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时间:6月24日</h3><h3>地点:高坪镇清溪村<br></h3><h3>参加人员:卢晓莉(领队)、刘太华(出车)、邓曼林、余芳群、何婧<br></h3><h3> </h3><h3> 据信息提供者刘太华老师讲,他教高一时,班上一名叫杨进的女学生家庭情况比较困难且特殊,尽管现在高二分班后杨进已不在刘老师所教的班级,但他仍牵挂着这些比较贫困的学生……在月行一善理事会管理层收到信息后,本着严格执行月行一善的规章和对500名爱心会员负责的宗旨,特安排了今日的走访活动。</h3> <h3> 六月的天气,有雨时闷热,无雨时暴晒。今天清晨,整个城市在昨夜的雨后显得格外宁静,空气也特别清凉。10点整,我们5个到齐后,怀着愉悦的心情,踏上了走访之路。领队卢姐说:我们要把每一次走访,当作一次愉快的旅行,把爱心送出去,把欢乐带回家……</h3> <h3> 10:35分,到达高坪清溪村街上,我们向村民打听杨进家的住址,有位年轻的小伙子很热心的给我们带路,使我们很顺利的找到了杨进家。</h3> <h3> 这位长得清秀,不太爱讲话的女孩就是杨进同学,现就读于遵义市第十三中学高二(10)班。</h3><div> 卢姐认真、详细的了解这个家庭目前的状况和致贫原因等情况。经过与奶奶的交流沟通才知道,已经70岁的奶奶是这个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因儿子(杨进父亲)长年患有精神疾病,不能正常劳作,每年都因发病而数次住进精神病院。儿媳(杨进母亲)在生下杨进33天后病逝,丢下嗷嗷待哺的小孙女,与她相依为命。除了每月一家3代低保金700元外,以前身体健康时,奶奶还能自己推点凉粉在街边卖,以贴补家用,可现在年岁大了而且膝盖经常疼痛,已经没做了。700元低保费中除了每月给孙女交生活费、给儿子买药外,已所剩无几。当问到如果杨进考上大学用什么给她交学费时,奶奶也是一脸的无奈……</div><div> </div> <h3> 面对这个家庭的具体情况,经过走访人员现场讨论,一致同意给予杨进同学每月300元助学资助,并当场给予7—9月的助学金900元。</h3> <h3> 临走时,我们几个把奶奶准备拿去市场卖的鸡蛋,以高于市场的价格,以买代帮全部买走。</h3> <h3> 通过今天的走访,从女孩忧郁的眼神中,我感到实质上孩子心里是很自卑的,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迷茫。更深刻地认识到关心贫困生不仅要从物质方面给贫困生以帮助,更需要精神上的细心呵护与关怀。往往有的贫困生虽然极其需要资助,却因为面子或尊严而羞于开口,不承认自己是贫困生,这是不能正视贫困的一种表现。</h3><h3> 怀着沉重的心情,记录了今天的走访报告。感恩月行一善每一位家人的爱心付出;感恩刘太华老师辛苦驾驶,走访结束后还逐个送走访家人回家。愿好人一生平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