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在爱中前行~记我身边的好老师李秋云

油泥软荇

<h3>三尺讲台,二十年的坚守,她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并在不断探索、追求着自己的教育事业,“忠心献给事业、爱心捧给孩子、安心留给家长”,这就是她的工作准则;“善良、敬业、博爱”,是她多年来对教育事业的态度,在平凡而伟大的事业中,她学会了用她独特的方法去工作着、收获着丰硕成果,她就是实验二中的老师李秋云,一位教学一线的老兵。</h3> <h3>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她深深认识到: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h3> <h3>学生李某某父母离异,李老师在生活中给予关怀, 寒冷的冬日她亲手为孩子穿上了棉衣,并经与李某某谈心,让孩子又找回那个优秀的自己,她妈妈给李老师发了一条短信:“李老师你好!非常感谢你孩子不幸遇到了一个无情无义的父亲,却遇到一个强百倍的老师。我谢谢您!”</h3> <h3>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她教学上的巨大推舟。“博爱之心”是她与学生沟通的法宝,用爱去对待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撑起一片晴朗的教学天空。美国学者所罗门教授说:“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 她从来不去责罚不听话的学生,而总是耐心地教导。“有困难,找李老师说去”已成一部分学生的口头禅。她学会用耐心、循循善诱的、乐于“以最美的心境行走在阳光里,用善意眼神,学会欣赏,学会坦荡,学会宽容,学会体验”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点滴进步。由于受所教学科的影响,在她的教学中育人更会多于教书,尊重理解每一位学生,在她的眼里,没有学生的好与坏,有的只是一个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命个体,这是她对自己要求。在她的身边总是会有和她一起谈心的学生,她也是很愿意做他们的朋友。</h3> <h3>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她的自律信条。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员,教师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她要求自己“修心养性,淡泊名利”。在平时,她注重修养自己的心灵,面对挫折、苦难,她总能保持一份豁达的情怀,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计较一时的成败得失,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用智慧之根浇灌学生的心灵成为他心灵的一部分,成为她内在的涵养。她坚信大教育家夸美缪斯曾经说过:“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了”。</h3> <h3>成绩不能满足,名誉催人奋进。李老师说:“作为一名教师,自己始终要践行为人之道,从师之道。特别在实施教师绩效考核的今天,教师更要讲敬业和奉献。”她也正是这样做的,坚守着三尺讲台辛勤耕耘、开拓创新、默默奉献。她相信未来不是梦,因为,在她的心中,学生永远是天使,她就是为天使修补翅膀的人。</h3>

学生

教师

李老师

教学

学会

孩子

老师

事业

李秋云

淡泊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