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重庆川剧博物馆</h3> <h3> 2018年7月4日参观重庆川剧博物馆。展厅中的文字、图片、乐器、服饰无不深深地吸引着我!一种对川剧溯源的冲动油然而生。</h3> <h3> 川剧起源可追溯至先秦。三国时期,出现了四川第一曲讽刺喜剧《忿争》,可谓川剧喜剧的鼻祖。唐五代时期,是川剧最为鼎盛之期,出现了“蜀技冠天下”的局面。晚清时期将昆曲、高腔、胡琴、弹戏和灯戏五种不同五腔共和的新局面,使川剧面目为之一新,各类声腔的特色剧目和保留剧目开始形成。川剧的黄金时代是建国以后,在新中国的扶持下,川剧又开始焕发艺术青春。</h3> <h3>生、旦、净、末、丑展现人生百态。</h3> <h3>伴奏有锣、擦、鼓、笛、阮、二胡等20余种演奏乐器。</h3> <h3>服装服饰是角色的‘’点睛之笔‘’。</h3> <h3>郭沫若、欧阳予倩、张爱平先后为川剧院和老艺术家泼墨,彰显川剧厚重的文化底蕴。</h3> <h3>建国后不同地域形成的四大流派兼容并蓄,形成以表演艺术家名字为标志,新的川剧“流派”重新产生。</h3> <h3>戏台</h3> <h3>观众席</h3> <h3>后台</h3> <h3>大剧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