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翔——用方言唱出故乡烟火的武汉本土音乐人

美友46586567

<h3>  学医出身的冯翔是武汉最早的酒吧歌手,拥有多首原创作品,在北京发展多年后于2014年回到武汉。今年年初,他用武汉方言创作的《汉阳门花园》从网络上传开,感动了众多网友,他也被粉丝们昵称为“翔叔”。他此次推出的新专辑也以《汉阳门花园》命名,收录了《汉阳门花园》和《六渡桥》《黄鹤楼》《东湖》《凌波门》《东北湖、西北湖》等6首单曲。</h3> <h3>  他原创的一首《汉阳门花园》把很多人拉回到记忆中那个充满烟火气息的老武汉:煨着藕汤的家家(武汉话“外婆”),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茶摊,不远处长江大桥下轮渡的汽笛声……作为武汉第一代酒吧歌手,冯翔十年北漂归来,用武汉话唱起民谣和这座城市的故事,对自己的突然走红却始料不及。他挚爱民谣音乐,却不敢与大众市场周旋,不会也不愿意顺杆爬。别人说他谦虚,这个最近人气很高的民谣歌手连连摆手:“我不是谦虚,是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h3> <h3>▵冯翔带着吉他回到儿时长大的汉阳门</h3> <h3>十年北漂乡音无改,他用汉味民谣谱写故乡情</h3> <h3>  北漂的十年并不如冯翔设想的那样顺利。</h3><h3></h3><h3>  </h3><h3>  憋着想要证明自己才华的一口气,他以高管身份只身前往北京一家音乐网站参与创业,令他没有想到的是,2005年前后,唱片业急剧崩塌,歌手的境遇变得步履维艰。“2004年我刚到北京的时候,单是在北京,歌手这个行当就有10万人,还不算幕后的吉他手和编曲,大家都去走这个独木桥去了。”</h3><h3><br></h3><h3>  冯翔所在的以正版下载为主营业务的互联网音乐公司在2009年走到尽头。他后来陆续参与过音乐节的创办,卖过广告音乐,鼓捣过音乐舞台剧,甚至还跨界拍了部电影。“有的人转行成功了,有的人失败回家了,但这个得另论,什么叫成功、什么叫失败?”<br></h3> <h3>  从经历到思考,从浮躁到冷静,从难掩愤怒到摆脱失望,年龄本身也是积累财富,时代在变迁,人在成长。2014年父亲病重,冯翔结束北漂回到武汉,开始找寻走出迷惘的“路径”。</h3><h3></h3><h3>  </h3><h3>  一位老朋友邀请他去苗栗路的“老友记”酒吧唱歌,他又拿起吉他重新当起驻唱歌手。只是这次回到的故乡,已经不如记忆里那般熟悉了。“六渡桥没有了,以前汉阳门住的房子现在变成餐馆,儿时的邻居朋友都搬走了。”一天夜里,想着儿时旧事,冯翔慢慢弹出《汉阳门花园》。去年年底,发布上线一周,冯翔在朋友圈被自己的这首歌刷了屏,访谈和演出邀约也纷至沓来。</h3> <h3>  很多朋友都说冯翔火了,但冯翔对“火”这件事始终保持着警惕,甚至还推掉了很多邀约:“火只是满足了我的虚荣心,但如果没有持续的积累,歌手很容易很快被消耗,这是件特别可怕的事情。我不想成为只发一张唱片的歌手,还是想老老实实写歌。”</h3><h3><br></h3><h3>  已过知天命的年纪,把歌唱好写好,努力成为一名民间艺人,是冯翔现在最想做的事儿。在他看来,选择用武汉方言写歌,就像台湾导演拍台语片、香港导演拍粤语片一样自然,对家乡的情感是宝贵的东西,而不是拿这个去跟随潮流。《汉阳门花园》得到的反响同他预计中的也相当接近,“因为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武汉人,只是唱出作为武汉人想听到的歌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