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温暖,一半呐喊。

林捷钊

<h3> ---华伦小学一年级闭学式有感---<br></h3><h3><br></h3><h3> 当面对一大片沙漠的时候,似乎每一个方向都可以走出一条路。最后真正走的那条路,是有着一连串脚印的那条路。</h3><h3> 人的一生似乎也是如此,串起一生的,是那一个个的事件。</h3><h3> 这些事件的冷暖比例,决定了人一生的冷暖比例。</h3><h3> 人生的质量,本质上,就是有多少有质量的时刻。</h3><h3> 今天早上,参加了儿子一年级期末的闭学式,被满满的温暖所感动,很庆幸儿子这么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温暖时刻事件,也很感恩有这样的机缘自己的人生因为儿子也增加了这样的温暖时刻。</h3><h3></h3><h3> </h3> <h3>  这样的时刻,在今天的社会,其实很难得。因为它的背后,确实需要有太多的艰辛和付出:</h3><h3> 进入校门的时候,每个家庭,都拍了一张全家福。然后,过了半小时左右,这些照片就已经全部张贴在了教室外的软木板上。</h3><h3> </h3> <h3>进入校区时的家庭合照。</h3> <h3>半小时内上墙的照片</h3><h3>轮廓是一个超人父亲和孩子</h3> <h3>  因为刚过去的六月份是父亲节,所以闭学式一开始是特别准备制作的关于学生和父亲小时候的照片视频;然后是学期中某次的超学科作业的集锦,这个集锦是 学生和父亲 之间关于“梦想”的视频对话;</h3> <h3><font color="#010101">每个孩子设计一个关于自己父亲的胸章,每个都不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亲自给爸爸戴上献给父亲的自己设计的胸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孩子们小时候的照片,看得父亲们泪光闪闪</font></h3> <h3>梦想探讨:爸爸,什么是梦想?</h3> <h3>梦想探讨:爸爸,什么是梦想?</h3> <h3>梦想探讨:爸爸,要怎么实现梦想?</h3> <h3>孩子们给父亲的献礼:器乐合奏</h3> <h3>孩子们这段器乐合奏视频拍得不好,但很温馨,看得心里暖暖的,强烈建议看。</h3> <h3>舒心、开怀的笑容。。。</h3> <h3><font color="#010101">  接着是学校介绍过去一年的收获和不足,从学校整体到各学科;</font></h3> <h3>阮校长:不要急于看到成果,小学,是厚积的阶段。。。</h3> <h3>Mia老师:真正的公主代表勇气,真正的英雄能直面脆弱</h3> <h3>邱邱老师:暑假作业,不仅是作业,更要超越作业。</h3> <h3>  接着呈现的是学生一学期的过程性评价记录,上学期的爆炸盒子带给大家的感动还让人记忆犹新,本学期末老师们又给孩子送上了另一份别样的成绩单:每个学科的老师都将孩子这一学年中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科评价以独特的方式融合在一个小小的二维码中,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看到每个孩子所有学科的过程性评价、期末试卷分析、成绩单、成长历程、课堂语录、照片记录等等。男女生电子版过程性评价分别以孩子最喜欢的英雄人物和迪士尼公主为主题,也包含着老师对孩子们美好的祝愿——真正的公主代表的是梦想和勇气,而超级英雄的可贵不在于无敌的神力,而在于直面自己的脆弱。这个世界不需要超级英雄力挽狂澜,需要的是每一个人都有成为英雄的善良和勇气。</h3> 这是一本非常规意义上的孩子评价,<div>而是一份用心的过程记录,</div><div>多维度成长的记录,</div><div>唯"心"相伴才能有这样的成果。</div><div><br></div> <h3>男生超人版,告诉孩子们:真正的勇敢,不是无所不能,而且敢于直面脆弱</h3> <h3>女生公主版,想告诉孩子们:真正的公主不是美貌,而是代表梦想和勇气。</h3> <h3>接着是精心设计的暑假作业的讲解,这不是一般的暑假作业,这真的是呈现出来的一颗颗心,只是孩子们可能不一定能明白;</h3> <h3><font color="#010101">质朴有品质的设计,是老师们自己集体策划+自己设计制作</font></h3> <h3>设计成闯关游戏的暑假作业。</h3> <h3>最后是给孩子的“颁奖”,结合学校的育人目标(六种“品德之花”和六种“能力之花”),分别给到孩子相应的鼓励,鼓励的是品德和能力的成长,而不是当下的结果,很赞。</h3><div> </div> <h3><font color="#010101">对了,中场,居然还有茶歇和茶点。</font></h3> <h3>  这至少不是当下传统意义上的闭学式。每个环节都渗透着设计,每个环节都想着如何给出更多的意义和价值。在环节铺呈的过程中,我一边被感动着,一边也在思考着,我在一层层温暖的背后,也在很明显地感受着一份“呐喊”。</h3><h3></h3><h3> 平时,我有机会了解学校老师的工作状态,她们真的很用心、很付出。今天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样的用心和付出,能够持续吗?今年她们只有两个班级,她们都还年轻,她们大多还没有家庭的负担。。。。。。可是,随着孩子数量的增加和她们自身成家育儿,还能以这样的状态投入吗?那么,这样的温暖要如何持续呢?我曾经和阮校长探讨过这样的问题,她只是笑笑:“总会有办法的!”。看着她的那份淡定,我突然间的一份领悟:中华文明在五千年前开始的时候,起点就是巅峰,我们今天社会所有的问题,在几千年前的老祖宗智慧中都已经有了答案,因为祖宗一开始,就是“尊道循天”。而我们的华伦小学,对于温暖的执着,也同样是:起点就是巅峰。这个巅峰不是那一个个呈现的环节,而是那颗“教育之心”“教育之道”。在那颗心的指引下,总会生发出无穷的智慧、无穷的力量和无穷的方法。推动事物前进的,永远都是那些无形的力量;华伦小学老师的背后,有“靠山”;</h3><h3> 阮校长和各学科老师在汇报的过程中,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语句,在表达着对教育的理解,关于“成绩”,关于“焦虑”,关于“补习”。。。。。。 她们的表达很小心翼翼,她们总在尝试着不要走到世俗的一面,虽然语气可能是温和的,可我分明听到了背后的一声声“呐喊”。人,其实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讲,最轻松和省力的方法,就是把所有的责任和压力都转接和推托给家长,就像今天的某些学校的做法一样:对家长就是一顿批判,让家长觉得孩子学习不好、不如别人孩子,都是自己的错,都是自己孩子太差,然后赶紧回去痛批孩子,赶紧参加各种补习班。。。。。。可是,华伦小学没有这样做,她们仍然坚持着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坚持着对家长的苦口婆心。是的,每一份坚持和创新的背后,都需要巨大的勇气,她们大可不必,她们又为什么要这样?</h3><h3> 回到我们今天生活的社会,很多的事情,确实都是被我们所不认可的价值推动着往前走,不然每年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家长想报华伦小学,大家不就是想要一份真正的教育吗?可是当真的需要我们直面的时候,我们往往又退缩了。可以理解,因为已经是一种条件反射的习惯,我们害怕,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但教育,仅靠老师是永远不够的。</h3><h3> 我们,有太多的害怕,被太多的“恐惧”推动着每天的生活。可是,另外一个声音在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改变,似乎比别人的改变更重要,这个别人包括自己的孩子。当自己活出了自己想要的那种“价值观”,我们的孩子更有希望。</h3><h3> 是的,需要勇气;活着本身就需要勇气;要想活得有质量,需要更大的勇气。这份勇气的一开始,也许仅仅是从“反直觉”“反习惯”开始。当一件事情来临的时候,首先的“直觉”往往是由情绪驱动的,或者旧有的惯性驱动的。而曾经,这类事已经无数次让自己不满意了。这个时候,我们先hold住自己。比如,我们也许已经对孩子暴跳如雷了无数次了,每次事后都是懊恼。下次的懊恼,能不能从懊恼孩子,转为懊恼自己解决该问题的能力不足? 再比如,我们每次看到和孩子成绩有关的事情的时候,克制住自己想要知道他排在第几名、是处于班上什么位置的冲动,不断告诉自己“分数只是检验他哪里还没有掌握、哪里要加强”。。。。。。</h3><h3> 是的,需要勇气,不需要勇气的事情,往往也不会让生命感受到深刻和强烈的幸福。</h3><h3> 勇气,首先是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有正确勇气的父母,容易培养出有正确勇气的孩子。</h3><h3><br></h3><h3><br></h3><h3></h3><h3> 参加完早上的闭学式,一时兴起的表达。</h3><h3> 儿子班上很多同学的家长,和我一样,都很期待参加学校的家校活动。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们的日常太缺少这样的温暖。</h3><h3> 华伦小学是温暖的,这份温暖,是由“用心”为出发,由艰辛和付出所浇灌;</h3><h3> 华伦小学在呐喊,她们只是喊出自己的内心,当下的声量可能比较小,但却很清脆和有力量。</h3> <h3>-------------------------------------------------------------------</h3> <h3>来了就点个赞呗,</h3><h3>如果再有心的话就打个赏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