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松贝</h3><h3> 松贝(松潘产区)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松贝是贝母的一种,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鳞茎,是止咳化痰的一味常用中药。按其产地划分,产于浙江的叫浙贝、产于四川的叫川贝,产于安徽的叫皖贝等等,在各地产的贝母中,四川产的川贝质地最优。川贝又以产于松潘的松贝最好。</h3> <h3>发展历史</h3><div><br></div><div> 在我国,贝母花用历史悠久,明代《滇南本草》一书中对它就作了详细的介绍。贝母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春生夏萎、鳞茎扁球形,叶在下部对生,上部曲如卷须。春季开花,花呈钟状,淡黄绿色。花与果实均可入药,但以果实入药为主。近年来,以贝母为主药配制的川贝枇杷糖浆、贝母雪梨膏、贝母二冬膏,川贝精片等中成药畅销国内外。 </div> <h3><br></h3><div>形态特征</div><div>松贝的特征之一是“怀中抱月”,即一片较大的弧形贝母瓣抱着一片较瘦小的贝母瓣。松贝的另一特征是“嘴巴尖,屁股圆”。因其“嘴”小,所以也有人叫它为尖贝;因其“屁股”圆,有人验证松贝真伪时,抓一把贝母撒在桌面上,如果十有八九能稳坐不动,准是松贝无疑。</div> <h3>生长习性<br></h3><div>松贝为百合科植物暗紫贝母的鳞茎。种子入土后,第一年冒出一匹叶,老百姓称这一年的贝母为“一匹叶”;第二年抽出主杆,老百姓称这一年的贝母为“树儿子”;第三年开出灯笼状的花,老百姓称这一年的贝母为“灯笼花”(暗紫贝母的花,其花瓣为暗紫色,上面有黄色斑点,花蕊为桔黄色,非常好看)。</div> <h3>分布范围</h3><div>松贝主产于“松潘草地”,即阿坝州松潘、红原、若尔盖的大片草地上。因过去松潘为川、甘、青土特产品集散地,这一带的贝母都运到松州城里来做交易,故得名松贝。</div> <h3>药性功效<br></h3><div><br></div><div> 贝母,味苦、甘,性微寒。主要成分含生物硷,主要为松贝硷。其主要功效是润肺化痰、散结除热。实验证明,松贝硷有降压(降低猫血压)、兴奋子宫(使豚鼠的离体子宫收缩)和抑制肠蠕动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慢性咳嗽,其表现有虚劳烦热,或咳嗽痰多,或痰中带血,胸部满闷,食欲减退。故前人说:"纳少痰多,舒郁化痰,松贝最妙。"松贝既能祛痰,又能抑制痰涎分泌,故多用于痰多者。如肺结核、慢性气管炎等的咳嗽,多与枇杷叶、桑叶、麦冬、玉竹等配伍,有咳血者配生地、百合、气逆甚者配厚朴,热痰盛者配蛇胆汁,亦可用松贝6-9克打碎后炖蜂蜜服用。对急性呼吸道火症的咳嗽(如上呼吸道感染)有咽部肿痛者,可配栀子、银花等药使用。松贝用量在5-10克之间。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