸爸、妈妈委托,带你回家。”</h3><h3>2.“物资利诱法”</h3><h3>这种诱骗方式主要利用了孩子的好奇心。比如:“小朋友,我有一样礼物要送给你,你跟我一起去看看吧。”</h3><h3>3.“带路引路法”</h3><h3>诱骗者利用孩子善良、乐于助人的品格引诱孩子。就像:“小朋友,你知道去某某商场的路怎么走吗?能不能带我去啊?”</h3><h3>遇到这类情况,我们千万不能跟他(她)走,因为我们不认识他们,也不了解他们的情况。</h3> <h3>(二)学生如何避免被人拐骗、绑架?</h3><h3>1.放学时如果不是自己的亲人来学校接,要及时地告知老师,由老师联系家长,在不能确认的情况下不能跟别人走。</h3><h3>2.外出游玩时要征得家长同意并将行程告知父母或其他家人,说明大概的返家时间。</h3><h3>3.养成进出家门随手关门的习惯,一个人在家时遇到陌生人来敲门,千万不要开门。</h3><h3>4.上下学、外出游玩、购物时,最好与同学、朋友、家长等结伴同行,节假日人流比较多,和家长上街或外出游玩一定要牵手、紧随家长。</h3><h3>5.不搭陌生人的便车,不接受陌生人的钱财、玩具、礼物或食物,坚决拒绝他们的诱惑。不要轻信不认识的网友,更不要与网友结伴外出,以防上当受骗、被人侵害。</h3> <h3>6.驾车的陌生人问路,要与其保持一定距离,不可贴近车身。</h3><h3>7.不独自通过狭窄街巷、昏暗地下道,不独自去偏远的公园、无人管理的公厕。</h3><h3>8.不要把家中的钥匙挂在胸前。不要在外人或朋友面前炫耀父母的地位或财富。</h3><h3>9.遇事先和家长老师商量,不能认为自己什么都会解决,擅自做主往往会导致危险发生。遇到有陌生人佯称你家中有紧急事情,需带你离开或带你去找父母时,不可轻信他的话,可立即报告老师、并与父母取得联系,以确认是否属实。</h3><h3>10.同学们应当熟记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以及家长姓名、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在急需联系时取得联系。如果发现自己被拐卖,你该怎么办?</h3> <h3><b><font color="#ff8a00">四、关爱留守儿童身心健康</font></b></h3><h3> (一)留守儿童生活上的监护。</h3><h3>  父母外出,家长要多过问寄居在亲朋好友家的留守孩子,让他们住得下、吃得香、安全有保障。及时沟通、了解孩子的衣食住行。 </h3><h3> (二)为留守儿童献爱心活动 。</h3><h3>  家长要经常跟当地镇村干部、扶贫干部、爱心志愿者组织联络,给留守儿童创造安全生活环境。 </h3><h3> (三)心理上对留守儿童关心 。</h3><h3>  家长要经常与孩子通话,关照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心理状况,对症下药,正确引导,让孩子不孤单无助,有心灵上的陪护。 </h3><h3> (四)学习上的鼓励。</h3><h3>  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欠佳,家长要经常鼓励他们,督促他们多阅读,勤劳动,全面发展,使他们的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h3> <h3><b><font color="#ff8a00">五、食品安全齐努力,食物中毒别大意。</font></b></h3><h3>1.在外就餐时:一定要到集体食堂或有卫生许可证的消毒设施完备的饭店就餐,切不可购买街头摊贩的无定型包装食品。</h3><h3>2.购买小食品及饮料时:一定要看包装是否清洁、完整。是否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凡是“三无”和超期食品饮料切不可食用。</h3><h3>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衣服,勤洗澡。不随便扔垃圾,不随地吐痰。</h3><h3>4.如发生食物中毒在家时应及时就医,在校时应及时报告。</h3> <h3><b><font color="#ff8a00">六、交通安全</font></b></h3><h3> 当前学生交通安全问题起来越成为威胁学生生命安全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学生驾驶摩托车。安全是最重要的,拥有安全,才拥有生命。多一份安全意识,少一分危险!</h3> <h3>1.行走须知</h3><h3>①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要靠路边行走。</h3><h3>②行人不准在车行道上追逐、奔跑,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猛拐横穿。</h3><h3>③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不准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h3><h3>④不准在公路上玩耍、嬉闹。</h3><h3>2.乘车须知</h3><h3>①不准在道路中间招呼车辆。</h3><h3>②机动车在行驶中不准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窗外。</h3><h3>③不强行,上下车,做到先下后上,候车要排队,按次序上车;下车后要等车辆开走后再行走,如要穿越马路,一定要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穿行。</h3><h3>④不乘坐超载车辆,不乘坐无载客许可证、运动证的车辆。</h3><h3>3.骑车须知</h3><h3>①拐弯前须减速慢行,向后了望,伸手示意,不准突然拐弯。</h3><h3>②不准双手离把,不准攀扶其他车辆或手中持物。</h3><h3>③不准车辆并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竞驶。</h3><h3>④要经常检查车子性能,响铃、刹车或其他部件有问题时不能骑车,应及时修理。</h3><h3>⑤不准在车行道上停车或与机动车争道抢行。</h3><h3>【特别提醒】未成年人不准私自骑车上道、严禁未成年驾驶摩托车。</h3> <h3><b><font color="#ff8a00">七、用电安全</font></b></h3><h3>(一)家中用电安全的注意事项</h3> <h3>(二)户外防电安全的注意事项</h3><h3>预防水池、喷泉等音乐景观灯漏电,预防水淹街道路灯,变压器漏电,尽可能远离这些区域。</h3> <h3><b><font color="#ff8a00">八、预防恶劣天气及自然灾害。</font></b></h3><h3> 暑假是雨季汛期,要教育孩子不要在下暴雨、打雷、台风期间外出,雷雨天气要远离高大建筑物和电线杆等,远离江、河、溪、水塘、水库边等危险区域,防止遭遇洪水、台风、雷击、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等危险。一旦遇到地震发生时要就近躲在结实的桌、台等旁边藏身,保护头部,楼房住户应躲到最小的空间中,例如卫生间等有水源的地方。</h3> <h3><font color="#ff8a00"><b>九、预防火灾应注意的基本事项</b></font></h3><h3>1.不玩火。</h3><h3>2.不吸烟。</h3><h3>3.爱护消防设施。</h3> <h3><b><font color="#ff8a00">十、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font></b></h3><h3> 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家庭要发挥好第一个课堂作用,父母要承担起第一任老师职责。</h3> <h3>诸位家长:</h3><h3> 互联网络既兴,移动终端正盛;信息交互通达宇内,图文视听精彩纷呈;有助沟通便捷,能广世人见闻,可增少儿学识,更促社会繁荣。然成瘾游戏、邪恶动漫、低俗小说、网络赌博,附生蔓延,危害孩子健康,亟须大力防范。是以倡导全体家长,恪尽父母责任,力行“五要”,与学校共筑防范之堤。</h3><h3>一要善引导,重监督。家长须强化监护职责,养良善之德,树自卫之识,戒网络之瘾,辨不良之讯。</h3><h3>二要重表率,立榜样。家长须重视网瘾危害,懂预防之策,远网游之害,读有益之书,表示范之率。</h3><h3>三要常陪伴,增亲情。家长须营造和美家庭,增亲子之情,理假日之乐,广健康之趣,育博雅之操。</h3><h3>四要导心理,促健康。家长须关注子女情绪,调其心理,坚其意志,勇于面对挫折,正确利用网络。</h3><h3>五要多配合,常沟通。家长须主动配合学校,常通报情况,多交换信息,早发现苗头,防患于未然。</h3><h3>防孩子沉迷网络,须各方尽心尽责。为易记忆、广传播,特附“防迷网”三字文:</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互联网,信息广,助学习,促成长。</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迷网络,害健康,五个要,记心上。</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要指引,履职责,教有方,辨不良。</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要身教,行文明,做表率,涵素养。</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要陪伴,融亲情,广爱好,重日常。</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要疏导,察心理,舒情绪,育心康。</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要协同,联家校,勤沟通,强预防。</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教育部基础教育司</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18年4月20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