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古格王朝

凤凰花开

<h1>在阿里这片貌似荒无的土地上,却隐藏着许多神秘的文化与历史,在遥远的年代,这里也曾有农耕文明,也曾有教会冲突,也曾有战乱纷争……距离札达县越来越近时,首先迎接我们的是气势恢弘的札达土林,之后,才慢慢走进神秘的古格王朝。</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札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地处中国与克什米尔、印度、尼泊尔交界处,有大约700km的沙石路,距离阿里地区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280km,其中约120km的盘山沙石路和土路,路面较窄,路况较差。</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札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类型多样,但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赋存于札达盆地第三系上新统至第四系下更新统札达群中的土林地貌。由于札达盆地边部各种基岩的抗风化能力存在差异,形成了象泉河两岸的支流、支沟在数量、规模、延伸长度、谷坡坡度等不同的地貌,河湖相半固结岩石,在雨水冲刷下,历经漫长的地质演化形成了波状起伏、层林叠现、气势恢宏的土林地貌。</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一个以奥陶系红色碳酸盐岩组成的石林为特色,以及岩溶峡谷、溶洞、湖泉、瀑布地貌景观的综合型地质公园。</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高处远观,蓝天白云下的土林,横亘</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数百公里,绵绵不绝,气势恢宏,象久远亘古的古格雄师列队在札达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让人凝重、庄严与肃穆。</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札达土林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典型、保存最完整、形态最奇特、分布面积最大的第三系地层风化形成的土林地貌,是研究土林地貌发育与演变的典型地区。</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土林地貌的造型独特,气势磅礴,可以充分的发挥想象空间。我们因为车览,不足以用照片表现出来土林的壮观景象。但穿行在其间,我们无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这是日出时的土林景象。</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随时太阳的升起,土林被光线一点点的照亮,月亮、雪山、弯曲的公路,让日出的土林更加生动。</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札达出来向西20公里处,就是古格王朝遗址。交通不便,位置比较偏僻。</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格王朝遗址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地之一。遗址从山麓到山顶高300多米,到处都是和泥土颜色一样的建筑群和洞窑,几间寺庙除外,全部房舍已塌顶,只剩下一道道土墙。遗址的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碉楼。整个遗址建在一小土山上,建筑分上、中、下三层,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红庙、白庙及轮回庙中的雕刻造像及壁画不乏精品。围绕古格都城周围的重要遗址还有东嘎、达巴、皮央、香孜等,都有大量文物遗存。</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国内真正的科学考察是从1985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组织的考察队开始的。以他们的实地测量,遗址总面积约72万平方米,调查登记房屋遗迹445间,窑洞879孔,碉堡58座,暗道4条,各类佛塔28座,洞葬1处;还发现武器库1座,石锅库1座,大小粮仓11座,供佛洞窑4座,壁葬1处,木棺土葬1处。</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 /></h3><br />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山脚的入口沿着小径向上走,首先要经过4间古殿,即红庙、白庙、度母殿和轮回庙。山顶有一座坛城殿,要参观古寺需由工作人员打开门锁。寺内保存有许多精美的壁画,一些壁画上的金漆依然闪亮发光、光彩夺目。几间寺里以白庙规模最大,叫"拉康嘎波"。一些小洞窑内放着盘子大小的泥印佛像"擦擦",是喇嘛到此修建时做的。据说除泥土之外,还混合了很多圣物。</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这片备受摧残的土地上,唯有寺庙保存完好。山腰中部的几座寺庙分别为渡母殿、红殿、白殿和轮回殿。这些寺庙都带有浓郁的西藏建筑风格,寺庙飞檐上雕饰的图案多为狮、象、马、孔雀等动物,这种雕饰大概与从冈底斯山脉分流的四条神水:同时也是印度河上游的主要河流狮泉河、象泉河、马泉河、孔雀河的传说有一定关系吧。</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格壁画是古格艺术的精品,虽然他们已经沉睡了几个世纪,如今依然光彩照人。这些壁画包括佛教故事、神话传说以及当时古格人的生产、生活场面等等,内容十分丰富。透过这些绚丽斑斓的图画,人们不难窥视到昔日古格王朝的政治经济活动以及文化风情,从中去追寻古格兴盛与消亡的历史。寺庙里严禁拍照,壁画的形象只能在大脑中定格。</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这座300多米高的黄土坡上,地势险峻,洞穴、佛塔、碉楼、庙宇、王宫有序布局,自下而上,依山迭砌,直逼长空,气势恢弘壮观。这些洞穴多为居室,密密麻麻遍布山坡。</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离开寺庙,我们就开始攀爬古格遗址。遗址的海拔在四千米左右,一步一步的攀爬,古格遗址不断带给我们新的惊喜。台阶非常陡,每走几步都需要停下喘口气。山路边到处都是大小各异的洞穴,古人以穴为居,底层的洞穴平民百姓居住,中间是稍有些地位的人,再上去是达官贵人的,皇帝住在最高的山顶。洞穴的构造非常简单,大部分甚至只能弯腰进入。进去后连转身都困难,只能躺着或坐着,洞穴上方有烟熏的痕迹,而这也是古人留下来的唯一痕迹。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到山顶的王宫有一段要穿越一个在土山中凿出的隧道,隧道非常的窄,也非常的矮,只容一人穿过,通过边上的通风口看,隧道边上土层外就是悬崖峭壁。</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宫总是高高在上,这一方面是为了防御,另一方面也象征着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力。然而,战火摧毁了城堡,黄沙淹没了豪杰。望眼前满目凄凉,千古沧桑,一个兴起于十世纪,演出了七百年灿烂历史政剧,经历过十六位世袭国王,拥有过十万人之众的庞然大国竟然在1635年拉达克人入侵的战争中瞬间灰飞烟灭。它为什么会消失得这样突然?当年的十万之众为什么会无影无踪?这对我们确实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千古之谜。</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这里,我们必须要追溯一下历史,探寻其中的真相。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国,王朝的建立大概从9世纪开始,在统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后建立的,到17世纪结束,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它是吐蕃王室后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因此古格王朝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吐蕃王朝末代赞普郎达玛时期,灭佛毁寺,不少避难僧人远遁阿里。阿里地处西部边境,深受大食、印度的影响,加上又是苯教的发源地,所以便成为各种思潮、各种力量汇集之地。公元843年朗达玛被一位僧人刺杀,内战纷起,4年后平民起义,吐蕃王朝崩溃。之后先后曾出现大小7个王国,西藏长期处于藩王割据局面。朗达玛的两个儿子奥松与云丹也为争夺王室相互斗争,奥松之子贝考赞为奴隶起义军所杀,贝考赞的儿子吉德尼玛衮见大势已去,回天无力,便带着三个人臣和100多人,投奔阿里,并娶了当地头人的女儿。后来吉德尼玛衮将阿里一分为三,分封给他的3个儿子,古格王国即第三子德祖衮的封地。</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17世纪中,古格王朝发生内乱,国王之弟请拉达克军队攻打王宫,王朝被推翻。古格覆亡后,并入拉达克(今克什米尔)一段时间,后来被以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重新收回。</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格王朝最神秘的地方在于,拥有如此成熟、灿烂文化的王国是如何在一夜之间突然、彻底消失的。在其后的几个世纪,人类几乎不知其存在,没有人类活动去破坏它的建筑和街道,修正它的文字和宗教,篡改它的壁画和艺术风格。它甚至保留着遭到毁灭的现场,唯一不能够了解的,就是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记载和考察的结果上看,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并不足以毁灭古格文明。可事实上,硝烟散尽的古格王国却迅速恶化是主要的原因。的确,古格遗址一带沙漠化程度十分严重,当年能养活10万之众的绿洲,今天已所剩无几了。但是那10万人去哪里了,如果是迁徙走了话就一定会有后裔知道之后的历史。另外还有很多猜测,诸如天灾、瘟疫等,但都不足以使得繁荣富强的文明突然间完全彻底消失,而且没有留下任何有说服力的证据。今天的古格故地,只有十几户人家守着一座空荡荡的城市废墟,但是这些人也都并不是古格后裔。看样子古格的秘密短期内是难以解开了。</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据说,因为内乱引起王朝覆灭的那场战争中,由于拉达克人强迫古格的老百姓日以继夜的修建可以攻上山去的石楼,老百姓在下面非常凄苦地唱歌,被国王听到了,国王非常难过,于是做出了决定。一说国王最后从悬崖上跳了下去,国王一死,古格自然也就城破了;另一种说法是为了挽救百姓古格投降了。从历史记载上来看,似乎后一种情况更可靠。据载古格的最后一个国王及全家被拉达克人拉回拉达克都城列城关进了监狱。不管国王最后的下场怎么样,古格老百姓的结局却都很惨,古格下面的无头藏尸洞就是证明。但是藏尸洞里的尸体远没有十万之多,而现在又找不到古格人的后裔,那么当日十万之众的古格人如何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格的魅力就在于依然有很多需要人们去探寻的历史未知,相信不久的将来,历史的迷团终将解开。</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夕阳下的古堡</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惊奇于历史残骸的我穿行于时空</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一处的残垣断壁,对我来说都闪耀着沧桑的美。</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朝遗址被众土林远远近近地环抱其中,因其是用取自周围土林的粘性土壤建筑而成,所以古老城堡的断壁残垣与脚下的土林浑然一体,使人难以分辨究竟何为城堡、何为土林。每当朝霞初起或夜幕降临之时,古格遗址便会在土林的映衬下透射出一种残缺美、悲壮美。</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摄影:凤凰花开</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8.5.31</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