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兰州叙亲情

关中

<p class="ql-block">兰州是古絲绸之路上的重镇。西汉时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p><p class="ql-block">兰州是新中国初期"宝天铁路“向西延伸的终点,又是兰新铁路的起点城市。当铁路翻过天险"乌稍岭"进入河西走廊,又穿过常年大风呼啸的风口区和茫茫戈壁后于1962年到达了乌鲁木齐,从此开启了大西北铁路运输的崭新时期。</p><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伯父、叔叔是新中国第一代铁路建设者,他们和其他铁路建设者一道,从宝鸡市林家村火车站的1#隧道起开始了十分艰苦的施工,在克服了重重困难,新中国的第一条干线铁路在他们手中一直向西延伸,直到兰新铁路通车。他们把一生中最好的岁月贡献给了大西北的铁路建设。</p><p class="ql-block">多年来我一直想沿着宝天线、兰新铁路线走一走,去看一看那里的山山水水,感受当年父辈的艰辛和不易。2017年9月在和四叔约好后,我俩就乘上了西去的列车出发了。</p> <h3>兰州到了,兰州火车站始建于1952年10月,几经发展变化现成为一等站,很是壮观气魂。</h3> <p class="ql-block">在兰州,我俩受到了四叔一家的热情接待,陪同游览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名胜古迹。</p> <h3>9月初滔滔黄河水顺着河道流向远方,灌溉着沿河两岸的农田,哺养了黄河两岸的人民。</h3> <h3>当站在五泉山上放眼望去,山下寺院大殿屋顶的金瓦和远处连片大厦的融合,构成了兰州这座城市的发展基调。</h3> <h3>甘肃省博物馆里珍藏的文物"马踏飞燕"是现代旅游城市的标识,它出土于甘肃武威市的雷台汉墓。</h3> <h3>兰州水车曾闻名于世,现在已是城市的一个标识了。</h3> <h3>更巧的是在兰州遇到结伴出行的老同学们,无意中竟相约兰州。老友相见很是高兴,但相处时间很短。握手惜别时互祝:旅行平安快乐。</h3> <h3>兰州水车博物园建于2005年8月26日,在水车园内巨型水车一字排开,再现了50多年前黄河两岸水车林立的壮观景象。在渠中流水的冲击下,水车旋转,水斗中的黄河水在高位翻转后进入导流槽流向了远方的农田。奏响了吱吱嘎嘎的岁月之歌,再现了黄河两岸水车与农业生产的和谐景象。</h3> <h3>黄河水车的创始人一一段续。兰州人,明嘉靖二年考入进士,后在云南、湖广任职施政期间,有感于南方水车提水灌溉农田之精巧,遂测绘详图。晚年回归家乡,面对滚滚河水和岸上干涸农田里的庄稼。他结合乡情将水车制作成功,黄河水终于流进了农田。一时间沿河农民争相仿制,水车四起,终使得干旱少雨的黄河两岸农田得到灌溉,人们得以富足。</h3> <h3>看这尊雕塑,围桌猜拳饮酒的人儿神态各异,很是有趣。</h3> <h3>雕塑再现了兰州农耕时代一家人日常生活的情景。</h3> <h3>我们在兰州水车园里合个影吧</h3> <h3>兰州黄河铁桥一一中山桥,旧名镇远桥,位于白塔山下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907年清政府在甘肃总督的赞助带动之下,动用国家库银,由德国商会承建而成。1942年改名"中山桥",1954年人民政府整修加固了桥樑,又增加了5座弧形钢架拱梁,使桥梁更显坚固。让我们走近它吧!</h3> <h3>白塔山公园位于兰州黄河北岸,因山头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山势巍峨,有拱抱金城之势,白塔山和中山桥构成了雄浑壮丽画面,白塔原为纪念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病故于兰州的西藏萨迦派喇嘛而建。</h3> <h3>景区大门</h3> <h3>建于白塔上顶的白塔寺</h3> <h3>黄河母亲雕像位于黄河南岸滨河路中段,雕像由甘肃省著名雕塑家一一何鄂女士创作,年轻的母亲和一男婴组成构图,分别象征了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茁壮成长的华厦子孙。该雕像寓意深刻,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h3> <h3>甘肃省博物馆有很多关于絲绸之路的故事,馆藏文物很多。武威市1969年出土的马踏飞燕也在其中,我们去看看。</h3> <h3>象只蜗壳似的叶菊石</h3> <h3>化石神奇的保护了远古植物的枝叶,纹理清晣,纤毛可见,叶片完整。</h3> <h3>东汉时的铸造技术已相当成熟,从而造就了这件融铸造与雕塑相结合的艺术品。铜马昂首,四蹄翻腾,马尾高扬,口作嘶状。以对侧快步之态奔驰向前。于1969年出土于武威雷台汉墓,现为中国旅游标志物。</h3> <h3>这里有悠远的历史,很久很久以前在此繁衍生息的先民们已能制作和使用陶器了。</h3> <h3>看画面中絲绸之路上的商客,正忙于货品交易,这条连接亚欧的交易通道一直延续到现在。</h3> <h3>甘肃佛敎石窟分布广泛,所供奉佛像造型生动,留存久远。</h3> <h3>所展出的青铜器也是件件精细,细微处的纹饰也清晰可见。</h3> <h3><font color="#010101">兰州五泉山公园位于城南皋兰山北蔍,景点以五眼名泉和佛敎古建筑为主,因有"甘露、掬月、摸子、惠、蒙五眼甘泉而得名。公园里的佛教古建筑闻名中外,庄严寺内有明代壁画,庙宇依山而建,亭台楼阁,又以廊阁相连,错落有致。我们去看看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五泉山牌坊为清末所建,远离山门并屹立石阶之上,有高曕运瞩之慨。"五泉山"隶书大字雄浑有力,系五泉山人刘尔炘所书。</font></h3> <h3>相传霍去病大将军挥鞭击石,兵马饮水的故事。很乡人来到五泉山都会去触摸雕像,祈求祛病除灾,代代平安。</h3> <h3>嘛尼寺到了,寺中古槐浓郁,寺院清幽,一排悬楼横于寺门之上,东为瞻霞楼、西为延月楼,院内布置得当,小巧玲珑,园林曲折有致。</h3> <h3>惠泉就紧依在企桥边,泉水清澈见底,味甘甜,宜于烹茶,且有灌溉之利,非常实惠,故名"惠泉。</h3> <h3>卧佛寺</h3> <h3>这就是莲花指吧</h3> <h3>青云梯旧称"梯云关",位于"万源阁"之上,"文昌宫"之下。颇富青云直上之意。</h3> <h3>甘露泉地处文昌宫西边,是五泉中位置最高的一眼泉,孤亭掩护,源流纤细,饮之犹如甘露。相传此泉和"天下太平,则天降甘露"之意而得名。</h3> <h3>子午台和八卦台上临东龙口,下濒蒙泉,仰视可观东龙口飞泻而下的瀑布,俯瞰则可览蒙泉。"蒙"为卦名,是六十四卦之一,坎上艮下,坎为水、艮为山,用蒙字概括东谷地貌,含山下有险之意。</h3> <h3>兰州水烟又称九叶芙香草,属黄花烟种,三国时隐士孟节献烟草给诸葛孔明,用于治疗瘴气患者。后诸葛六出祁山,烟草辗转传入甘肃并广泛种植,尤以兰州红泥沟种植的烟草为上品,以水烟的絲、色、味三绝闻名全国。有"兰州水烟天下无"之誉。</h3> <h3>掬月泉位于文昌宫东侧的花墙之中,说它是泉,其实象井,泉水聚在一眼井样的深洞之中,每逢月夜,月影直投泉心,如掬月于盘中而得名。</h3> <h3>摸子泉位于旷观楼下深约10米的古洞底部,这汪泉水底部有花石瓦砾,颇为神奇。常有善男信女钻进洞中用手在池中摸索,摸着石头者生男孩,而摸着瓦片者生女孩。五泉山人刘尔炘则写联道。</h3><h3>糊糊涂涂将佛脚抱来,求为父母</h3><h3>明明白白把石头拿去,说是儿孫</h3> <h3>五泉山人刘尔炘先生</h3> <h3>现在五泉山上还建有,供奉历史上忠臣良将有功德官员的祠堂,已供人们祭祀和瞻仰。</h3> <h3>左宗棠,湖南人,清光绪二年,已是暮年的左宗棠率6万大军经兰州进军新疆,历时二年征战抗击了外来侵略,收复了新疆全境。</h3><h3>在兰州驻扎期间,兴办工业,发展民生,深得百姓拥戴。</h3><h3>左公去世后,1886年甘肃遵敕在兰州府文庙东侧建成左公祠。以供人们瞻仰。</h3> <h3>诸葛亮</h3><h3>在三国中论时今论遭逢壮志未酬天运早归司马晋</h3><h3>从两汉后数经纶数学识真才难得人问衹有卧龙岗</h3> <h3>精忠报国</h3><h3>曾谒蕩陰祠读壁上残诗驚风驚雨雪尽猶存鸿爪在</h3><h3>重登蘭岭阁望峰头夕照好山好水月明應有马蹄归</h3> <h3>姜维,天水冀县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一生忠于蜀汉,堪称诸葛亮第二。</h3> <h3><font color="#010101">马超,扶风茂陵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骠骑将军。</font></h3> <h3>我们完成了在兰州的游览,就要乘坐火车前往下一个目的地"西宁"。</h3><h3>再见,亲人!再见了,兰州!</h3><h3><br></h3><h3>感谢朋友们的阅读、点评和分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