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维诗《山居秋暝》一一徐宏篆书书法欣赏

徐宏书房

<h3>徐宏书房聚贤阁</h3> <h3>《山居秋暝》唐代:王维(69cmX138cm)</h3><div><br></div><div>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div><div>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div><div>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div><div>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div> <h3>译文<br></h3><div>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div><div>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div><div>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div><div>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div> <h3>《山居秋暝》局部欣赏</h3> <h3>注释</h3><div>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div><div>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div><div>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div><div>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div><div>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div><div>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div> <h3>《山居秋瞑》局部欣赏</h3> <h3>鉴赏</h3><div><br></div><div>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div><div><br></div><div>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div><div><br></div><div>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像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div><div><br></div><div>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div><div><br></div><div>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div><div><br></div><div>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div><div><br></div> <h3>《山居秋暝》局部欣赏</h3> <h3>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h3> <h3>云岭翠湖</h3> <h3>  【徐宏档案】 1966年生于重庆。五岁开始书法临贴,犹喜篆书(遍临秦李斯、汉蔡邕、唐李阳冰、宋徐铉、元赵孟頫、明李东阳、清邓石如的篆书贴)。多幅篆书作品被海内外藏家推崇和收藏。十岁学习《周易》。曾从事教师、记者、编辑、企业经营、管理、咨询、策划、创业教育、投资等多种职业。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周易》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接受过《中国新西部》、《重庆文化》等杂志十多期系列专题采访(被媒体报道为预测大师、风水大师,书法大师)。重庆卫视、重庆电视台、重庆晚报、重庆商报等各大媒体进行同期报道。有著作多部。创办中国周易研究院/中国古文化研究院/中国奇石根艺研究院/中国风水书画研究院/中国原创艺术研究院。2018年被香港国际名师名家名人联合会评为「影响力文艺家」。澳门国际美术家协会副会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