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去云南去西藏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夙愿,难舍的情怀……</h3><h3>热爱骑行的我,萌生了单车走滇藏的愿望,无比期待,愈发坚定。</h3> <h3>早早就做好攻略。</h3> <h3>2018年5月23日,与发小结伴,开始我们的滇藏骑迹之旅!</h3> <h3>好友相送,满怀期许叮咛。</h3> <h3>首站云南</h3><h3>七彩云南以其美丽、富饶、神奇而著称于世,拥有变化万千、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什么华丽的诗词歌赋,都不足以我的身临其境。</h3><h3>我们 乘着祥云……来了!<br /></h3> <h3>D1: 5.24日 滇池—大观楼 90KM</h3><h3>正式开始滇藏骑游喽~</h3><h3>哈哈,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骑者。</h3> <h3>D2: 5.25日 海东—大理 171KM</h3><h3>全天都在翻山越岭,爬升高度1450米。计划153公里,走错路,多骑近20公里。</h3><h3>觉得强度有点大,后来天天在山里翻爬,才理解什么是滇藏线。</h3> <h3>D3: 5.26日 大理 环洱海 70KM</h3><h3>"大理风光在苍洱"。环洱海骑游,俨然成为游客首选。在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有的只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h3><h3><br /></h3> <h3>D4: 5.27日 大理古城—三塔—蝴蝶泉 40KM </h3><h3>"风花雪月古城开"。大理一年四季风景如画,"风 花 雪 月"四景最为著名。</h3><h3>崇圣寺,从唐朝就屹立在洱海边,是白族建筑的奇迹,也是大理皇家唯一存在的墓。</h3><h3>蝴蝶泉没有徐霞客笔下的蝴蝶了,但风光秀丽,泉水清澈。</h3> <h3>D5: 5.28日 蝴蝶泉—丽江 128KM </h3><h3>非常艰苦的一天!大理出来就爬山,其中20公里从1950米爬升到2350米,翻2座大山,爬坡1122米。</h3><h3>离丽江35公里下起瓢泼大雨,雨水倾注在身上骑行了10公里的陡坡。</h3> <h3>D6—D7: 5.29~30日 丽江游玩</h3><h3>与广西好友汇合,一行5人游束河古镇,赏丽江夜景。</h3><h3>束河古镇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h3><h3>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小桥流水人家的柔软风情令人流连忘返。</h3> <h3>D8: 5.31日 香格里拉—虎跳峡 90KM </h3><h3>从香格里拉到藏界的金沙江,一路起起伏伏。虎跳峡以"险"名天下,是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h3><h3><br /></h3> <h3>D9: 6.1日 虎跳峡—香格里拉 100KM </h3><h3>入住今世缘酒店。</h3><h3>艰苦的一天!连续40多公里上坡,从海拔1850米爬到3200米,过后是60公里波浪路。总以为柳暗花明 ,结果一坡又一坡。</h3> <h3>D10: 6.2日 香格里拉休整一天</h3><h3>游览独克宗古城和葛丹松潘林寺。</h3> <h3>D11: 6.3日 香格里拉—书松 102KM </h3><h3>住在骑友驿站,每人60元,含晚、早餐,还不错。</h3><h3>驿站里挂满了骑行队队旗,这也是一种骑行文化,蛮亲切。</h3> <h3>她叫格桑,是驿站老板,一个藏族姑娘,也是骑行爱好者。我的眼镜丢了,她把自己的眼镜送给我。</h3> <h3>D12: 6.4日 书松—德钦 —飞来寺 56KM </h3><h3>路程不多,但强度很大,从2800米爬到4200米,全是上坡。一路没人烟,中午就在路边吃点带的饼,下午又冒雨骑行20公里。</h3><h3>在路上,有时风景如画,有时荒无一人,几十公里上坡,几十公里下坡,累死,爽翻,各种体验。</h3> <h3>路上的朋友对骑行去拉萨,都充满敬意,特别是在爬坡的时候:徒步的、自驾的、骑摩托的都是 👍🏻通过,鼓舞我们一路前行。</h3><h3>在飞来寺,这个女孩看到我们,悄悄给我们买早点,还非要送防晒霜。</h3> <h3>在同一宾馆偶遇银川摩托车骑行爱好者,激动!</h3> <h3>当你没有骑在青藏高原,你无法感受到那时候阳光照在身上,毛孔是一种什么感觉;风吹拂在脸上是什么感受;稀薄空气中弥漫的是什么味道;你也不会明白骑车上坡时身上大雨倾盆,汗水从背上滑下去的感受。</h3> <h3>D13: 6.5日 德钦—盐井 110KM </h3><h3>途经梅里雪山,一路美景心花路放。</h3><h3><br /></h3> <h3>D14: 6.6日 盐井—芒康 110KM </h3><h3>非常艰苦!连续46公里大上坡,1600米的海拔落差——就是从地到天的概念,淋漓尽致的体现了滇藏线大落差的特色。</h3><h3>到达红拉山,海拔4448米。后15公里下坡,再就是波浪线〰〰上坡下坡上坡下坡,全天骑行13小时。</h3><h3><br /></h3><h3>D15: 6.7日 芒康休整一天。</h3> <h3>D16: 6.8日 芒康—左贡 85KM </h3><h3>翻越2座大山:分别是海拔4376米的拉乌山,海拔3930米的觉巴山。</h3><h3>觉巴山并不高,但由于澜沧江千百年来的深深下切,使得江岸壁立千仞,一派荒凉与坚硬,给人以山高谷深的感觉。这里是横断山区的著名险段之一,30公里盘山路,近2000米的相对高差使觉巴山成了川藏线上最难爬、最费时的一座山,公路在绝壁上延伸,既没有护栏也没有路标,不少地方都是紧靠山体硬生生地开凿出来的,上依绝壁,下临深渊。</h3><h3><br /></h3> <h3>红景天是防高反最好的药物,酥油茶也可有效防止高反,内地人一般喝不惯。</h3><h3>我们一路骑上海拔5000米,基本无任何高反~~路上时间长,适应了。</h3><h3><br /></h3> <h3>D17: 6.9日 觉巴村—东达山 70KM </h3><h3>东达山——"生命禁区",一年四季都有雪。</h3><h3>翻越海拔5130米的东达山,山路不再蜿蜒曲折,而是一条笔直的通向前方的大路,既缓且长,一眼看不到尽头。</h3><h3>上到5130米垭口,竟没有明显高反。</h3><h3><br /></h3> <h3>五彩经幡迎风飘扬——蓝色代表天,黄色代表地,白色代表云,绿色代表水,红色代表火,这是藏民在祈福风调雨顺,万事如意。</h3> <h3>D18: 6.10日 左贡—邦达 105KM </h3><h3>这里曾是著名的"茶马古道"必经之地。</h3><h3>一路在山间穿梭,沿着如同玉带一般碧绿的玉曲河蜿蜒而上,道路起伏,景色绝美,犹如五彩斑斓的油画世界。</h3><h3><br /></h3> <h3>骑行在世界屋脊</h3><h3>行走雪山、脚踏高原</h3><h3>感觉蓝天白云是那样的亲近</h3><h3>阳光是如此的灿烂</h3><h3>感悟了什么是圣洁</h3><h3>什么是辽阔与宁静</h3><h3>还有常置于心灵深处的诚实与善良</h3><h3>看到风中猎猎作响的五彩经幡</h3><h3>感悟了什么叫崇拜</h3><h3>什么是信仰</h3><h3>高原的大气与恢弘,时刻震撼着我</h3><h3><br /></h3> <h3>D19: 6.11日 邦达—八宿 90KM </h3><h3>早上骑行15公里,到达业拉山,海拔4658米。远处全是雪山,连绵不绝的雪山,游人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h3><h3>之后开始下山(怒江72拐)。</h3> <h3>大王叫我来巡山</h3><h3>各种山路十八弯</h3><h3>以后都不要在我面前说你走过弯路啦<br /></h3> <h3>世界第二大峡谷怒江峡谷边上的七十二拐公路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路段,海拔落差接近2000米!一连拐了上百个180°的回头弯,如果一个不小心,车子从高山掉落怒江,明天就会顺江水轰隆隆从西藏滚到云南。</h3> <h3>滇藏骑行,一日,四季!烈日灼心、暴雨倾盆、冰雹虐打、暴雪袭击交杂而来;道路,时险时陡时断时烂。</h3><h3>每天经历各种严峻的考验:天气、道路、身体、心理等各种因素,每天都在征服自己。</h3><h3><br /></h3> <h3>西藏的主要风景是云和天,它的云是非常有特色的,和云南的云是一样的,像个围裙一样围在山顶。它和云南不一样的地方是,云南的山植被比较好,而西藏的山几乎没有任何植被。</h3> <h3>D20: 6月12日 八宿—然乌湖 93KM </h3><h3>今天出门就顶风冒雨骑行长达67公里的大上坡,到达安久拉山垭口。这段路非常痛苦,要死人的感觉。</h3><h3>路上遇见很多骑车人艰苦路段就搭车,我们很坚决,一定骑下去,给内心一个交待。</h3><h3>但今天确动摇几次,最终咬牙坚持,骑到目的地。</h3><h3>巧遇车队好友的女儿女婿自驾至此,一路的风雨兼程,值了!</h3> <h3>美丽的青藏高原,亿万年来,保持着最原始的状态。它不曾雕琢的自然美,拨动着我们的心灵。</h3><h3>纯净的蓝天、洁白的雪山、还有那潺潺流淌着的溪流、都是一幅幅色彩斑斓画卷……</h3> <h3>D21: 6.13日 然乌湖—波密 132KM </h3><h3>然乌湖是一个由于山体崩塌而形成的堰塞湖,如梦如幻,有"西天瑶池"之美誉。</h3><h3>途中游览米堆冰川,离318国道8公里,冰川冰洁如玉,形态各异,景色秀美。</h3><h3>今天骑行就是一个字:美!</h3><h3><br /></h3> <h3>国道318一条中国绝美的风景线,一步一风景,一步一天堂。虽然有无数艰辛坎坷,依然痴迷,深陷!!</h3> <h3>D22: 6.14日 波密—通麦 90KM </h3><h3>通麦曾经有一个名字叫做通麦天险,道路条件差,这里被称为"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是川藏线最难走的一段路,也被称为"通麦坟场"。</h3><h3>暴雨如注,骑行50公里,路滑速度快,拐弯时,侧滑摔倒,完了!!!极度痛苦,坚持骑行40公里到达通麦。</h3> <h3>行路漫漫其修远,三千梦回滇藏线。</h3><h3>单手骑车奔拉萨,心存高远执信念!</h3><h3><br /></h3> <h3>D23—D24: 6.15—16日 通麦—灵芝(打车)</h3><h3>到解放军115医院检查,左手腕骨折,伤势较重,石膏固定。当时决定坐车去拉萨。</h3><h3>在林芝休息一天,心有不甘,17日继续骑行!</h3> <h3>还有400多公里到拉萨,血水脓液不断渗出~</h3><h3><br /></h3> <h3>D25: 6.17日 林芝—公布江达 130KM </h3><h3>路况较好,有点顺风,虽然是上坡,感觉还好。</h3><h3>但是!!手腕疼,全身痛!!! </h3><h3>还有90公里的坡要爬,距离拉萨就只有——287公里 !</h3><h3>坚持 坚持 坚持!!!一定能胜利!!!</h3><h3>最后这段路,完全是靠着意志骑完。</h3> <h3>D26: 6.18日 工布江达—松多 98KM </h3><h3>一路上坡,非常艰苦。</h3><h3>个人状态不好,感觉非常累,好在坚持下来。</h3><h3>17点到达松多,没有食欲,全身彻骨疼痛,难以入睡。</h3><h3>曾经的豪情万丈,真的达到临界点,会崩溃的。</h3><h3>明天将翻越米拉山,信心不足……</h3> <h3>D27: 6.19日 松多——墨竹工卡 110公里 </h3><h3>松多到米拉山,垭口是30公里的硬坡,硬撑,11点终于骑到5018米的米拉山垭口。</h3><h3>这些故事,五味杂陈,犹如往事不堪回首。</h3> <h3>标志性雕塑:三头大公牛。</h3> <h3>D28: 6.20日 墨竹工卡—松赞干布纪念馆和出生地—拉萨。</h3><h3>13点骑到拉萨,高兴但很淡定,可能一路艰苦历练的吧。</h3><h3>我战胜了自己,顽强而又努力,为心中的信念,不辞千辛万苦。</h3> <h3>"进藏的收获,不是大美的风光,不是奇异的民俗,不是缺氧的感受,而是我们的意志又磨出了一层茧"——《进藏》</h3><h3>当骑行定格在布达拉宫广场,我终于明白,这何尝不是生命的飞跃与领悟呢?</h3> <h3>旅途中,看到形形色色不同人等,幡然醒悟,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瞬间通透豁达。</h3> <h3>旅途遇上各种事各种让你感觉温暖的人,终身难忘。偶遇的、徒步的、残疾的,都会激励我们。想感激的人实在太多,不管是现实中、或是在路上一直在关心着的人,谢谢你们。</h3><h3>同时路上每一个人都有故事,都非常有毅力,我们互相钦佩。</h3> <h3>藏家人每家都供奉着活佛和毛主席的画像,洁白的哈达挂在两边。他们像神一样崇拜毛主席,他们说:毛主席是他们的救星!是毛主席叫他们翻身做主人!</h3><h3><br /></h3> <h3>藏族朋友取名没有姓只有名字,男的通通叫扎西,女的通通叫卓玛,</h3> <h3>藏族是一个信仰特别高的民族,几百年来,藏族没有私塾和学校,所有扎西(男孩)从七岁起送入寺院,开始学习琴棋书画,相当于现在的大学,到十七八岁时毕业,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毕业,这时候可以选择回家也可以选择继续留在寺院中,因此每个人对寺院都怀有敬仰之情。</h3><h3> 所以藏民不像汉人一样,给儿子攒完钱给孙子攒,他们把每年的收入留给自己的正常开销后,其余的全部捐献给寺院,家家如此。这就是他们穷的原因,但内心富有而充实。</h3> <h3>位于拉萨老城区内的大昭寺,有着1300年的历史。是藏王松赞干布所建,拉萨之所以成为圣地,皆与大昭寺有关。在所有的藏传佛教中,大昭寺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h3> <h3>所有的朝圣者、围绕寺庙、圣湖转经,都必须要顺时针方向绕行!</h3> <h3>看到大昭寺前信教的藏民在朝拜和磕长头,感觉人的信仰太不可思议,人要有思想和信念,无往不前。</h3><h3><br /></h3> <h3>八廓街东南角的著名藏餐厅~玛吉阿米:相传是六世达赖、世间最美情郎仓央嘉措和情人约会之地。</h3><h3>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等极尽缠绵的情诗是否就写于此?</h3> <h3>在这里有缘认识来自于海口的两位美女老师。</h3><h3><br /></h3> <h3>如果"空灵"这个词抽象陌生,到过西藏,你会觉得那么具体,那么熟悉。</h3><h3>大自然的美让你想到这个词。没有界限的白云雪山,浩瀚的湖面倒映的蓝天白云,悠闲觅食的牛羊……</h3><h3>藏民的淳朴善良也让你想到这个词。最贫穷,最落后,却在虔诚的执着中过着全国幸福指数第一的生活。</h3> <h3>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为迎接文成公主而创建布达拉宫。布达拉宫在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海拔3700多米。</h3> <h3>滇藏骑行历经27天(其中休息疗伤),骑行19天,2400公里。</h3><h3>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