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哈巴雪山

五颜六色的风

<h3>  看过电影《七十七天》,打动我的不是男女纯洁的爱情。羌塘绝美的荒原风景对于视觉上的震撼,对于一个户外爱好者更大。原著《北方的空地》对于心灵上的震撼是杨柳松独行荒原的艰辛与毅力。我读懂的是对自由、勇气、信念的坚守,没有媒体闪耀的光环,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只是简单的为了到达心目中的远方。</h3> <h3>2018年我把远方定在云南哈巴雪山,6月高考一结束,我们就网上邀约,平常熟悉的驴友一行7人于6月12日向丽江集结。为了适应高反,先进驻雨崩徒步,果然几位高反严重。6月18日(端午节)先游玩白水台,蓝天白云下的白水台风景优美,留下我们欢快跳跃的身影。</h3> <h3><font color="#010101">  下午3点左右入住云上哈巴客栈包老板家,老包回族人,为人热情大方、幽默风趣。安顿以后把我们带到村子里转了一圈,熟悉环境。老包介绍哈巴村位于哈巴雪山西面山脚下,座西向东,南、北皆山,处于山体的一个沟槽中,是一个行政村,隶属于香格里拉县三坝乡。哈巴村最早的哈巴土著是纳西族,哈巴村主要集中在海拔1800m-2700m,以半农半牧为主,房屋建筑为土木结构或砖木结构为主。也是汉族、彝族、回族、傈僳族、藏族等多民族杂居地。晚饭是老包精心准备的牦牛肉火锅,配菜丰富。连同广东两位大四毕业生,共十人一起围坐起来,共度端午。可乐代酒,我们庆祝起来。席间一位小伙子谈登顶感受,让我们佩服不已。当我问他为什么来哈巴雪山?他笑了一下,说是听人介绍哈巴雪山很美就来了,算上一次毕业旅行吧。理由真的简单,没有牵挂,没有心理恐惧,只有发自心底的真实想法。还是《七十七天》中的经典语录:人生能有多少天,&nbsp;是按自己的想法活着?&nbsp;有些事,当下不做就晚了;&nbsp;有些路,今天不走就迟了。晚上老包检查了我们的装备,还算满意。2016年7月我登顶四姑娘山大峰,没有踩到雪,只有满眼的碎石和岩壁。对雪山的敬畏和渴望一直在心里,无法释怀。所以来之前,看了很多登雪山的知识,有成功登顶的案例,但更多是山难的警示。电影《绝命海拔》是一部最真实的灾难片,它给广大登山爱好者们甚至是普通人传递一份情感,对山顶的渴望和征服欲。但雪山不是用来征服的,而是用来敬畏和亲近的。正如梅里雪山在藏民心中当神山敬奉,它是圣洁的,不许亵渎。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17人就长眠在梅里雪山。1996年,珠峰打了一个小小的喷嚏,就使得那一天有8人遇难。其实哈巴雪山事故也不少,大多是滑坠出险。那一晚整理了登山包,心里很踏实,美美地睡了一晚。</font></h3> <h3>  6月19日早上8点30分骑马上山,也是想保存冲顶的体力。从雪山脚下的哈巴村(海拔2700米)到大本营(4100米)共13公里,纳西族村寨、冷杉林、高山草甸、针叶林、杜鹃林、巨岩、峡谷、雪坡景观逐层而上,风景多样而震撼。骑在马背上颠簸,屁股疼腰也酸。为了适应高原,马匹休息我们就徒步上山。中午在马夫休息点简单午餐,继续前行。</h3> <h3>  大约下午2点多钟到达大本营,接待的是老包的小儿子包钢,我们叫他小包,很帅气的小伙。大本营是石头做成的小屋,分为三间:厨房、休息室、地下通铺。建造成本应该很高,但用电和网络信号不好。有几名队员躺下休息,我在附近转了一圈。哈巴雪山在远处巍峨的矗立着,融化的雪水形成高山瀑布。雪水形成的溪流汇入山林,流向哈巴村,高山杜鹃在高寒地带仍竞相怒放,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从雪山上俯视远处的群山,苍翠处云雾氤氲,白雪、瀑布、溪流、山林、五彩的花朵、云海构成一幅美丽的雪山风景画卷。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东南部,与丽江的玉龙雪山隔金沙江相望,中间是气势磅礴的虎跳峡,“哈巴”为纳西语,意思是金子之花朵。山顶终年冰封雪冻,主峰挺拔孤傲,四座小峰环立四周,随着时令、阴晴的变化交替,雪峰变幻莫测。</h3> <h3>  下午4点30分小包对我们进行技术培训,冰瓜、冰镐的使用,安全带、头盔调试,特别是防滑坠技能。我们听得很认真,跟着向导反复操练。晚歺是牦牛排骨火锅,但胃口不好。晚上8点多钻入睡袋,翻来覆去睡不着。有的是很粗的呼吸声,有的是短暂的鼾声,有的闭目默数数字。小包发给的一张夜晚星空照很美,单反也背上来了,说好起来拍照的,头很沉,闷得慌,懒得起来。</h3> <h3>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熬到凌晨2点,整理行装,冲顶包。早上夹生的面条与稀饭,让人反胃口,全无食欲。3点30分开始冲顶,前方一路的头灯,估计大约30人在爬哈巴雪山。4100--4209米为 砂石路,只顾跟着队伍走。4200--4600米为大石板,陡坡路,脚踩在碎石上容易滑倒,要格外小心。这时开始喘气,脚步有点乱,向导告诉我保持自己的节奏,走30步停一会。此时猫咪和玉米已落到队伍的后面,猫咪一直在呕吐,她不想拖累向导,准备下撤。她的向导也不能学Rob Hall为了帮普通人完成他的人生梦想而冒险,他们下撤了。石板坡风很大,吹在脸上刺骨,头疼。我携一颗虔诚的心,朝圣的心态去拜访这美丽的雪山,脚步变成每15步歇一会。</h3> <h3>  6点多钟到达4900米的雪线,开始补充能量,换冰爪,准备走绝望坡。此时太阳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露出毒辣的一面,但云海很美。玉米赶上来了,她感觉目标已实现,放弃登顶,对于她已经成功了。绝望坡太陡,穿着冰爪难走,踏入雪中再拔出要费很大力气,只能每5步歇一会。依旧总低头前行,高反呕吐让她异常难受。大约9点20分到达月亮湾,小童登顶后坐在此处休息,他的眼睛里充满泪水。那是登顶的喜悦,更是一路艰辛的流露。10点左右,我、因西、在水一方、我心依旧相继登顶。</h3> <h3>  哈巴雪山是云南省第四高峰,海拔5396米,周围很空旷,所以高空风是攀登哈巴雪山的最大难点之一,基本被迫放弃登顶的都是因为风太大,然后想要遇到风小或者基本无风的天气很难。顶峰之上,四周环绕的是群山峻岭,由于雾大没有瞻观玉龙雪山、梅里雪山,稻城亚丁三神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也神秘隐藏在浓雾中。站在这哈巴雪山之巅,太阳之下,深感天大无边,只有白皑皑的雪山和凛冽的寒风带来的洗礼。站在白雪中我深深地吸吮着这雪山纯净稀薄的空气。躺在雪地上,遥望着苍穹,沉醉在皑皑的洁净之中。那时的我真想变成一片雪花,让自己轻盈地飘在这神秘圣洁之地。真想在这雪山之巅,伸手就能触摸蓝天,摘一朵舒卷的流云,做成洁白飘逸的霓裳。</h3> <h3>  向导说关门时间是上午11点半,不然山顶天气变幻莫测,真正的难度在有没有体力下山。为了节省体力,下绝望坡我们尝试像滑雪一样下山,虽然裤子里被雪打湿,但下山顺利了许多,向导担心滑坠,步步紧跟,非常负责,有着很强的职业操守。下山的路更不好走,一边小心下撤,一边感叹黑暗中上山的不易。下午2点左右到大本营,然后骑马下山,也确实精疲力尽了。下午5点30分到了云上哈巴客栈,老包煨的鸡汤很香,青稞酒甘醇可口,他说是为我们庆功。那晚我们交流了各自感受,激动万分。我认为登山本来就是一种爱好,一种休闲,一种追求,一种体验,切莫将登顶凌驾于生命之上。切莫用征服的心态去登顶,切莫把自信变为狂妄自大。哈巴雪山就在那里,我们只能满怀虔诚的仰望。在那个高度,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感受过肺部的紧缩,在耀眼的阳光下无法睁开双眼,暴风雪下脆弱的生命,我明白和理解了登山者的心境。猫咪和玉米感受到了向导的纯朴和友善,已产生哈巴情节,念念不忘。她们动情地说:哈巴雪山,我会再来的,待到杜鹃花盛开,待到雪山之巅 温暖的春天……。</h3><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