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实的朝鲜,虽然不富有,但没有失业,住房看病上学养老都免费

長江

<h3>△ 2018年6月25日,我随中国华西国旅一行乘高铁经丹东转平壤,开始赴朝八日游。除了去程江阴至丹东一天及返程丹东至江阴一天,实际在朝鲜六天五晚。下面就按照时间先后,把在朝鲜看到听到了解到的情况原原本本展示。</h3> <h3>△ 6月26日上午,我们乘火车进入朝鲜。丹东至平壤227公里,火车是硬卧,全程需5个小时。除了在朝鲜新义洲火车站进行入关检查外,中途不停车。检查时乘员不需下车,由朝鲜军人登车进行检查,检查护照、签证、手机、照相器材和违禁品。手机内不允许有不健康的东西,不容许有对朝鲜领导人不敬的内容。检查人员态度都很好,我团人员均顺利通过检查。身着民族服装的朝鲜姑娘推着售货车在站台上卖东西,有糖果、水果、香烟,还有国内稀有的虎骨酒、安宫牛黄丸等。香烟是727牌的,是朝鲜最好的烟。727是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署的日子,朝鲜很看重这个胜利日,把她定为香烟的牌子。在国内买怕了假货的团友担心买的东西有假,直接问售货员东西真不真,得到的回答是:是真的,我们没有假货。进入新义洲后,手机没有信号,不能通话也不能发微信,只能拍照和摄象。但朝方工作人员都使用手机。经导游介绍,朝鲜有手机网络,外国人凭护照和签证可以买他手机卡,每张80美元,用买的卡打电话到国内折合人民币15元/分钟。人民币在朝鲜通用。</h3> <h3>△ 6月26日下午,我们在雨中抵达平壤。平壤火车站始建于1906年,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朝鲜战争结束后重建,是一座具有朝鲜民族风格的建筑。</h3> <h3>△ 朝鲜民族遗产旅行社的尹社长和三名女导游到火车车厢门口迎接,帮我们拿下行李,并把我们一一搀扶下车。<br></h3> <h3>△ 我们登上大巴去酒店途中,身着民族服装的朝鲜汉语导游张小姐在车上致欢迎词并介绍相关情况。当她说到中国时,竟对中国情况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说明她们知识面很广,这与她们勤奋学习有关。后来几天我们发现,朝鲜各地的年轻人都有读书的习惯,我们一大早出去散步,不时能看到树下或石凳上有女青年在看书。有一次看到带我们的实习导游刚回到酒店,就在大堂上打开书本学习。</h3> <h3>△我们下榻的平壤高丽酒店距火车站不到500米。平壤高丽酒店是朝鲜两个最豪华的特级(最高级)酒店之一(另一个是羊角岛酒店,均相当于国内四星级),建于1985年,位于平壤市中区苍光大街东兴洞,是一幢地面44层、地下一层的双塔式建筑,高140米。</h3> <h3>△ 洒店大堂。</h3> <h3>△6月27日一早,我们乘车去著名景点金刚山游览。平壤至金刚山车程308 公里。一路上,导游用中朝两国语言为我们唱中国家喻户晓的《卖花姑娘》插曲,唱《阿里郎》。每唱一首歌,团友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她唱起《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和《社会主义好》的时候,全车人居然都合着唱,唱得可响亮了。</h3> <h3>△ 去金刚山的道路是双向四车道,路况不大好,大巴车跑不快,时速不到40公里。看得出路面该大修了。</h3> <h3>△ 途经平壤郊外的祖国统一三大宪章纪念碑。  2001年8月14日,朝鲜祖国统一三大宪章纪念碑在首都平壤南郊的统一大街路口落成。高30米、占地10万平方米的纪念碑是在2000年朝韩首脑会晤后动工兴建的,象征着朝鲜人民盼望统一的强烈愿望。“祖国统一三大宪章”包括金日成主席提出的祖国统一三项原则、建立高丽民主联邦共和国方案和全民族大团结十大纲领。三大宪章明确提出了实现祖国统一的原则和途径。<br> 纪念碑顶端写着“三大宪章”四个字,有朝鲜半岛地图和木兰花图案的三大宪章图徽,塔身为两个双手擎起三大宪章图徽的身着传统服装的朝鲜妇女。导游说,这两个妇女分别代表着南***。她问大家说,你们看这两个女人南面和北面的哪个漂亮?大家大声道:北面的漂亮!导游笑着说,其实这两个妇女一样漂亮,没有区别。不过我们朝鲜有南男北女的说法,意思是南面的男人漂亮,北面的女人漂亮,我们朝鲜的女人是最漂亮的。<br>纪念碑全部采用花岗石砌筑,碑基左右为表现祖国统一三项原则、建立高丽民主联邦共和国方案、全民族大团结十大纲领和统一了的朝鲜的群雕。碑室内还陈列着许多国家领导人和知名人士,以及海外同胞赠送的珍贵的纪念石板。纪念碑周围竖立着金日成主席关于祖国统一的题词碑和面积为8公顷的园林区。<br><br><br></h3> <h3>△ 途中在服务区休息。服务区两棵不高的杏树结满果子,看得出果子已经完全熟了,但没有人摘。</h3> <h3>△ 经过朝鲜第二大城市元山。元山位于朝鲜东海岸,是一座海滨城市。元山是朝鲜江原道首府,位于朝鲜半岛东部,是一个港口城市。这里海天一色,空气鲜得醉人。我们在这里吃中饭,吃铜碗餐,吃人参燉鸡。人参燉鸡不在旅游餐内,要额外付钱,260元/只,随各人自愿。导游事先在车上讲了一个故事,说三个人过江没有船,只能游过去。因为江面宽,游过去很吃力,所以各自吃了补品助力。第一个吃了美国西洋参的游到一半游不动沉下去了,第二个吃了中国东北人参的游三分之二游不动沉下去了,只有第三个吃了朝鲜高丽参的游过去了。意思很明显,高丽参好。所以我们团友都吃了,四个人一只鸡。倒不是完全相信高丽参有多好,也不是吃不好需要改善伙食,主要考虑两点,一来尝尝朝鲜原生态母鸡的味道,二来也活跃一下气氛。不过鸡汤确实鲜美,鸡肉很嫩,汤汤水水吃得滴水不剩。元山原名元山津,1880年由侵占朝鲜的日军开港。1914年后,由于多条铁路线相继开通,逐步发展成朝鲜半岛东岸的重要贸易港口。原本元山属于咸镜南道,由于江原道没有大城市,从咸镜南道划入江原道,成为首府。朝鲜的道相当于我国的省,郡相当于我国的县。</h3> <h3>△ 中途在元山海边休息,这里的海边沙细滩平,是个得天独厚的天然泳场。有朝鲜青年在海里游泳,也有青年男女在海边吃烧烤。一位光着上身的朝鲜小伙从火上拿起一颗烤熟的小海螺,剥出肉来很好客地递给我,我瞬间犹豫之后,便直接张开嘴巴接过吃了,真好吃。<br></h3> <h3>△ 和朝鲜每个城市一样,街边建筑物上写着歌颂领袖和鼓舞民族士气的宣传标语。</h3> <h3>△ 经过7个多小时车程到达金刚山,金刚山崖壁上刻有歌颂金日成主席的巨幅标语,每个字10米见方,刻进岩石1米深。金刚山是朝鲜的名山,也是世界的名山,东西40公里,南北60公里,有外金刚、内金刚、海金刚、九龙渊、三日浦等景区,金刚山1万2千峰,最高峰毗卢峰,高1638米,山中景色四季不同。</h3> <h3>△ 天空下起雨来,导游决定先去酒店安排房间。房间和国内酒店差不多,干净整洁,感觉很舒服。</h3> <h3>△ 把行李放进房间后,我们乘车去金刚山三日浦景区游览。由于三日浦景区弯道多,大巴车进去不方便,只能停在景区外停车场,然后步行2公里走进去。沿途的松树形状各异,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沿着海边有说有笑,不一会就到了风景秀美的三日浦。</h3> <h3>△ 三日浦一眼望去有点象台湾日月潭,一位台湾团友也说很象日月潭。三日浦位于朝鲜东部江原道的“高城郡”,是一个外观呈南北伸长的天然湖泊。它是关东八景之一,现时被建成朝鲜人民的观光胜地,面积约0.76平方公里,湖水清澈见底。它的周边有繁茂的树木,36座山峰像屏风般围绕,东面面向日本海。传说在古代,有一位朝鲜王原定只到此地住一天,然而景色太美,乐而忘返,结果住了三天,因而得美名三日浦。</h3> <h3>△ 我们在湖边水上餐厅吃晚饭,感觉心旷神怡。朝鲜的米饭特别好吃,又香又软,在国内没吃过这样好的米,而在朝鲜顿顿都吃这样的米饭,团友们说吃饭不用菜。吃过晚饭,导游安排两辆中巴车把我们送到停车场,坐上大巴回酒店。</h3> <h3>△ 6月28日游览海金刚景区,海金刚位于距离三日浦不远的东海岸,是一幅由海里的礁石和清洌的海水以及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石头还有松树组成的山水画。我尝了这里的海水,只有淡淡的咸味,不苦不涩。听导游说这里的海参是最好的,能买到,朝鲜海关也放行,但国内海关进不去。</h3> <h3>△ 游罢海金刚,我们向金刚山九龙渊进发。当下正是朝鲜夏收夏种农忙时节,沿途看到农民在烈日下收割麦子,把打下的麦子铺在公路边上晒。</h3> <h3>△ 这是通往南***的铁路,目前处于停运状态。</h3> <h3>△ 抵达金刚山九龙渊。</h3> <h3>△ 九龙渊岩石上的汉字有些年代了,看得出是人名。据说古时有身份的人到过九龙渊之后,会请人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岩石上。朝鲜过去用的文字是汉字,所以我们看到朝鲜的古书和古建筑上都是汉字。</h3> <h3>△ 九龙渊风光。</h3> <h3>△ 在从金刚山返回平壤途中,看到农民在田里辛勤劳作。</h3> <h3>△ 从车窗向外看,两旁刚插上秧苗的水稻田犹如一望无际的绿色绒毯,比看草坪舒坦多了。</h3> <h3>△ 6月29日,我们从平壤赴板门店参观。沿途庄稼长势很好,边坡和田埂上都种满了。同前两天一样,张导一路上给我们介绍了朝鲜的风土人情和奇闻轶事,还教我们讲朝语。她说,朝鲜实行一夫一妻制,这是从建国以来就实行的。女生找对象最理想的男生是上过大学、当过兵、又是朝鲜劳动党党员。但是姑娘们也有奉献精神,他们愿意嫁给残疾人,这样就能为残疾人服务一辈子,减轻国家负担。因为朝鲜残疾人由国家负担医药费,安装假肢也不要钱。听到这里,团友们对朝鲜姑娘的高尚品德肃然起敬,交口称赞,夸赞朝鲜姑娘的思想境界真了不起。张导的解说词常常是轻松和充满欢笑的。她说,朝鲜男人叫裤子,女人叫裙子。未婚男人是金裤子,已婚男人是旧裤子,再婚男人是破裤子;未婚女人是金裙子,已婚女人是旧裙子,再婚女人是破裙子。张导风趣地问大家说你们中间有没有破裤子,引来车内阵阵笑声。“ 你好 ” 的朝语是 “ 艾尼哈西米咖 " ,为了方便大家记住,她用 “ 爱你哈西蜜瓜 ” 来教大家,顿时车上响起此起彼伏“爱你哈蜜瓜” 的声音 。</h3> <h3>△ 路边一条叉道看起来路况不错。朝鲜的公路等级不高,但路面很干净,路肩和边坡无堆积物,无杂物,无垃圾。路上车辆很少,不时会有轿车或面包车超过,迎面驶来的车辆也不多。偶而会看到骑单车的农民和田边地头停放着的单车。摩托车几乎看不到。</h3> <h3>△ 到达板门店。到板门店参观的人有好几辆大巴车,除看到一男一女两个白人以外,全是中国人。板门店原是朝鲜的一个小村庄,位于南北交界的北纬38度线简称三八线,因朝鲜战争谈判在这里举行而闻名于世。三八线南北两边设有非军事区,全长250公里,宽4公里,南北各两公里,横跨朝鲜半岛。非军事区设立于1953年7月,从南部的黄海延伸至北方的日本海朝鲜叫东海,将朝鲜半岛分为南北两部分。</h3> <h3>△ 朝鲜战争停战协定就在这座房子里签署。参观由朝鲜军人带领并负责解说,随团导游翻译。</h3> <h3>△ 石碑上写着,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停战协定在这里签署。参加朝鲜停战谈判人员南北双方各5人,北方有朝方3人,中方2人;南方由美国为主的5人参加。中国由毛主席、周总理指派李克农参加谈判。李克农是唯一一位没有领过兵打过仗但又功勋卓著的开国上将。</h3> <h3>△ 金日成主席的签名。</h3> <h3>△ 三幢蓝房子是板门店的标志性建筑。以房子中间的黑色路坎为界,这边为北方管辖,那边为南方管辖。</h3> <h3>△ 左为朝鲜谈判团使用的朝鲜国旗和朝文版停战协定。右为美国谈判团使用的以联合国名义的联合国旗和英文版停战协定。</h3> <h3>△ 蓝房子是美国驻军的房子,板门店***一侧由驻韩美军负责驻守。</h3> <h3>△ 返回平壤途中在开城参观高丽成均馆。高丽成均馆相当于古时候的大学。</h3> <h3>△ 成均馆的树木很古老,每棵大树都有些年代了。</h3> <h3>△ 在成均馆与朝鲜导游张小姐合影留念</h3> <h3>△ 成均馆馆藏汉语书籍和碑刻。</h3> <h3>△ 返回平壤途中在服务区休息,这是服务区售货员为顾客削去香瓜皮。朝鲜的售货员穿着国家发的服装。在朝鲜,除了军队和警察穿着军装和警服之外,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都穿国家发的服装,根据不同工作性质发不同式样的服装,整齐划一,很有精气神。学生的学生装全国统一式样,统一发放。</h3> <h3>△ 这是从挡风玻璃向外拍摄的板门店至平壤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中间有绿化隔离带,这是朝鲜最好的高速公路。朝鲜公路不收费,高速公路也不收。</h3> <h3>△ 从车窗向外拍摄的农村住房。朝鲜实行免费住房制度,全国城乡住房一律由国家分配。农村住平房,城市住楼房。因为冬天冷,按照传统习惯房子里修建了暖炕。一个家庭按人口多少一般分配80一150平米,孩子长大结婚另行分配住房。所以朝鲜人不用担心住房问题。房屋和土地也不能买卖。不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朝鲜都很干净,看不到垃圾。</h3> <h3>△ 偶而也能看见农村有少量楼房。</h3> <h3>△ 进入平壤市区后,看到小学生穿着整齐的校服在路边绿化带拔草。学校注意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是必修课。</h3> <h3>△ 下一个点是参观平壤万景台金日成故居。远远看见金日成故居的茅草屋掩映在绿荫丛中。</h3> <h3>△ 万景台金日成故居是朝鲜人民心中最神圣的地方,每年有不计其数的人来这里参观。</h3> <h3>△ 参观平壤康磐石第一中学。这是以金日成母亲名字命名的中学。朝鲜对教育十分重视,实行12年义务教育制度,学前1年,小学5年,初高中各3年,高中毕业后由学生自由填报志愿,选择当兵或上大学。随团的一位实习导游李英雅高中毕业时填报的志愿是上大学,于是被平壤旅游大学录取,现在读大四,是实习期。大学不属于义务教育。大学毕业后由国家分配工作,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全国城乡从学前到大学教育全部免费,包括学杂费、学习用品、校服、住校、伙食都由国家负担。学生可以安心学习,将来报效祖国。</h3> <h3>△ 康磐石第一中学的学生为我们表演了节目。朝鲜的中学生从小学习才艺,表演的节目很精彩。演出结束,我们上台与小演员们合影,并向她们赠送了礼物。</h3> <h3>△ 平壤凯旋门,建成于金日成主席诞辰70周年的1982年4月15日,高60米,比巴黎凯旋门还高10米。</h3> <h3>△ 中朝友谊塔。为了纪念在朝鲜战争中用鲜血帮助朝鲜人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丰功伟绩,1959年10月25日,在平壤的名胜古迹—牡丹峰的北边建造了友谊塔。其建筑地址和建筑造型由1958年2月周恩来总理访问朝鲜时和金日成首相亲自选定和审核。<br>中朝友谊塔是由两层基座和塔身组成的,上面有红星在闪烁。塔身的前面刻有“友谊塔”的字样。 塔基座的一层正面刻有碑文,左右两侧有描述中朝友谊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勇士战斗英姿的浮雕由朝鲜万寿台创作社集体精心策划创作。后面有个门可以进入塔的中心,里面的大理石台上摆放着装有烈士名单的盒子,墙壁上有描绘参战、战斗和战后恢复建设三个场面的壁画。<br>友谊塔总占地面积为12万平方米,高30米。为了象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日期10月25日,塔身共有1025块花岗石和大理石组成。它的周围种有矮松、桧柏、木兰等1.9万余棵花草树木。</h3> <h3>△ 友谊塔墙壁上的绘画展现了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烈士的英勇事迹。友谊塔下有鲜花售卖处,每束20元人民币。我们每人买了一束鲜花,列队听完导游讲解后,依次向友谊塔献花,也向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献花,并向友谊塔三鞠躬。</h3> <h3>△ 友谊塔内部存放有毛岸英烈士等志愿军烈士名录。一本是团以上干部名单,一本是英雄、模范、特等功臣名单。毛岸英烈士在团以上干部名单中,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杨连弟等烈士在英模特等功臣名单中。</h3> <h3>△ 6月30日,我们乘车5个小时,来到平安南道桧仓郡瞻仰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成为有幸瞻仰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的少数中国人。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位于平壤以东约100公里桧仓郡的一座150米高的山腰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曾在此驻扎。它于1957年由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当地群众共同建成,占地面积约9万平方米,通过塑像、碑文、浮雕、绘画等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形象,是朝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志愿军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包括毛岸英烈士在内的134名志愿军烈士。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入朝参战的第一战。两年零九个月后,很多“最可爱的人”永远地离开了我们。</h3><h3></h3><h3>关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志愿军烈士人数网上曾有过多种说法。目前在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官方网站上,公布的牺牲人数为183108人。2014年10月30日,据解放军报发布的消息称,现已确认的抗美援朝烈士共有197653名。确认的抗美援朝烈士名录包括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牺牲和失踪的志愿军官兵、支前民兵民工、支前工作人员,以及停战后至志愿军回国前帮助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生产建设牺牲和因伤复发牺牲的人员。</h3>2015年1月26日,民政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称,民政部提请国务院公布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及英雄群体名录,首次公布19.8万抗美援朝烈士名单,庄严举行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迎接和安葬仪式。<br>至此关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志愿军烈士人数定格为19.8万人。<br> <h3>△ 陵园工作人员为我们介绍情况。</h3> <h3>△ 我们选派两名较年轻的团友抬着从平壤带来的花篮走在前面,大家护卫着花篮跟在后面。</h3> <h3>△ 走上第一道台阶。</h3> <h3>△ 走上第一道台阶后是个平台,沿平台向右拐后再向上直走上第二道台阶。可惜我没数清楚两道台阶各有多少级,下坡时我数了,数的过程中有团友搭话数乱了,事后也忘了问导游,成了一大遗憾。因为我知道这样重要的陵园台阶是有讲究的。</h3> <h3>△ 第二道台阶上方是一座牌坊,牌坊匾额由郭沫若题写:“ 浩气长存 "。</h3> <h3>△ 再向前是陵园碑亭。是由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立的纪念碑,正面刻的是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烈士永垂不朽 ”,背面刻有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的立碑说明。</h3> <h3>△ 碑亭两边郁郁葱葱的柏树分别由去陵园祭拜过毛岸英烈士的亲属和有关部门人员种植。左为毛岸英胞弟毛岸青、弟媳邵华携子毛新宇种植的柏树。右为毛岸英妻子刘松林 (别名刘思齐) 种植的柏树。</h3> <h3>△ 左为毛岸英妹妹李敏携儿子孔继宁、女儿孔东梅种植的柏树。右为妹妹李讷、妹夫王景清携子王效芝种植的柏树。</h3> <h3>△ 这是毛主席胞弟毛泽民亲属种植的柏树。</h3> <h3>△ 碑亭前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铜像。</h3> <h3>△ 铜像基座右侧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题词:“中朝两国人民共同努力,奋不顾身的抵抗了帝国主义的侵略。烈士们鲜血结成的友谊,是永遠光榮、永垂不朽的。"</h3> <h3>△ 铜像基座左侧是郭沫若的题词。</h3> <h3>△ 铜像身后再走上九级台阶是 “向烈士致敬墙 "。</h3> <h3>△ “向烈士致敬墙 "走上去就到了青松环抱着的志愿军烈士陵园。整个陵园庄严肃穆,地上很整洁,坟冢和墓碑干干净净,看得出保护得很好。</h3> <h3>△ 毛岸英烈士墓在陵园的正前方。这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在烈士墓前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鼻子一酸,泪水夺眶而出。</h3> <h3>△ 我们整齐列队,整理衣冠,脱帽肃立,庄重地向毛岸英烈士敬献花篮,在毛岸英烈士墓前举行祭拜仪式:向英烈祭洒家乡带来的美酒,在英烈墓前黙哀三分钟,向毛岸英等134位志愿军烈士三鞠躬,并缓缓绕陵园一周,向英烈们行注目礼。</h3> <h3>△ 花篮的缎带上写着:</h3><h3>毛 岸 英 烈 士 永 垂 不 朽</h3><h3>中国华西赴朝旅游团敬献 </h3> <h3>△ 为毛岸英烈士和英烈们默哀三分钟。此刻安靜的祭拜队伍中抽泣声声,大家想到英烈们为国捐躯长眠异域,禁不住泪洒烈士墓前。</h3> <h3>△ 向毛岸英烈士三鞠躬。</h3> <h3>△ 我国领导人周恩来总理等先后来到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祭拜毛岸英烈士等。朝鲜三代领导人都来桧仓祭拜过毛岸英烈士。这是金正恩元帅率朝鲜将领在毛岸英烈士墓前祭拜。</h3> <h3>△ 据史料记载,其实毛岸英的牺牲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对于志愿军司令部的防空问题,毛主席及中央军委多次告诫彭德怀等注意。例如:当彭德怀入朝的第二天,毛主席于21日4时给他和邓华的电报中,就提醒他们 “敌人测向颇准,请加注意 ”。“ 熙川或其他适当地点应速筑可靠的防空洞,保障你们司令部的安全 ” …… 11月24日,就在毛岸英牺牲的头一天,毛主席再次致电彭德怀等:“ 请你们充分注意领导机关的安全,千万不可大意 ” 。但这些指示和告诫都被彭德怀忽视了。1951年2月21日,彭德怀回到国内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内疚地说:“你让岸英随我到前线后,他工作很积极。可我对你和恩来几次督促志司注意防空的指示不重视,致岸英和高参谋不幸牺牲,我应承担责任。”关于毛岸英的牺牲情况,我查了2015年7月14日《解放军报》“关于毛岸英烈士牺牲经过的调查”。文章说,那段时间,敌机整天轰炸,志愿军司令部先后换了4个地方。1950年11月中旬,志愿军党委常委专门开会研究彭德怀的安全和司令部的防空问题。会上决定,司令部工作人员在25日拂晓前,疏散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彭德怀在25日拂晓前,被负责司令部安全的洪学智‘强行’搬进半山腰上的防空洞。当时,彭德怀还不太愿意走。防空洞内,彭德怀、洪学智和邓华研究了两个多小时战况,彭德怀叫参谋杨凤安回到办公室询问前线情况。志愿军司令部办公室实际上是一个小木房。25日9时许,毛岸英和高瑞欣刚从休息的山洞回到办公室。此时,美军轰炸机突然空袭。问明前线情况正准备离开的杨凤安见敌机掠过,大喊一声:“不好,快跑!”但这时,已有几十枚敌机投掷的凝固汽油弹落在了办公室周围,参谋成普、徐亩元和彭德怀的两个警卫员逃出了火海,成普面部受了轻伤,可是离房门较远的毛岸英和高瑞欣却最终没能跑出来。杨凤安急忙跑回去向彭德怀报告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彭德怀听后站立不稳、一言不发,许久才喃喃说:“岸英和瑞欣同志牺牲了,牺牲了……”说着,他走出防空洞来到出事现场,心情十分沉重,午饭也没吃。后来,彭德怀亲自起草电报,向毛主席作了汇报。毛岸英烈士的遗体当时已无法辨认,只有凭苏联手表的残壳才确认是他。他牺牲时只有28岁。<br>1954年12月志愿军总部发电询问毛岸英遗骨是否运回北京时,毛主席只说了一句话: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就这样,父亲把儿子的遗骨和成千上万的志愿军烈士一样,永远地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br></h3> <h3>△ 参观志愿军司令部。志愿军司令部是个很深的山洞,,洞里很冷。有几位团友进去参观了十几分钟就感冒了,可以想见当初志愿军的环境多么艰苦。由于缺医少药,有些志愿军战士伤病不治。而如今,朝鲜全国实行免费医疗制度,看病不要钱。妇女生育免费,产妇休假8个月,产假期满如果家中没人带小孩,可以继续休假。一个妇女生满7个孩子就是光荣妈妈,国家给予奖励。朝鲜只有2200万人口,没有上海的人口多,所以鼓励多生。朝鲜不搞计划生育。</h3> <h3>△ 司令部作战图。</h3> <h3>△ 志愿军司令部门前(山洞口)留影。</h3> <h3>△ 金日成的题词。</h3> <h3>△ 司令部旧址的导游在会议室向我们介绍情况。</h3> <h3>△ 志愿军司令部周边景观</h3> <h3>△ 从桧仓返回平壤沿途,看到一路的庄稼长势喜人,看到农民在房前屋后都种上了玉米和豆类。我想,有这样勤劳勇敢的民族,还怕什么外敌入侵?还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h3> <h3>△ 进入平壤市区,导游向我们介绍这些高楼是专为科学家盖的住房。朝鲜爱护关怀教师和科学家,为他们建造最好的住房,按贡献大小分配,让他们安心从事教育和科学研究。</h3> <h3>△ 7月1日是党的生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纪念日。我们在异国他乡没有忘记这个伟大的节日,有几位团友在胸前佩戴了毛主席像章,互相道贺,以特有的方式表示庆祝。吃过早饭我们参观了万寿台大纪念碑,向金日成主席和金正日将军铜像献花并全体合影留念。万寿台是朝鲜人民心中最神圣的地方,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景点。我们看到有军人和平壤市民排着队去献花。我们华西赴朝旅游团43人,团友来自四面八方,除了江阴的以外,还有北京、西安、哈尔滨、南通、常熟、苏州、无锡以及宝岛台湾的同胞。团友中有工人和农民,有原机关和企事业负责人;有军龄40年的老战士,有曾经守卫在天安门广场的武警官兵,有地方官、法官,还有红色革命后代,有半数是已退休人员。大家与华西村有缘,不约而同奔着华西村而来,又从华西来到朝鲜。在万寿台合影留念有着特别的意义。</h3> <h3>△ 和朝鲜美女导游张xx(左三)、李xx(左四)在万寿台合影。值得一提的是,朝鲜导游每天都佩戴着领袖像章,不论穿什么服装,像章总是佩戴着。我们看到,朝鲜的成年人都佩戴像章,学校的学生也佩戴像章。张导对我们说,他们非常热爱自己的领袖,不允许对领袖有不尊敬的行为。金日成主席和金正日将军在朝鲜最困难的时候,带领朝鲜人民战胜敌人克服困难,让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他们对金日成主席和金正日将军的感情是真诚的。朝鲜的宪法是金日成金正日宪法。金日成是永远的主席,金正日是永远的总书记,金正恩是第一书记。金正恩同志继承了金日成和金正日遗志,面对美国的围堵和制裁,正在主体思想的指引下,把朝鲜建设得更好。他们也不会忘记中国人民的援助和兄弟情义,愿和中国人民世代友好。听得出她的话是发自内心的。朝鲜人民懂得感恩,团结在领袖周围,团结就是力量,什么困难也不怕。<br></h3> <h3>△ 和台湾团友黄爱玩合影。黄爱玩是他的微名,大名黄裕源。</h3> <h3>△ 代表朝鲜精神的千里马铜像。</h3> <h3>△ 参观平壤金日成广场。学生们正在广场上排练节目,准备庆祝9月9日朝鲜国庆节。</h3> <h3>△ 老友在金日成广场合影。</h3> <h3>△ 好友合影。</h3> <h3>△ 和朝鲜实习导游李xx合影。</h3> <h3>△ 金日成广场面向大同江对面的主体思想塔。主体思想塔于1982年4月15日金日成主席诞辰70周年时建成,塔高170米,共有70节,上面火炬高2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花岗岩建筑。朝鲜劳动党的指导思想是金日成创建的主体思想。</h3> <h3>△ 朝鲜的母亲河大同江。</h3> <h3>△ 当晚在大同江边的游船上吃晚饭。在朝鲜每天都吃得很好,不愁吃不饱,只怕吃不了,每天都享受贵宾待遇。原先有团友怕朝鲜没吃的,从国内带去了饼干、面包、方便面、水果和各种软包装食品,结果派不上用场,都送给了导游和司机。朝鲜导游和司机工作认真仔细,十分敬业。每天起早摸黑,一丝不苟,令人感动。</h3> <h3>△ 游船一角。</h3> <h3>△ 在游船上观看演出。朝鲜姑娘们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朝鲜姑娘的才艺是在学校学到的,义务教育阶段可以根据各人特长和爱好自由选择声乐或乐器,也可以到少年宫去学,等到高中毕业时每个人都会一样或几样才艺。我们的三位导游既会唱朝鲜歌曲,又会唱好多首中国歌曲,水平不亚于专业歌手。几天下来,我常常看到朝鲜年轻人手捧书本在看书,没有看到一个低头族。导游和工作人员除了联系工作使用手机外,歇下来也不玩手机。玩手机的都是中国人。不过由于在朝鲜不能上网,中国人也就是拍拍照片,看看视频罢了,比在国内消停多了。</h3> <h3>△ 7月2日上午,我们乘火车离开平壤前往丹东,开启归国之旅。登车前和华西国旅吴总在平壤至丹东列车前合影。</h3> <h3>△ 与朝鲜民族遗产国际旅行社尹社长(左三) 临别前留影。</h3> <h3>△ 和朝鲜导游张小姐(右)、李小姐(左)临别前留影。</h3> <h3>△ 同尹社长握别,结束愉快的赴朝旅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