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年6月25日我们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老年书法委员会虹口区分会的部分书画爱好者,参加了由上海市总工会和民政局组织的老年游养活动开始了。旅游大巴载着我们,经过六、七个小时的跋涉,终于来到黄山,入住了上海市黄山老年疗养院。</h3> <h3>疗养院环境清幽,四周山峦郁郁葱葱,路基下深深的峡谷中,淌着潺潺的山泉水,清澈见底,房屋不高,却很有特色,大部分粉墙黛瓦,富有徽派建筑风格。</h3> <h3>餐厅坐落在疗养院的中心位置,旁边还有池塘庭院,假山瀑布。</h3> <h3>太平湖是黄山脚下的一个大水库,水库里的一些山头变成了小岛,我们要乘船上岛游玩。</h3> <h3>这个小岛上有着“天下太平”的牌楼和易经简介陈列馆,有七棵树生长的方位正好暗合北斗七星的样子。</h3> <h3>小岛的外观像一个城堡。</h3> <h3>这个小岛原来就是制作陶器的地方,至今还保留着作坊和龙窑的遗址。</h3> <h3>太平湖是国家四星级旅游景点。</h3> <h3>也是生活平安美满的象征。</h3> <h3>我们去参观了黄山茶林场旧址。</h3> <h3>这是上海知青下放生活过的地方。</h3> <h3>茶林场的知青们已经都离开了,这里有些荒芜,也没有人看大门,我们直接就进去了。</h3> <h3>这里风景不错,有一些欧式建筑,虽不高大,却挺别致。我们漫步在路上,一边想象着当年知青们生活的场景。</h3> <h3>小楼里陈列着一些古老的东西,譬如这架老式电话机。</h3> <h3>茶林场现在由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接手了,准备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旅游景点,目前正在施工。</h3> <h3>这里也是茶林场知青的活动地点。</h3> <h3>黑板上还有茶林场第二届家庭运动会的字样。</h3> <h3>画廊上有知青们纪念上山下乡四十周年的内容。他们每年都有不少人回来旧地重游。</h3> <h3>曾经有十一位上海知青为抢救国家财产在这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h3> <h3>自从1983年上过一次黄山,就深深地被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所吸引,为黄山秀丽的风景所倾倒,今天终于要重上黄山了!</h3> <h3>我们这个旅游团基本上都是由老年人所组成,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占了一半多。</h3> <h3>为了安全保障,疗养院对每个想上山的人员都进行了免费的血压和心电图测试。</h3> <h3>约三分之一的老人被劝阻上山,但大部分人还是坚持要上山看看,其中不乏年近八十的老人。</h3> <h3>黄山的秀美是值得我们付出一些体力的,何况还有缆车代步。这里的缆车是亚洲最大的缆车,一次能乘坐100个人。</h3> 天气也很帮忙,不下雨,也没有毒辣辣的太阳,山头上笼罩着薄薄的云雾。 <h3>一些年老体弱的老师还是在排云殿门口被劝止步了。终究他们也算登到半山腰了。</h3> <h3>有几位坚持到了西海,看到了更多的风景。</h3> <h3>我们没有看到著名的迎客松,但一路上也有几棵叫得上名字的大松树。</h3> <h3>这次旅游的组织者寿逸静老师。</h3> <h3>多留几个影吧。</h3> 时间有限,我们去不了黄山最高的莲花峰,也到不了最险的天都峰,很令人遗憾! <h3>我们九个人继续前进,希望尽可能多看一点迷人的景色。</h3> <h3>黄山时而掩映在古木苍翠之后。</h3> <h3>时而显露出它的雄伟壮观。</h3> <h3>层峦叠翠,如入仙境。</h3> <h3>视野开阔,美不胜收。</h3> <h3>仙人晒靴,观山要有想象力。</h3> <h3>可是我们也只到了北海,就鸣金收兵了。一起出来,必须顾全大局。</h3> <h3>傍晚,我们就回到疗养院吃饭了。</h3> <h3>乘此机会,和自己喜欢的老师熟悉一下,一起照个相。</h3> <h3>第四天去游览查济古村落,这个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老村镇,成了徽派建筑的活化石,美术家们的写生和创作基地。</h3> <h3>小小的过街楼竟然是座财神庙。</h3> <h3>你在桥上拍摄风景,却成了人家镜头里的风景。</h3> <h3>德公祠里古时候遗留下来的“忠孝节义”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被一排新人的字画挡去了一半。</h3> <h3>既要传承历史,又要开创未来。</h3> <h3>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给了你我无穷无尽的营养。</h3> <h3>大街上随时都能看到写生的学生和老师们。</h3> <h3>据说这里曾经有108座大大小小的桥,造型各异,长短不一,至今还保存下来不下几十座。</h3> <h3>大户人家的厅堂很有气派。</h3> <h3>临溪傍屋的石板路,留下了多少岁月的印记。</h3> <h3>这里的古民居,还没有充分开发,比起周庄同里之类的古镇,商业气息还没有那么浓。</h3> <h3>偶尔冒出来一座全木结构的建筑,既不像楼,也不像塔。</h3> <h3>这座桥整个被爬山虎覆盖,桥洞里几个姑娘在用溪水梳洗打扮,呈现出一幅很美的图画。</h3> <h3>老夫妻互相搀扶。</h3> <h3>月洞门前留个影。</h3> <h3>小镇上还真有不少官宦人家的大宅子。</h3> <h3>《翔义堂》虽然不大,却充斥着许多精细的木雕、石雕、砖雕,曾经被多部影视剧选为取景地。</h3> <h3>这个福字,中间空白的地方形如一个草书的寿字,左上角的一点,有点像一个鹿头,所以被誉为集“福禄寿”为一体的罕见古汉字。</h3> <h3>一路上,我们互相扶持。</h3> <h3>寻觅着各种各样的美。</h3> <h3>随手一拍,都是一幅图画。</h3> <h3>给老朋友们打个招呼。</h3> <h3>我们年届八旬,还能到处走走,就是胜利!</h3> <h3>明天要回上海了,疗养院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欢送我们。</h3> <h3>这次黄山之旅,很难得。</h3> 朋友们也给我留下了一些照片。 <h3>和老师、朋友们的合影。</h3> <h3>做个美篇,留做纪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