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的背后(3)[系列四十]

光影的背后

<p><b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瞬 间 的 背 后</b></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光影的背后系列——刘海平]</h5><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拍摄幕后:</b></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千万不要跟我扯什么摄影用不着后期制作,要保持原汁原味出片子之类的鬼话,这些都是持这种主张所谓的“摄影家”们编出来抬高自己,骗人的鬼话。</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贾世梅大妈坐在自家厨房里的照片,是春节前几天我带队去山西拍摄古长城众多片子中的一张。当时天寒地冻,已到了太阳落到山下的时分,从原始图片上可以看出来已谈不上有什么现场光线可控制,基本上就是一个从窗户外照射进来上亮下暗的微弱光线主宰着画面。</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这种缺少光比,勉强算是有个亮的条件下拍摄出来的片子,肯定都是非常平淡的,无论你是多牛的“摄影家,”只要你不使用外星科技制造出来的相机,拍出的效果都会同样死气沉沉,所有人拍到的原始图片都是一个德行,绝不可能有所谓的高手和新手的差别。</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我们必须把它理解成一种“数字底片,”而不要理解为照片。如果理解为照片,那真的会领人抓狂的。</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最终真正的成片,一定是在精准的修图思路指导下,结合强大的后期技术而产生的。</span></p> <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拍摄诀窍:</b></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在这种谈不上任何光照条件的昏暗环境下拍片子,我将光圈开到了最大的f2.8,以保证最大镜头通光量,同时将快门值保持在了1/30秒,这样的设置力求EF 16-35/2.8 这支镜头在暗光条件下获得最大进光量,最大限度减少相机的抖动带来的模糊。</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从实地光照条件分析,拍摄场景应该减曝光或者保持一个正确的曝光值,这样得到的层次效果才会好看一些。但绝不能这么做!因为ISO已经自动跳跃到了1600数值上,这种相对于现代相机说高不高、说低不低的感光度拍出的片子,如果暗了,在后期处理过程中随着暗部的提亮,势必会产生大量的噪点。大家一定要记住,所有的噪点一定是产生在暗部的,如果大量应用降噪技术来处理,则会带来细节上的损失,这种损失更是致命的。</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只有在拍摄过程里,头脑中有完整的后期修图思路,才能对曝光值作出正确的判断,于是我决定在不丢失画面的细节基础上,用曝光补偿向上增加了一档曝光。</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只管这么去设置拍摄,只要不丢失亮部细节,才能保证后期过程中所有的调整都是向下减的,而不会额外增加噪点。在摄影这事上,只有合适的,没有准确的!只有新手才会一味追求所谓的正确。</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好在我把它理解了为了数字底片,而不是最终的成片,剩余的工作,我们留给后期来处理吧,该轮到后期技术登场的时候了。</span></p> <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后期处理:</b></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第一步要做的事情,肯定是要从多张“数字底片”中挑选出一张张人物姿态、神态最好的片子,然后对整张的图片进行一个综合分析,找出问题所在,然后再针对问题结合处理手法进行调整和修缮。经过分析,可发现问题如下:</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由于增加了一档曝光补偿,从整体上看图片上部及人物的面部都有轻微的曝现象。现场光线是上面比较亮,下面比较暗,在后期处理上一定要压暗图片上部的亮度以及背景的亮度的,如果不把背景的亮度降下来,整张片子是不会有空间感和气氛的。</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因为曝光补偿增加了曝光,导致图片中很多杂物的细节过于突出,分散了人的注意力,对人物主体形成严重干扰。画面中的水壶、锅、暖瓶、钟等等物体细节太丰富,后期处理必须压暗这些细节。</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3)图片过亮带来的另一大后果,就是画面有一种被水洗过淡淡的乏色现象,这是典型的对比度缺失的征兆,不过这点很好解决。</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4)几处大面积的背景部分不是太亮了,就是过于灰暗,还有就是太杂乱了,这些部分必须有针对性分别协调处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5)结合这幅图片,需要向画面中添加大量的暗角,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收拢画面,使人们的注意力向贾世梅大妈的身上集中,而不是向外发散。</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6)必须添加大量的对比度,只有在这种增加对比度基础上,才能形成立体感和层次感,才能进行后面光感的细致描绘。</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7)整体效果协调后,就要进入细节的描绘,真正的后期处理的好片子,一定是在细节上精雕细刻出来的。首先要加入了一个镜头矫正,以修正广角镜头拍摄时带来的畸变感。</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8)对一些物体的细节部分进行了局部的加深和提亮,尽量压缩一些非主要的细节部分,以免太跳跃对画面形成干扰,同时还要保持住各部分的光比协调性,要形成有光线照射的感觉。其实这种光照感,都是通过后期的强化与削弱创造出来的,这涉及到对光线的理解。在后期处理的过程里中,头脑一定要保持清醒,一定要无时无刻的提醒自己光线是从哪里来的,以及光线要照射到哪里去。</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9)对地面及人物裤子,还有一些物件暗部产生的噪点,经过分析后,决定只进行有限度的颜色噪点降噪,至于对比度噪点,则不要去管它,留着反而能增加一定的细节。</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0)对人物整体增加了一个USM锐化效果以求突出,具体数值如下:USM锐化数值:数量120,半径3,阀值3。贾世梅大妈的面部,运用消退技术,针对局部又多添加了半遍锐化效果。</span></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用一张照片讲述一个故事</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用镜头记录下一个瞬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这些转瞬即逝的画面背后都包含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快乐、悲伤、成功、失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信仰、恐惧、死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每一个瞬间发生的地点或许不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不论它们与此相距数千公里</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还是就在同一条街上</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我所要做的就是捕捉并保存它们</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向人们展示出不可能有机会亲自看到的故事</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告诉这个世界我们的身边正发生着什么</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div><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作者微信号:lhp_000000</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