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廷教授颅底脑膜瘤手术讲课学习体会

赵澎 神外医生

<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今天晨会,张俊廷教授给我们传授了颅底脑膜瘤的手术经验。他的精彩报告使我受益匪浅。综合和俊师父多年学习的经验体会,总结诠释和大家分享。</b></span></h3> <h3>颅底脑膜瘤常见的发病部位,经常位于颅底中线区域,或者位于CPA,颈静脉孔及枕骨大孔周围,手术困难,经常需要利用狭小的空间分离神经血管,甚至需要牺牲骨性空间。师父常说的“不能留骨沿”就是这个道理</h3> <h3>冠状位可见与幕上的脑膜瘤相比,显而易见相对暴露容易些。</h3> <h3>张俊廷教授总结年龄分布在50-60岁病人居多,KPS评分基本在围手术期没有变化。</h3> <h3>颅底脑膜瘤的分布以岩斜去病例居多。</h3> <h3>通常选用颞下入路,乙状窦前及乙状窦后入路,肿瘤全切率75.2%,位于世界前列🐂🐂。</h3> <h3>通常完全暴露,仔细分离,充分利用空间,找寻肿瘤和正常结构界面,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手术策略以及保护神经血管,是颅底脑膜瘤切除<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keypoint</span> ㊙️。</h3> <h3>近些年来颞枕入路到颞下入路,乙状窦前到岩前,</h3><h3>CPA到耳后弧形,远外侧都在有所改良,究其本质为了能更好的显露,尽量减轻开颅创伤。近来内镜经颅底手术也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h3> <h3>个体化切口,main idea 不变,就是为了更好暴露切除肿瘤</h3> <h3>找准肿瘤与正常结构的界面,是肿瘤切除的关键,这之中最重要的是寻找最大张力点。俊主任多次强调这个张力点,尤其对于助手协助寻找也很关键。帮忙要帮到点上哦😆。</h3> <h3>分离滑车神经需要耐心,有时候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顺着神经走行,锐性剥离至关重要。这里要强调锐性分离技术,在颅底肿瘤手术是战无不胜的法宝大招,在多年和俊主任学习中更加感受到这一点。</h3> <h3>滑车神经完整保留,此刻才是可以松口气。</h3> <h3>较硬的肿瘤分离依然采用锐性分离,耐心耐心耐心👌👌👌。</h3> <h3>过路血管分离技术需要看清来龙去脉,在弄清楚关键结构时才可以电凝</h3> <h3>无论什么情况,保护过路血管,决定患者预后。即使是细血管也是需要重视的。切记切记!!!!</h3> <h3>很多情况下,微小血管看似简单,但能接近完整的保留需要功夫。关键依然是锐性分离🤝🤝🤝。</h3> <h3>微细血管在细心努力下,完整保留。此时此刻吟诗一首 犹抱琵琶半遮面 千呼万唤始出来👏👏👏此处有掌声。</h3> <h3>听课体会:</h3><h3>1.分离颅底脑膜瘤需要耐心,对于滑车神经保护尤为重要。</h3><h3>2.锐性剥离是肿瘤切除过程中自始至终的技术,大家谨记。</h3><h3>3.肿瘤血管,过路血管保护需要更多的显露,耐心非常重要。</h3><h3>4.手术要轻柔,动作尽量小。这需要用心体会。</h3><h3>5.保留神经功能至关重要,俊主任告诫我们,病人的生活质量全在我们手上。希望每个神经外科医生牢记。</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分享最近一例岩尖脑膜瘤手术</b></span></h1> <h3>video显示无神经功能影响</h3> <h3>总结:无论是体积较大肿瘤还是一般肿瘤,保护神经功能,尽可能切除,是very important。</h3><h3>神经外科学习我们依旧在路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