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涅槃重生,生生不息

程梦月

<h3>  7月4日,江夏区教师陶艺课程学习近半,在初尝几日的动手实践课程后,今日我们迎来了武汉理工大学叶双贵教授的理论课。</h3><h3> 在上这个课程之前我对陶瓷艺术的接触和了解几乎可以说是寥寥无几。特别是在现当代陶瓷艺术知识方面几乎空白,但是通过老师的讲述与一些相关资料视频的观看,也让我对这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更让我认真仔细的去听课。</h3><h3> China,我们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国”的意思,另一个意思就是瓷器,这也是我国英文名的由来,中国的陶瓷艺术让欧洲乃至世界羡慕钦佩,不惜远渡重洋购买再带回去加以复制学习,更成为欧洲皇室贵族才得以享用的器物。</h3><h3> 介绍完基础的知识,叶教授还为我们展示了杜尚作品《小便池》及其2013年“小苹果”“大苹果”系列创作,波普艺术的流行和展示,让我对现当代陶瓷艺术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和浓厚的兴趣。</h3> <h3>叶双贵教授授课中</h3> <h3>下午的课程,由武汉育才高中牛军康老师为我们讲授“上釉”。</h3><h3>牛老师讲课诙谐幽默,课程条理清晰易懂,短短20分钟,就已基本让我们懂得了上釉的基本步骤以及注意事项,让我们接下来的喷釉工作进行地十分顺利。</h3> <h3>牛军康老师授课中</h3> <h3><font color="#010101">最后,临近下课,由于课程进展顺利提前结束,李明灿老师为我们播放了土陶、现代陶瓷制作过程的视频,从中我体会到了制作陶瓷的艰辛,看到了陶瓷大师的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而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这种优秀的品格,更应该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遗产——陶瓷文化,继承并发扬下去,不要让我们的灿烂文化流失,要让它生生不息的发光发热。</font></h3> <h3>吕枫韵教授授课中</h3> <h3>  今天的课程无不让我反思,从3号吕枫韵教授的讲课,到今日叶双贵教授的讲课,无非就是从最初到现代陶瓷业的不断发展与转换。</h3><h3> 两位教授分别叙述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各个时期的陶瓷艺术特点,但是历史已逝去,我们没有时光机,无法回到历史中去身临其境的感受陶瓷艺术的美,我们只能把它当做最美好的回忆深深埋在心里……</h3><div> 然而,有这么一句话:如果我们总是缅怀过去,那就证明我们现在过得并不好,所以,美好的回忆可以,但绝不留恋。我们要永远憧憬,永远在现在努力……当然,这句话对于陶瓷艺术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总是回顾陶瓷艺术的历史,那么就证明现在我们的陶瓷艺术并不如历史上先进,所以我们应立像陶的成长一般,涅槃重生,足于现在,生生不息,展望未来。</div> <h3>部分学员作品</h3> <h3>我的作品</h3> <h3>江夏陶艺教师培训班合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