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就在身边 ——周末游记

平淡是真

<h3>  备注: 这是2016年1月18日写的一篇游记,曾经发表在《荣成文艺》上,后来找不到了原稿,今天清理电脑,无意发现了它,于是做了这样一个迟到了很久的美篇。</h3> <h3>  曾听朋友讲,他们几个人驱车或骑自行车,常常游走在周边的山川与村寨之间,边走边看,那些我们非常熟悉但常常被忽略的景致,在他们的眼中都变成了最美的风景,每个地方都有一段故事。<br></h3><div> </div> <h3>  曾经听他讲起他们到过的那些地方,从成山古城墙到万亩林海,从纹石宝滩讲到油菜花,从海草房讲到东楮岛,从谷牧故居讲到虎础寺,从许家祠堂讲到德国公主坟,从鸡鸣岛到苏山岛,从王家山到北花园,从古树讲到古墓群,……每一个去过的地方,从他的口中娓娓道来,简直就是一副撩人的图画,一个古老的神话,于是,也便动心,想去跟他们一起走一走。</h3><div> </div> <h3>  这个周末恰好有机会和他们一起出行,说是去看一个古村和一棵古树。计划半天的时间,有些紧,匆匆上路,路况不是很好,有些颠簸,一路上同行的朋友在介绍着我们要去看的梁氏庄园。</h3><div> 梁氏庄园的主人:梁萼涵(1798-1858),字心芳,号棣轩。原籍山东荣成孟家庄。嘉庆十八年(1813年),拔贡。后在刑部做了个七品京官。嘉庆二十三年中恩科顺天举人。嘉庆二十五年中进士。青少年时的梁萼涵秀外慧中,聪明过人,凭真才实学,得到皇帝的赏识。“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由七品京官升到二品大员,光宗耀祖,风光无限。</div><div> 道光十七年,梁萼涵将家由荣成孟家庄迁往文登万家庄,选中三面环山,一面紧连平泊的“椅子”地,开始大规模修建梁氏庄园。梁氏庄园于咸丰二年(1852年)开工,历经73年,三代人经营,民国十四年(1925年)完成。庄园的主人开赌场,放高利贷,囤积居奇,巧取豪夺,挖空心思。在近20个村庄共占地28800亩,山峦无法计算,房屋(包括主房、陪房)共2947间,商号、油房、药房20多处。环庄修有高3米的围墙,四角与东西两侧筑炮楼六座,庄园里有自己的武装,时为文、荣、威、牟首富。</div><div> </div> <h3>  一边听着朋友介绍,一边上网查询。网上有资料介绍说梁萼涵曾在云南、山西做过官,因此梁氏庄园的建筑集中了胶东、滇西、晋中3个地区的风格,其中房屋的主体体现了胶东地区的特色,房屋屋脊有起脊、瓦垄、门窗、墙壁,都是胶东风格。而山墙头的造型设计既有两边都是等腰三角形的胶东风格,也有山墙头呈现圆弧或半圆弧状的晋中、滇西风格。一个大庄园能呈现三种建筑风格,是很少见的。一般情况下,一种建筑文化被带到异地后,都会被融合,而梁氏庄园把异地的建筑风格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能够推测出当时庄园的主人在建筑上的意识是多么的开阔,梁氏庄园由此可以成为清末民初中国民居建筑的一个标本。</h3><div>看着网上的资料,听着朋友的介绍,心里满是期待。一会儿我会见到怎样的一个庄园呢?会不会像我见过的牟氏庄园一样壮观呢?</div><div> </div> <h3>  一个多小时的行程在朋友的介绍中很快过去了。按照导航我们到达了高村万家村,然而没有看到一丝庄园的痕迹。朋友下车问询,几个人都随手一指,前面就是。原来这里就是梁氏庄园的所在,然而站在村头观望,早已看不出那这座宏伟建筑群的整体。昔日的庄园现在都已成为村民的居所,新修的马路将原来的庄园一分为二,路北的古建筑完全被拆除,找寻不到一丝古迹,听村民说南边有好多老屋,但远远的什么也没有看到。</h3><div> 带着些许失望驱车到了村子的南边,终于看到了庄园的痕迹。靠近村子的东南角,正在修建的 3米高的复古围墙基本完成,还有一处复古老宅已经建成,只是没有门窗,村内的一些街道正在进行排水、供水设施的现代化改造;村子最南边有着几十幢老屋连片存在,这些建筑基本上都是砖木结构,皆系青砖勾白线柱墙框架,屋顶起脊,山墙头有三角形、圆弧、半圆弧形三种不同的建筑风格,房檐上依稀可以看到福禄寿喜等不同的字样,有给人一种坚固和古典的感觉。</div> <h3>  这些老屋大多进行了改造,门窗大多换成了现代玻璃门窗,只有少数的几户人家保留着原来的木质门窗,房檐上的福禄寿喜在文革时期也大多被铲除或用水泥涂抹遮住了,只是大部分的大门还保留着原始的面貌,门楣上有雕刻,还有古香古色的门环,庄严厚重的气派中仍然保留有昔日高官巨贾的威严与矜持。楼阁亭台、雕梁画栋都已不在,今天,仅能从重重叠叠、井然有序的几处四合院,疏密有致、鳞次栉比的几排房舍中,推测出昔日梁氏庄园的宏大与豪华。</h3><div> 我们四个人在穿行于村南的大街小巷,古庄园的影子随处可见,有时是一两所老屋孤寂的立在现代的房舍之中,有时是十几所老屋相邻着,有一些房屋看外墙用砖像是老屋,但是风格却不是老屋的风格,听村民说祠堂、家庙等典型建筑在60年前的一次爆炸中被毁,还有很多古建筑被拆除,并且用旧砖建了新房子。我想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像老屋的建筑了吧。我们穿行于村子中,试图去找寻一处完整的没有经过改造的连贯的四合院,但是终究没有找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div><div> 然而看着正在进行的复古建设,我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又会看到历史记忆中的梁氏庄园了!</div><div><br></div> <h3>  看完梁氏庄园,我们便驱车返回,在返程的途中去看了一棵古树,据说这棵朴树有600年的历史了,原本是两树相伴而生,现在根部却融为一体,分不清是你的、我的,正可为在地愿为连理枝,于是当地人们称为爱情树。据说更神奇的是两棵树虽然融为一体,但是却分时间段交替生长,当左边的这棵树开始长叶子的时候,右边那棵树却不曾发芽,一个月后右边树枝开始长叶子了,左边就停止生长……</h3><div> </div> <h3>  一棵古树是一段历史,更是一处景致,它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沧桑,岁月沉淀下来的印记刻在它的年轮上。在这隆冬的季节,我不曾看见它花开满树时的璀璨,也没见到它分时间段生长的神奇,此时树叶早已落光,然而庞大的树冠,粗壮的树干,更让人感受到古树的挺拔傲天,那看起来像水泥浇筑的斑驳的树皮,给人一种饱经风霜,苍劲古拙之感…… </h3><div><br></div> <h3>  半天的时间,匆匆而过,然而留给我的却是感慨万千,原来真的如朋友所说好风景其实一直就在我们身边,路程也并不远,有的甚至就在我们每天经过的地方,只是常常被我们忽略了,视而不见。</h3><div> 想起毕淑敏《远行,与最美的世界相遇》中的一段话:我们期望着与最美好的世界相遇,不辞万里。等我们从远方回到家里,才发现这个世界最美好的地方,就在我们咫尺相遥的指尖。</div><div> 如果你有时间就出来走走,美景一直就在你身边!</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