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印象之一:宽窄巷子 2018.06.22

漫步人生

<h1>  成都,四川省省会。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地处全川中心,成都平原沃野千里,依仗都江堰的水利工程,自古以来富足丰饶,拥天府之国的美誉。成都有三美:美食、美女、美景,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然是成都美食,成都美食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川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在烹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菜式多样、调味多变、麻辣鲜香、应有尽有。成都美食,可以串联起几乎所有关于成都的记忆与故事。成都美食也有一段传奇的成长经历。</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宽窄巷子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长顺街附近,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全为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这里也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h1><h1> 宽窄巷子是成都休闲都市、市井生活的最佳体现。从清朝满城时期的八旗子弟提笼架鸟、莳花弄草;到民国时期达官贵人觥筹交错、大宴宾朋,再到现如今文人游客一杯清茶、一把竹椅品味生活,宽窄巷子已经成为典型成都生活的写照。</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的宽窄巷子。</h1> <h1>  来到宽窄巷子闲逛,到处都可看见很多游客在茶座以一杯清茶、一把竹椅来品味生活。</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恺庐</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恺庐位于宽巷子11号。该门头为宽窄巷子中最富标志性门头之一。院门用特制的青砖砌成带有弧形兀起的拱形宅门,门洞上方嵌入中式传统石匾,匾上采用大篆阳刻“恺庐”,二字写法革新,一反当时中国人从右向左读字的规矩。石匾上方砌出的椭圆形图案,代表高悬“避邪镜”,意在镇退各路妖魔,永保合家平安。</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川茶汇</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茶香小院</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地道成都味</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游在四川、味在宽窄</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里汇集了众多的四川名小吃</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肥肠粉</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肥肠粉起源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以味美制胜的四川名小吃。</h1><h1> 三大炮</h1><h1> 三大炮是著名的四川小吃,主要由糯米制成,由于在抛扔糯米团时,三大炮如“弹丸”一样,发出“当、当、当”的响声,故名“三大炮”。吃时配以“红糖、芝麻”,别有风味。</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宽窄巷子是摄影者的聚集地</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拴马石</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拴马石位于窄巷子32号门头的老墙上,离地约1.2米。已风化斑驳,是宽窄巷子仅存的三个拴马石之一。百年前这里曾是北方满蒙八旗及家属的居住地,有骑马出行的习惯。拴马石是北方文化在川西的符号性表现。</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在宽巷子通往窄巷子中的一个巷子尽头,有两个由真人装扮的铜人摆放一些道具,招揽游客与其合影,每次10元,可以摆拍三个不同造型。这个生意还是有蛮多的游客光顾的。过往的游客都会停下脚步欣赏一下。</h1><h1> 这个美女游客在摆拍之中也正好摄入到我的镜头里。</h1><h1><br></h1><h1><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宽窄巷子——中国特色商业街</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本人也与这个牌匾合影了一张留念</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宽窄巷子四处都可碰到来自各地的游客。</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川茶汇的摆设造型很独特</h1> <h1>  这里又有一处真人装扮铜人与游客摆拍的场地。道具不同。</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游客在品尝这里的小吃。</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人匠</h1> <h1>  掏耳朵是老成都特有的民间手艺之一,听说试过的人都说快活似神仙。在宽窄巷子随便逛逛都能看到掏耳朵的。这种民间掏耳绝技,收费60元,体验时间约10分钟。</h1> <h1>  (古魅)是宽窄巷子最正宗的一家法式西餐厅,经典的法国式园林和中国传统的庭院完美德结合。环境优雅,极富小资情调,里面汇集法国各地美食。人均消费百元以上。</h1> <h1>  宽巷子:一个有着老脸庞的怀旧地带。宽巷子在清朝宣统年间的名字叫兴仁胡同。窄巷子多有清末民初的建筑,其中还有一些教会留下的西洋风格建筑。宽巷子是“闲生活”区,是老成都生活的再现。宽巷子上有老成都生活体验馆,风土和老成都民俗都在这里。</h1> <h1>  (记忆四川)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宽巷子37号,是整个宽窄巷子景区唯一一座连通宽巷子和窄巷子的五进院落。院内环境优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通巷蓝瓦交映成辉,是宽窄巷子中不得不到的别样景观。</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商铺门口的迎宾小姐在招揽顾客</h1> <h1>  (香积厨)1999年创店于重庆,是较早体现新派川菜革新体系的文化酒馆。由著名的莽汉诗人李亚伟和他的兄弟经营。</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成都生活<br>川剧川茶川味样样地道<br>好看好喝好吃人人喜欢</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叮叮车<br>老成都茶餐厅</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品味.成都休闲生活</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民间艺人在招揽生意</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美女艺人在为客人弹唱</h1> <h1>  这个美女游客在摆拍之中也正好摄入到我的镜头里。<br></h1><div><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古今屋语</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初见</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烤鱼西餐</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隔壁子</h1> <h1>  星巴克是美国的一家连锁咖啡公司的名称。1971年成立,是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作为世界知名品牌,星巴克似乎并不缺乏知名度。个性化的店铺设计、气氛管理、丰富多彩的包装设计,多种多样的星巴克,现代的、时尚的、文艺的、浪漫的。</h1><div><br></div> <h1>  三层小阁楼,木质雕栏,右边坐落着清代总督年羹尧将军的府邸。点一杯咖啡,坐在院子里或阳台上看风景,虽然宽窄巷子里人流涌动,这里却并不受影响。有一股坐看闲云野鹤的惬意。</h1> <h1>  富有诗琴画意的名字、标准四合院子的(兰亭叙)火锅店。那天刚好关门停业。也正好让我能在店门口留下一张照片。</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德门仁里</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德门仁里位于宽巷子8号。这里是体验老成都生活的一个院落,真实还原了川西人家某一天的生活情景;德门仁里曾是电视剧《林师傅在首尔》取景地之一。</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井市生活<br>舍南舍北皆春水<br>蓬门今始为君开</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留影于宽窄巷子</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成都映象</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香韵<br>远照烟雨锁宽窄<br>庭前青石画雕梁</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蜀韵园</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锦观<br>花径不曾缘客归<br>蓬门今始为君开</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宽居</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宽坐</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宽一府</h1> <h1>  窄巷子是一条小资最爱的情调延长线。窄巷子是“慢生活”区,展示了老成都的院落文化,这些院落大多被颇有格调的酒吧、餐厅占据,游客和文青们扎在巷子里,闲散地度过整个下午,感受时光的停驻。窄巷子是以各西式餐饮、轻便餐饮、咖啡、艺术休闲、健康生活馆、特色文化主题店为主题的精致生活品味区。</h1> <h1>  井巷子:一处市井老成都的情景再现。井巷子紧邻窄巷子南面,清代名为如意胡同,或明德胡同。辛亥革命后改名“井巷子”。改造后的井巷子在剩下的半边街上,在街的另外一面建了一道500米长的历代砖文化墙和500米长的民俗留影墙。</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井巷子街门留影</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小洋楼</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小洋楼位于宽窄巷子内,罗马圆柱,西式拱形门窗,窗棂上的大五星装饰为西洋符号,木刻栏杆,雕花斜撑及挂落为传统中式构件,中西合璧的文化成就了小洋楼。</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砖文化墙</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砖》文化景观墙是井巷子中一条400米长的东西走向的雕塑墙。</h1><h1>  砖文化墙是中国第一个以砖为载体的博物馆,一块块不同历史断面的旧砖,经过艺术的创作,垒砌成台、城、壁、道、碑、门等成都的历史文化片段,阐述着千年成都,演绎了百年历史。文化墙的西段,从“宝墩遗城、金沙竹泥”到“羊子土坯、秦筑城廓”,再从“汉砖遗风、唐建罗城”到“宋砖古道、明末毁城”。展示了成都的沧桑历史。</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休闲的井市生活</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与文化墙的壁画人物同框合影</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诸葛井</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站立在古时的街口留影</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走过许多的街景<br>还有异国风情<br>心里一直眷恋你<br>宽窄巷子的美丽<br>古老与家话<br>美酒和心情<br>少女月下猜谜语<br>醉了游子的心<br>漫步成都的夜景<br>心会悄悄安静<br>宽宽窄窄巷子里<br>故事反复在记忆<br>古往今来<br>琴棋书画<br>全都映在月光下<br>舞动它的美丽<br>哦 宽窄巷子的月亮<br>温暖了我的心房<br>宽窄巷子的月光<br>装满我的行囊<br>宽窄巷子的月亮啊<br>刻在游子心上</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