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987年1月5日,老山前线打响了一场出击拔点战斗。这是兰州军区在老山战场继“10·14”、“10·19”拔点战斗后,第三次拔点战斗,代号为“北虎行动”。担负这次拔点战斗的是141师421团7连及其配属分队,拔点的阵地为越军310号阵地。<h3><br><h3> 该阵地位于老山左翼,右邻那拉,西北距中国军队控制的235高地约200米。该阵地是一座石山,东北西南走向,海拔480米,面积约960平方米。防守越军为313师122团的1个排部带2个班兵力,配置有60炮、40火箭筒、高射机枪、轻重机枪等火器,构筑的工事多为木石质结构,防护层较厚。越军依托有利地形守在这里,可以用火力控制当面139师守卫部队的军工补给线。因周围有越军控制的307号、308号阵地及428、411、432诸高地拱卫,能够直接以兵力、火力支援310号阵地。故该阵地守敌有恃无恐,经常向中国军队阵地开枪开炮,封锁前沿通路,威胁很大。</h3><h3><h3> </h3></h3></h3></h3> <h3> 421团7连配属工兵、喷火及火力分队,决心以奇袭战术手段拔点该阵地,打击越军的嚣张气焰。1987年1月2日,在“北虎行动”出击誓师大会上,47集团军军长钱树根将一面“出奇制胜”战旗授予7连,激励他们英勇作战,为战旗增光添彩。<h3></h3><h3> 1月5日凌晨 7时06分,奇袭队秘密潜伏到距离敌人只有4米的地域。07分,指挥部果断下达攻击命令。在我强大炮火掩护下,奇袭队迅速发起攻击。喷火兵以猛烈的火焰开路,突击分队分成八路勇猛前进,仅用了2分钟就控制了310号阵地表面阵地。随后继续追歼阵地上的越军,经8分钟战斗便全部占领了表面阵地,将残余越军都堵在了工事和屯兵洞内,用火力封住了越军藏身的各工事、洞口,并使用炸药包、手榴弹、火焰喷射器攻击洞内守敌。“出奇制胜”的战旗插在了高地顶部。</h3><h3></h3><h3> </h3></h3> <h3> 突击队员常安泰冲入越军工事中追歼残敌,他发现从一个暗火力点中伸出了一支已装好弹的榴弹发射器。常安泰立即扑上去,双手抓住榴弹发射器用力向外拉,与里边的越军展开争夺。电光石火之间,常安泰大吼一声,从越军手中夺过了榴弹发射器,然后迅即甩出3枚手榴弹,将火力点炸毁。这时越军的几发炮弹在他身旁爆炸,常安泰全身多处负伤。他顾不上包扎,继续冲向越军另一个火力点,直到被枪弹击中头部牺牲。突击队员李涛正在搜剿越军工事,越军一排炮弹打来,李涛被炸倒在地。他挣扎着坐起身,靠在了一块石头上,用手将流出来的肠子塞回腹内,坚持着又打了一梭子弹,壮烈牺牲。<h3> 配置在友邻139师阵地翼侧陡壁上的火力队,以直瞄火力猛烈压制310号阵地周边越军阵地的火力。1炮连12班班长康世彬使用82无坐力炮连续发射40余弹,毙敌14人,击毁越军工事一批。越军发现他后,集中一线、二线的多处直瞄、曲射火炮向他射击。康世彬毫无惧色,坚持与敌对打,直至被一发炮弹击中炮位而牺牲,遗体依旧保持着射击姿态。。。。。。</h3><h3> </h3><h3></h3><h3> 胜利是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在战斗中,11位战友永远定格在18、19岁的青春年华。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姓名和英雄事迹,永远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h3><h3> 他们是:</h3></h3> <h3> 战至7时50分,突击队各班组已将310号阵地上的越军屯兵洞和工事打、炸完毕,全歼了守敌。随即转入清点人数、战利品,并协助战勤组抢运伤员和烈士遗体,组织交替掩护开始回撤。<h3> 经过1小时53分钟战斗,421团7连突击队奇袭攻占310号阵地,全歼守敌,打退越军三次反扑,安全回撤。战斗中共毙伤越军184人,摧毁各种工事12个,缴获14.5高射机枪1挺、轻机枪4挺、40火箭筒1具、冲锋枪4支、榴弹发射器1具,以及各种弹药和军械物资一批。战后,421团7连被成都军区授予“出奇制胜英雄连”荣誉称号,7连副连长刘阿平被成都军区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h3><h3> </h3><h3> “北虎行动”是对越坚守防御作战进入中期后使用奇袭战术极成功的一次出击。云南前指评价为:巧奇袭,硬强攻,创造了老山战区奇袭作战的成功战例。</h3></h3> <h3> 常安泰烈士(一等功)</h3><h3><br></h3><h3> 常安泰生前系步兵第141师421团一连班长,1965年9月生,1983年1月入伍,汉族,高中文化程度,共产党员,甘肃省古浪县人。1987年1月5日,在收复越军占领的310高地的拔点战斗中,壮烈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1986年底,已在前沿阵地坚守了半年多的常安泰,听说团里准备让七连执行出击作战任务,收复越军占领的310高地,就多次找营连领导,并给团党委写血书,要求参加7连奇袭队。1987年1月5日凌晨,战斗打响后, 常安泰和战友们从隐蔽地域一跃而起,迅速越过堑壕,冲上了敌人表面阵地,把越军全部堵在洞里,展开短兵激战。这时,龟缩在七号洞内的敌人,见大事不妙,拼命向外打枪,投手榴弹,企图冲出洞。 常安泰看到后,马上跑过去,进行火力封锁。这时,班长王金余也到了跟前。班长让 常安泰掩护,自己去炸七号洞。 常安泰一把拽住班长,说:你是指挥全班的,不能有个三长两短。接着抱起炸药包,几个翻滚爬到了敌人跟前,在班长掩护下,将七号洞炸毁。他继续向前冲击,不幸头部中弹,光荣牺牲。战斗中,他杀敌三人,炸毁敌工事一个,缴获步枪一支,掷弹筒一具。集团军给他追记了一等功。</h3> <h3> 康世彬烈士(一等功)</h3><h3><br></h3><h3> 康世彬生前系步兵第141师421团一炮连班长,1964年6月生,1984年1月入伍,汉族,初中文化程度,共产党员,青海省化隆县人。1987年1月5日,在收复越军占领的310高地的拔点战斗中,壮烈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 康世彬原在四二三团服役。1985年底,他听说本师421团要参加老山战斗的消息后,找上级领导要求调到了421团,随部队上了前线。一·五战斗中,他们班配属七连参加拔点战斗,担负火力支援奇袭队冲击的任务。战斗打响后,他带领全班首先向对突击分队威胁较大的高地进行实施射击,首发命中目标,五发炮弹摧毁了敌人一个火力工事。这时疯狂的敌人对他们进行火力报复,一排炮弹飞来,在阵地前十多米处爆炸,康世彬胸部和脸部被炸伤,鲜血直流,战友瞿红军要给他包扎,他挥手拒绝,抓紧观察,判断敌人打炮火位置,当弄清楚炮弹是来自敌307高地山梁上一个82无后座力炮阵地时,便决定摧毁。他们班的炮阵地要射击这个炮阵地,位置不便不便发扬火力,他就拖着受伤的身子,扛上炮,背上884电台,冒着炮火和一名战士前出30米,选择了一个有利地形,进行肩炮射击,首发就摧毁迪82无后坐力炮一门。紧接着又用十发炮弹,摧毁敌重机枪火力点两个,歼敌五人。后来他撤回原发射阵地,继续用火力支援步兵作战时,敌人两发炮弹打在他的附近爆炸,他全身七处重伤,壮烈牺牲。集团军党委给他追记了一等功。</h3> <h3> 何喜军烈士(一等功)</h3><h3><br></h3><h3> 何喜军生前系步兵第141师421团七连副班长,1965年3月生,1985年1月入伍,汉族,初中文化程度,共产党员,陕西省米脂县人,1987年1月5日,在收复越军占领的310高地的拔点战斗中,壮烈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一·五战斗中,何喜军为奇袭队二班三组成员。战斗打响后,他和本组战友们英勇冲击,交替掩护,三分钟打下了敌人的一个哨位。正当他们继续冲击时,哨位右上方突然冒出一个新的火力点,疯狂向他们扫射,企图阻止他们的行动,何喜军不顾个人安慰,猛的从一块石头后面跃起,向前冲了几步,用猛烈的火力,从正面吸引敌人,掩护战友从侧面绕过去,将火力点炸掉。随后他们继续向前攻击,当冲击到高地中间时,他看到几个小组的同志,被敌人的一个机枪火力点压的抬不起头,顿时怒火从中心而起,没等班长同意,抱着炸药包就像敌人扑去,敌人发现后,一个个点射向他扫来,她毫不畏惧,一边投弹,一边向敌人靠近,在战友的掩护下,很快近敌工事,将这个机枪火力点炸毁,歼敌二人,缴获机枪一挺。部队回撤时,他看到战友常安泰的遗体还留在高地上,就把自己的冲锋枪,轻机枪往脖子上一挂,鼓足力气背起常安泰往下撤,当快接近我方阵地时,敌人炮火进行拦阻射击,一发炮弹在他前面爆炸,他胸部连中数弹,壮烈牺牲。集团军党委给他追记了一等功。</h3> <h3> 红色是第一梯队.蓝色是第二梯队.黑色是第三梯队。</h3> <h3> 李良利烈士(一等功)</h3><h3><br></h3><h3> 李良利生前系步兵第141师421团八连班长,1966年7月生,1984年1月入伍,初中文化程度,共产党员,陕西省米脂县人。1987年1月5日,在收复越军占领的310高地的拔点战斗中,壮烈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李良利原是八连班长,1987年11月,知道七连担负拔点任务后,坚决要求从八连调到了七年,并担任奇袭队组长。1987年1月5日凌晨,收复越军占领的310高地的战斗打响后,他当即命令机枪手抢占有利地形,用猛烈火力压制敌人,自己带着小组成员奋勇冲击,五分钟打下第六号哨位。他接着向三号目标冲击时,突然发现右侧一个敌洞的机枪疯狂向像一班扫射,他当机立断,迅速用火力压制敌人,掩护战友将其炸毁。随后他指挥大家继续向纵深发展,就在这时,敌人实施火力拦阻,一排排炮弹落在他们附近爆炸,他腰部三处负伤。同志们见此情景,把他扶上担架要抬下去,他怎么也不肯,翻身滚下担架,继续参加战斗,在身体多处负伤的情况下,击毙了一名躲在暗处向我打黑枪的敌人。经过30分钟激战,奇袭队全歼了阵地守敌。这时,邻近几个敌阵地的敌人不甘心失败,组织力量反冲击,李良利又和战友们依托残存工事勇猛还击,连续打退敌人三次反扑。就在战斗即将要结束时,他不幸胸部中弹,壮烈牺牲。集团军党委给他追记了一等功。</h3> <h3> 梁希军烈士(一等功)</h3><h3><br></h3><h3> 梁希军生前系步兵第141师421团特务连班长,1963年10月生,1983年1月入伍,高中文化程度,共产党员,甘肃省白银市人。1987年1月5日,在收复越军占领的310高地的拔点战斗中,壮烈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1986年11月,团里把梁希军从特务连配属到七连,参加拔点战斗,任命他为奇袭队三班长。战斗前,他四次抵近侦查敌情、地形,积累了大量的情报,为各级首长定下决心,掌握战场动态,提供了有利条件。模拟训练期间,他拉痢疾,体重下降了七八斤,同志们劝他住院治疗,他坚决不肯,硬是坚持和大家一起训练。1987年1月5日凌晨,收复越军占领的310高地的战斗打响后,他冲锋在前,率全班直奔地敌阵地,很快就堵住了敌人的三号洞口,洞里敌人感到大事不妙,拼命向外投弹和射击,做垂死挣扎,他果断指挥两名战士掩护,自己带两名战士绕道三号洞顶部,俯身向动里投手榴弹,炸得敌人,鬼哭狼嚎。打下三号洞后,他又指挥全班向二号洞发起攻击,这是,二号洞侧面一个暗火力点突然起火,打的他们前进不了。 梁希军气的格格咬牙,他一边吩咐战友进行火力吸引,一边抱起炸药包,几个翻滚跃进冲到敌人跟前,把炸药包塞进洞里,炸毁了敌人火力点。部队回撤时,敌人疯狂实施炮火拦阻,他为了把安全让给战友,他让战友先撤,自己坚持走在最后,为战友们做掩护,不幸被敌炮弹击中,壮烈牺牲。集团军党委给他追记了一等功。</h3> <h3> 李涛烈士(一等功)</h3><h3><br></h3><h3> 李涛生前系步兵第141师421团特务连副班长,1964年9月生,1983年1月入伍,初中文化程度,共产党员,河南省拓城县人。1987年1月5日,在收复越军占领的310高地的拔点战斗中,壮烈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李涛军事技术过硬,是特务连小有名气的尖子人物。1987年1月5日,他配属七点参加收复310高地的战斗,并担任奇袭队三班副班长。战斗打响后,他首先用微型冲锋枪将两名敌人哨兵撂倒,而后已迅猛的动作冲到敌人三号哨位跟前,用火力封住洞里的敌人,等其他同志跟上来后,迅速从右侧绕到洞子顶部,用炸药包把三号哨位炸毁。随后,他正准备向前冲击时,突然发现从旁边石缝里钻出来一名越军,仓皇向高地反斜面奔跑逃命,李涛立即提枪追击。这时高低顶上的敌人看到了此情况,疯狂向他打枪打炮,他就用岩石做掩护,紧追不舍,和战友张峰一起将敌击毙。后来,当他向敌指挥所靠近时,突然一个屯兵洞里钻出四名敌人,向他开火,他胸部连中数弹,倒在地上,敌人以为他被打死,又向洞子回撤,就在这一瞬间,李涛一个直射过去,当场毙敌两人。后面赶上来的战友,见他浑身是血,肠子也流了出来,要给他包扎,他断然拒绝,用手指着屯兵洞说:“不要管我,洞内有敌人,赶快去消灭。”因伤势过重,李涛壮烈牺牲。集团军党委给他追记了一等功。</h3> <h3> 王振忠烈士(二等功)</h3><h3><br></h3><h3> 王振忠生前系步兵第141师421团七连班长,1965年1月生,1983年1月入伍,高中文化程度,共产党员,河南省拓城县人。1987年1月5日,在收复越军占领的310高地的拔点战斗中,壮烈牺牲。</h3><h3><br></h3><h3> 王振忠原在423团服役。1985年底,王振忠服役期满,家里给他联系好了工作。正当他准备复员的时候,传来了本421团要参加老山战斗的消息。几天里,他思想很不平静,思来想去,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热血青年,党培养起来的一名战士,应该到战场上去拼杀,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于是他找团里领导,并给师领导写请战书,坚决要求从423团调到了421团参加老山战斗。上了阵地后,还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才站第一班岗,背第一次水,排第一颗雷,时时处处把安全让给战友,把危险留给自己,被团里评为战地优秀好班长。1987年1月5日,在收复越军占领的310高地的战斗中,他担任预备队副队长兼九班长,战斗打响后,他带领大家紧随着奇袭队向前冲击。敌人实施炮火拦阻,一排排炮弹倾泻到他们面前,他毫不畏惧,一会儿滚进,一会儿爬行,一会儿跃进,一会儿匍匐,在炮火中抢运伤员。膝盖被石头磨烂了,两臂被杂草划破了,他全然不顾,在战斗打响的十多分钟里,往返高地两趟,背下两名伤员,当他再次冲上高地,准备抢运负伤的奇袭队队长刘阿平时,敌人一发重型炮弹在他身旁爆炸,他头部胸部多处负伤,壮烈牺牲。师党委给他追记了二等功。</h3> <h3> 宋建平烈士(二等功)</h3><h3><br></h3><h3> 宋建平生前系步兵第141师421团七连班长,1965年5月生,1984年1月入伍,初中文化程度,共产党员,甘肃省秦安县人。1987年1月5日,在收复越军占领的310高地的拔点战斗中,壮烈牺牲。</h3><h3><br></h3><h3> 宋建平在一·五战斗中,担任第二突击队六班副班长,负责开辟隐蔽地域和掩护奇袭队回撤。战斗打响后,他带着一名机枪手和四零火箭筒手,冒着密集的炮火,巧妙的利用导爆鞭,在310高地右侧开辟了射击位置,而后迅速占领地形,做好压制敌人432阵地火力的准备。当我奇袭队占领了310表面阵地后,432高地之敌见形式不妙,用机枪疯狂扫射,对奇袭队搜剿打洞造成很大威胁。根据此情,宋建平马上命令四零火箭筒手阎永平摧毁敌火力,但由于射击位置偏低,射角偏大,阎永平两发都没有命中。他一把抓过四零火箭筒,跑到不远处的一块大石头上,用立姿射击的方法,瞄准火力点,等敌人转移火力向他射击时,他已扣动了扳机,将敌人的火力点摧毁。就在这时,敌人另一个火力点射出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由于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宋建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师党委给他追记了二等功。</h3> <h3> 李夏桂烈士(二等功)</h3><h3><br></h3><h3> 李夏桂生前系步兵第141师421团七连战士,1965年,12月生,1985年10月入伍,初中文化程度,陕西省洛南县人。1987年1月5日,在收复越南占领的310高地的战斗中,为抢救战友壮烈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李夏桂一入伍,就随部队执行对越防御作战任务。临战训练中,他根据自己底子薄、基础差的情况,拜老同志为师,虚心好学,与新战友结成竞赛对手,互相激励,并加班加点进行训练,军事技术和身体素质提高很快。临战训练考核时,各项科目取得全优成绩,受到了各级的好评。上阵地后,经常冒着敌人的炮火到前沿执行观察任务,设置障碍,被团里评为“优秀老山战士”和“模范共青团员”。1987年1月5日,在收复被越军占领的310高地的战斗中,它作为第三梯队成员,负责抢运伤员和烈士。战斗打响后,他随着突击队勇猛冲击,当我占领敌人表面阵地后,敌人实施炮火覆盖,霎时间阵地上硝烟弥漫、弹片横飞,他腿部负伤。但为了抢救伤员,他简单的给自己包扎了一下,仍然在炮火中跑来跑去,上下往返,抢运下去了三名伤员,当他再次冲上高地,抢救受伤的奇袭队队长时,不幸中弹,光荣牺牲。组织上根据他生前的表现和要求,追认他为中共党员,追记了二等功。</h3> <h3> 常长寿烈士(二等功)</h3><h3><br></h3><h3> 常长寿生前系步兵第141师421团七连战士,1968年7月生,1985年10月入伍,汉族,初中文化程度,陕西省富平县人。1987年1月5日,在收复越军占领的310高地的战斗中,为祖国和人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h3> 常长寿虽然只活了18岁,但他给他的战友、给人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光辉形象。1987年1月5日,收复越军占领的310高地的战斗打响后,担任预备队队员的常长寿,犹如一只猛虎,哪里战斗激烈?他就冲向哪里?哪里有任务?他就奔向哪里。当奇袭队占领敌表面阵地后,敌人做垂死挣扎,对我方实施炮火覆盖,顿时高地上烟雾滚滚,弹片横飞。常长寿临危不惧,毫不畏惧,时而滚爬,时而跃进,接连背回两名伤员。战友们见他一累的浑身是汗,上气不接下气,要他留在高地下面照顾背下来的伤员,可他说什么也不肯,把上衣一脱,又冲了上去。这这时,奇袭队副队长 梁希军身负重伤,急需抢救,他马上跑过去,用自己矮小瘦弱的身子,背起身高一米八几、体重一百七十多斤的梁希军,一路小跑到救护所,而后,他顾不上喘口气,有向高地冲了去。就在这时,敌432阵地高射机枪打了几梭子弹, 常长寿胸部连中两弹,倒在地上。战友们正准备去抢救时,又一发炮弹落在他身旁,罪恶的弹片夺去了他18岁年轻的生命。根据他舍身救战友的光荣事迹,师党委给他追记了二等功,追认他为中共党员。</h3> <h3> 尹红军烈士(二等功)</h3><h3><br></h3><h3> 尹红军生前系步兵第141师421团七连班长,1965年4月生,1984年1月入伍,高中文化程度,共产党员,陕西省宝鸡市人。1987年1月5日,在收复越军占领的310高地的拔点战斗中,壮烈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 一·五战斗中,尹红军担任连队观察员。奇袭队一出发,他就跟踪观察,不断把我方的行动进展情况和敌阵地周围的情况,报告给指挥所。5点10分,当奇袭队快接近敌人前沿阵地时,敌人突然打出三发枪榴弹,指挥所以为敌人发现了我方弃图,命令奇袭队隐蔽,停止前进。尹红军通过观察,及时做出了敌人是打撞胆枪的准确判断,使得作战计划得到了正常进行。7点10分,战斗打响后,他把奇袭队占领敌人表面工事,转入搜剿打洞等喜讯,一个个及时报告给指挥所,为保证战斗胜利进展提供了重要依据。7点20多分,敌人见大势已去,难以保住阵地,实施炮火拦阻轰炸,顿时阵地上硝烟滚滚,一片火海,尹红军的观察受到严重影响。怎么办?干脆到洞外去观察!他不等连长同意,就冲出洞子,爬到地势较高的一块石头顶上进行观察,不一会儿,敌人发现了他,向他连续打出几发炮弹,弹片炸穿了他的钢盔,击穿了他的颅骨,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强忍疼痛,咬着牙关坚持观察,指示我炮火进行拦阻射击,支援步兵打击敌人三次反扑,最后壮烈牺牲。师党委给他追记了二等功。</h3> <h3> 感谢421团七连“快乐度过每一天”战友提供烈士照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