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牯扑追寻毛主席足迹

平常心

<h3>  牛牯扑,位于福建省永定区岐岭乡西北,是著名的老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朱德、粟裕、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素有“闽西小井冈山”之称。</h3> <h3>  2018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97岁生日,kang哥户外行一行15人,从永定县城出发,来到牛牯扑,试图通过牛牯扑→天子岽→雨顶坪→牛牯扑的环形徒步穿越,沿着伟人的足迹,重温党的光辉历程,缅怀革命先烈,讴歌党的丰功伟绩。</h3> <h3>  领队阙总。</h3><h3> 我三次在阙总带领下登山,觉得阙总是一个细心、随和的好带头人!</h3> <h3>  这是牛牯扑红色旅游景区导览图。</h3><h3>  1929年7月底,毛泽东在上杭蛟洋指导革命斗争不幸患上了疟疾。闽西特委领导商量,决定派粟裕率领一个红军连护卫毛泽东和贺子珍转移到群众基础比较好的安全地方——牛牯扑。</h3><h3> 1929年9月17日,当地土豪向敌人密报了牛牯扑有共产党的大人物这一重要消息。当地反动民团突然向牛牯扑扑来。粟裕率领警卫连配合永定赤卫团英勇阻击。由于力量悬殊,只好且战且退。山峭路陡,疟疾缠身的毛泽东无法行走,牛牯扑村民陈添裕背起魁梧的毛泽东,一步一移地往数里远的雨顶坪转移。毛泽东感概地说:“多亏了陈添裕同志啊!”</h3><h3> 第二天,毛泽东被护送离开永定金丰大山,途经湖雷、堂堡、合溪,安全抵达上杭。</h3><h3> 1953年国庆节前夕,毛泽东在北京专电邀请陈添裕赴京观礼。陈添裕由于老婆马上要生孩子,就请堂弟陈奎裕代自己上北京观礼。毛泽东一见陈奎裕,大笑,说道:“你不是背过我的陈添裕”。但毛泽东还是紧紧握着陈奎裕等代表们的手说道:“我在牛牯扑的经历是刻骨铭心的。我一直惦念着你们,没有忘记你们,共和国也不会忘记你们。”(文字选摘于网络)</h3> <h3>  这是牛牯扑的视频介绍。</h3> <h3>  到处可见青青翠竹。</h3><h3>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翻神采”。这是袁鹰《井冈翠竹》里一段话。</h3> <h3>  毛竹是大山居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冬笋和春笋都是人间美味,毛竹深加工制成竹席。</h3> <h3>  开始出发。</h3> <h3>  土法造纸池,只有标识了。</h3> <h3>  有几段路,极其陡峭,必须收起登山杖,手脚并用,借藤使力。</h3> <h3>  无限风光在险峰,眼前有更好的美景,吸引着驴友奋勇向前。</h3> <h3>  登山精疲力尽时,忽然看见瀑布,这种欣喜是难以言表的。</h3> <h3>  李白《望庐山瀑布》诗曰: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h3><h3> 眼前的瀑布虽然不如那么壮美,足够让人惊喜。</h3> <h3>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就读八年级的卢同学和张同学刚放暑假,很乐意参加登山活动。</h3><h3> 运动不仅能使人健康,还能让人阳光。</h3> <h3>  爬了三四个小时,终于来到休息点龙华寺。</h3> <h3>  邱总任劳任怨,为大家背负食材。到达目的地时,驴友们忙于休息,邱总虽也辛苦,却默默担任起厨师的角色。</h3> <h3>  邱总经销长茂客家酒娘,地道风味,传承百年。客家人,爱喝客家酒。</h3><h3> 联系电话:13055975891。</h3> <h3>  我和李老师主动承担烧火的任务。</h3><h3> 在这个团队,要团结协作,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做力所能及的事,如背负食材,协助煮食,清洗餐具等。</h3> <h3>  已是中午一点多,每个人都饥肠辘辘,狼吞虎咽。</h3> <h3>  卢同学和张同学也吃得很香。</h3> <h3>  龙华山的山泉水清凉甘甜。</h3> <h3>  寺旁种了一些蔬菜,自给自足。</h3><h3> 现代社会,久居城市的人厌倦了喧嚣,纷纷到农村建房,种菜养鸡鸭。仿佛回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h3><h3><br></h3> <h3>  吃饱休息好,从天子岽往雨顶坪方向下山。</h3><h3> 湿滑的石阶梯路,一不小心就会扯蛋。</h3> <h3>  在茅草路中穿行。</h3> <h3>  走了两三个小时,来到双山庵。</h3> <h3>  墙上对双山庵的介绍,可见有些年头了。</h3> <h3>  双山庵大门上有八仙的雕像,不知是否可以认全?</h3> <h3>  正是桃子成熟时。</h3> <h3>  领队阙总亲自为队友摘桃子。</h3> <h3><font color="#010101">  双山庵的旁边有一片藕池,不是荷花开放的季节,因而无法领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美景,更无法欣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景。</font></h3> <h3>  两位同学充沛的体能让领队赞赏有加,这得益于他们平时的锻炼,一位是永定三中篮球校队成员,一位是足球健将。</h3> <h3>  大山随处可见大树,犹如铁笔向天。</h3> <h3>  革命基点村雨顶坪远景。山清水秀,可惜已成空心村,平时只有放牛和养蜂人出入。</h3> <h3>  雨顶坪近景。</h3><h3>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苏轼的《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里的词句原本可以很好展现,由于居民已陆续搬迁或外出谋生,美丽村庄逐渐衰败。</h3> <h3>  在雨顶坪短暂休息。</h3> <h3>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h3><h3> 在这意境中,这是驴友阿龙养的蜜蜂。</h3><h3> </h3> <h3>  在“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山清水秀的地方养出的蜂蜜,质量是上佳的。</h3> <h3>  如果有来生,</h3><h3> 要做一棵树,</h3><h3> 站成永恒,</h3><h3> 没有悲欢的姿势。</h3><h3>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h3><h3> 一半在风里飞扬,</h3><h3> 一半洒落阴凉,</h3><h3> 一半沐浴阳光。</h3><h3><br></h3><h3><br></h3><h3> 这不是我写的,据说是三毛的诗,我摘了几句。</h3> <h3>  在松树中穿越。</h3> <h3>  kang哥户外行的标识给驴友指明方向。</h3><h3> </h3> <h3>  在竹林中短暂休息。</h3><h3> 有经验的驴友都知道:登山累了,短暂休息后必须继续前行,休息过久,会不想动。</h3> <h3>  就当是巴黎的凯旋门吧!</h3> <h3>  远处的风景吸引了众人,大家驻足眺望。毛主席当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邱总这情形有些毛主席指点江山的风采。</h3> <h3>  盛夏的大山中难得的春色。</h3> <h3>  空寂的山林间</h3><h3> 我孤独地生长</h3><h3> 没有鲜艳的外表</h3><h3> 默默吸收自然的能量</h3><h3> 我只是一把小伞</h3><h3> 没有冲上云霄的欲望</h3><h3> 不管身处何境</h3><h3> 快乐是我永远的主张</h3><h3> </h3><h3><br></h3><h3> 富富不才,瞎诌几句,请勿见笑哈。</h3> <h3>  当年,陈添裕就是从这里把毛泽东送往安全的地方的。</h3> <h3>  立此存照,不是显摆,只是纪念。颜值不高,六畜无害。</h3> <h3>  巨木横亘,拦住去路,贴心的阙总保护队友跨过。</h3> <h3>  手脚并用。</h3> <h3>  毛泽东曾住过的饶丰书房(图片来自网络)。</h3><h3> 《古田会议决议》总结了红军创建以来军队建设的经验,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它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奠定了基础。</h3><h3> 据说《古田会议决议》草案就是在这饶丰书房起草的。</h3> <h3>  山高林密,鮮有人行走,到处有倒下的巨木拦住去路。</h3> <h3>  我是属牛的,我们深情相望。</h3> <h3>  上山时,大家只顾奋力攀登,难以拿出手机拍后面的队友,因为这样容易阻挡,所以难见攀爬的正面照。</h3> <h3>  已到平路,即将返程,大家神情轻松。</h3> <h3>  昨夜星辰带着满满的收获。您能看出这是什么吗?他说到时用这蒸兔子,欢迎大家前来哦!</h3> <h3>  邱总也是收获满满,这种中草药您认识吗?</h3> <h3>  在户外,心情总是愉悦的。</h3><h3> 我们踏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切身去感受革命时代的岁月变迁和红军将士们的爱国情怀,也激励着我们牢记使命,继续前进,珍惜现在和未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h3> <h3> 今天走的线路,有一定难度,但全程几乎在林荫中,即使是炎炎夏日,都适合驴友们攀登,堪称是夏日的精品线路。感谢kang哥户外行的开发! </h3><h3> 回望群山,像灰太狼一样大喊:我一定会回来的!</h3> <h3>  回到永定,已是晚7点,统一到城东酒店就餐。城东酒店位于寨下红绿灯路口,环境优雅,价格实惠,停车极其方便。有一鸭多吃、一鱼多吃等特色菜,可惜的是,当时太饿了,没有把菜肴拍照。</h3><h3> 城东酒店联系电话:18959055678。城东酒店都是新鲜食材,需要提前预约呦!</h3> <h3><br></h3><h3> 以上照片,由驴友们提供,一并感谢!由于图片众多,难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h3><h3> 感谢kang哥户外行前期对线路的开发! 感谢领队阙总对队友们的关照!</h3><h3> 非常高兴和kang哥户外行的驴友们度过愉快的一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