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半生缘》有感---你像风一样来了又走,我的心满了又空

文钰

<h3>  有人说:吝啬的上帝把仅存的完美给了奥黛丽.赫本,重读《半生缘》却发现其实上帝还把高贵给了张爱玲。张爱玲性格以孤傲著称,可孤傲性格背后的温情与凄凉谁又曾细细的察觉与了解。张爱玲出生在名门世家,外曾祖父是李鸿章,祖父是张佩纶。母亲是受过西方新思想影响的人,也正因母亲黄逸梵的出国游学拉大了和父亲张廷重在知识和思想上的差距,最终黄逸梵受因不了父亲严重的满清遗老、遗少陋习,嫖妓、抽大烟、赌博等行为,选择和张廷重离婚,四岁的张爱玲和弟弟张子静跟随父亲生活。父母离异后保姆并不尽心的照顾她们姐弟二人,这还不是主要的,后来父亲再婚,继母对她们兄弟二人也不好,当母亲从国外留学回来时张爱玲便偷偷跑去姑姑那里看归来的母亲。这件事情被继母知道后,继母并不理解她而且还扇了张爱玲几耳光,父亲张廷重从外面回来了解事情的经过后,不但没帮张爱玲说话反而也对她拳打脚踢,打的张爱玲头脑轰鸣依然不依不饶,而且还扬言要用手枪打死她,并把她关在屋子里不许出门,后来在一个下雨的夜晚张爱玲终于逃脱了那个房间,逃脱了父亲和继母的魔掌。很多年后,印在张爱玲心底的怨恨,依然像死结沉在海底,无法打开。</h3> <h3>  《半生缘》的那句:你像风一样来了又走,我的心满了又空。这句话这正好印证了张爱玲对胡兰成感情。在对的时间遇见了错的人,无疑是一种遗憾和伤感。张爱玲最终选择和胡兰成离婚,并且决定此生不负与胡兰成相见,张爱玲做到了,她断绝一切能够找到她的消息,并且也只和最爱她的姑姑保持书信联系。</h3><h3> 《半生缘》有很多张爱玲的影子,同时也折射了那个时代人性的丑恶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向往美好生活时的羁绊。故事里曼桢和世钧最初的爱恋就如同张爱玲的四岁以前的生活,父母相爱,衣食无忧,其乐融融,生活里无处不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h3><h3> &nbsp;<span style="line-height: 1.5;">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世钧不知道从何时起在见不到曼桢的日子里心开始发慌,于是他主动邀请曼桢出来散心,</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曼桢应邀出来散心并和世钧在一起吃饭聊家常说:"我十四岁的时候,父亲就死了"。而曼桢的的父亲又何尝不是张爱玲父亲的影子,虽然张爱玲的父亲并没有早逝,但是随着继母和父亲张廷重对她拳打脚踢的那一刻,父亲在她心里已然不复存在了。再看看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下了班回到家中,身为人父、人母却只顾低头玩手机,对孩子来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陪伴,爸爸、妈妈也不过是一个代名词罢了。</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br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 幸福感只有刹那间,随着《半生缘》故事的延伸就进展到"寻</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情节。</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因为一些事情使得世钧和曼桢闹了别扭,而曼桢情急之下也把世钧送给她的红宝石戒指当着世钧的面丢到垃圾桶里。之后曼桢又不舍这段感情,便把戒指捡起来戴在手指上去了姐姐家,可是不幸的一切也正是在去姐姐家后发生的,自此曼桢和世钧的缘已尽但情未了,曼桢被关进一间屋子里面与世隔绝,容不得她与外界有半点解释与诉说。而世钧得知曼桢在姐姐家便多次去曼璐家想在问问关于曼桢和他之间的事情,可姐姐都以曼桢不想见他为由把世钧支走了。这天世钧又来了,等了许久才被不情愿的下人请进门。曼桢听到楼下的少有的皮鞋声就开始拼命地喊"救命",可一张嘴,自己都吃了一惊,只听见喉咙沙沙之声。</span><br /></h3><h3> 反观我们的生活不也是这个样子吗?其实有时候我们听不到周围的呐喊不代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疼痛;疼痛加身没有呻吟也不代表生命对痛苦无动于衷。一个人用三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辈子学会如何闭嘴,可学会了闭嘴,沉静的空气却到处弥漫着嘲笑自己的苟且,那种咄咄逼人的疾声厉色让你试图反抗,突然要张嘴时,却感到原来话语在那一刻是那么的苍白无力。</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5;">风又飘飘,雨又萧萧。</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何日归家洗客袍?</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银字笙调,心字香烧"。</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后来曼桢因为难产进了医院,离开姐姐家时,当汽车开出的的那一刻,曼桢忽然心里一清,她终于出来了,就是死也要死在外面,后来曼桢在别人的帮助下只身一人逃走。曼桢逃出后写给世钧的信也被沈太太收到后当场擦了根洋火柴把它烧了,当然也烧了曼桢对世钧的期待。几年后母亲终于找到曼桢,母亲打听到曼桢的窘迫,觉得女儿漂泊无依,想让曼桢回去祝家也就是姐姐曼璐家做一个姨太太,可曼桢说道:"你不要说了,反正无论怎样,我绝不会再回到祝家。"曼桢的回答就像是张爱玲的高傲,逃离了父亲和继母的魔掌,就如同逃离了苦海,虽然从衣食无忧的生活变成了穷困潦倒贫瘠,但是她也不为五斗米折腰,即便前方无路可走,也绝不懦弱的回头;纵使前方万丈深渊,也决不辜负尊严。</span></h3> <h3>  可是人一旦有了牵挂,便没了洒脱;一<span style="line-height: 1.5;">个牵挂可以成为羁绊的万千借口。故事中写道因为</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姐姐的去世,</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阿宝告诉曼桢,小少爷被佣人周妈带着,但周妈背后对小少爷很不好。</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曼桢由于心疼自己的孩子无人照顾,选择和祝鸿才结婚。可是曼桢错了,她还是涉世未深,曼桢不知道一结婚,婚前的经过也就变成无足轻重的了,不管当初是谁追的谁,反正一结婚之后就是谁不讲理谁占上风。这个情节的周妈就像是张爱玲因父母离异后家里的保姆对她们姐弟二人态度一样。而祝鸿才对曼桢婚后的态度就如同年少时张爱玲逃出父亲家后迫于求学7年后又站到父亲面前讨要学费无果是一样的,权利在谁手里谁占上风,来找父亲帮忙资助上大学不过是自讨没趣罢了。</span></h3> <h3>  还好,再不幸的生活也有幸运的一面,如果说胡兰成教会了张爱玲如何爱一个人,那么赖雅却让张爱玲尝到了被爱的幸福。这种被爱的滋味就如同曼桢在世钧的父亲生病时给世钧写的信一样:"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的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个一个人",而张爱玲的这个人就是赖雅。我们又何尝不是,不论经历什么,发生什么,都会过去的,或许所有的事情都没自己想象的糟糕,时间会见证发生的一切,幸福也会随之而降落。</h3><h3> 再见面时已隔几十春秋,曼桢瘦了可并不觉得亏欠世钧什么,或许这就是演绎了那句:"<span style="line-height: 1.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曼</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桢哭着说"世钧,我们回不去了",是呀!我们都想回到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好。可是我们都没生活在童话王国里,面对现实,逃避是无能的抉择。我们要做的只能是正视问题,积极的面对生活。纵使生活千万荆棘,也不要低下高傲的头颅,弯下高贵的身躯。如同苏轼写的《定风波》:"</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亦或像</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张爱玲所说:"生命是一朵千瓣莲花,我拒绝了绽放的同时也拒绝了枯萎和零落。</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