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原创)

WJF

<h3>离开世界最美湖畔小镇哈尔施塔特,驱车一小时,傍晚我们到达萨尔茨堡。</h3> <h3>萨尔茨堡是奥地利第四大城市,是奥地利音乐艺术中心,也是天才音乐家莫扎特的诞生地。</h3><h3>据史料记载,萨尔茨堡是现今奥地利管辖地域内历史最悠久的城市。</h3> <h3>早饭后前往景点 : 米拉贝尔宫殿和花园</h3> <h3>16O6年由大主教沃尔夫 迪特里希为自己的情人莎乐美建造了一座宫殿,当时人们称之为"阿尔特瑙"。后来迪特里希被强迫免职关押,其继任者将宫殿改名为"米拉贝尔花园"。如今这里已成了萨尔茨堡的市政厅。</h3> <h3>巴洛克式对称的花园,绿草如茵,花团锦簇。</h3> <h3>这儿曾是好莱坞电影《音乐之声》拍摄的外景地之一,也是茜茜公主的度假胜地。穿过花园拾级而上,来到玖瑰山丘。看过《音乐之声》的朋友在这儿可以感受电影里不少熟悉的景点。</h3> <h3>米拉贝尔花园里有众多的塑像。</h3><h3>大型喷泉与希腊神话人物雕像交相辉映,是萨尔茨堡最受欢迎的拍照地之一。</h3> <h3>美丽的萨尔茨河,日夜流淌。养育了15万萨尔茨堡人民。</h3> <h3>萨尔茨河上有八座桥,最有名的是铁锁桥。桥上挂满了象征至死不渝爱情的情人锁,沉甸甸的。在记忆中似乎欧洲每一座浪漫的历史名城都有这样一道靓丽的风景线。</h3> <h3>站在桥上远眺两岸新老城美景交相辉映。<br></h3> <h3>过了桥我们来到老城区。在老城区,音乐是老建筑; 建筑是旧音乐。这儿每年要举办4000多场各种形式的音乐盛会和文化节。</h3> <h3>萨尔茨堡老城被群山环绕,城内狭窄的胡同显示出一片中古时代的风情。粮食胡同是萨尔茨堡市最有名的街道,它的名气来源于音乐家莫扎特。</h3> <h3>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一一1791年12月5日)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h3> <h3>天才音乐家莫扎特出生在粮食胡同9号这座楼房里,并在这儿度过了他的童年。在这里莫扎特创作了著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所以这儿又叫“费加罗之家"。</h3> <h3>这是一座黄色、竖立着奥地利国旗,挂着竖琴形音乐标识的大楼。莫扎特的父亲是一位小提琴家。他们一家从1747年至1773年居住在这栋楼的三楼。</h3> <h3>为了纪念这位天才音乐家,1917年把这里辟为莫扎特故居博物馆。馆内陈列着莫扎特生前使用过的小提琴、木琴和钢琴、亲笔写的乐谱、书信以及亲自设计的舞台剧蓝图等。甚至还珍藏着莫扎特的一缕金发。</h3> <h3>粮食胡同店铺门前,各式各样的铁艺招牌,琳琅满目。细看招牌上保留着古代驿车号、车轮、钥匙、鞋帽、雨伞等标志,很形象地告诉来客,本店铺是做什么买卖的。铁艺招牌是这条胡同的一大看点。</h3> <h3>粮食胡同并不太长,我们边走边绕有兴致的看着、揣摩着各家铁艺招牌上的图案。不知不觉就来到了莫扎特广场。</h3><h3>广场中央竖立着莫扎特全身铜像。铜像是萨尔茨堡人资助,于1842年9月5日落成的。</h3> <h3>卡拉扬广场上,看看这个大金球,再看它下面这个棋盘有多大!</h3> <h3>走近才看清大金球上站着一个男人,这个塑像据说是萨尔茨堡基金会,2007年的一项艺术专案设计作品。我好奇地问导游这是什么意思,导游含糊其辞,我理解其大意是表现一种冲突。</h3> <h3>站在这诺大棋盘上撕杀一场该有多酣畅淋漓啊!</h3> <h3>萨尔茨堡教堂,是一座17世纪的巴洛克建筑。</h3> <h3>教堂正门</h3> <h3>正墙前有四座巨大的守护神圣徒雕像。</h3> <h3>萨尔茨堡古堡建在老城区百米高的山顶上,是萨尔茨堡城内的标志性建筑。历史悠久,始建于1077年,由历任总主教逐步扩建而成,是欧洲最大的中世纪城堡之一。</h3> <h3>古堡外墙是白色的,非常醒目。在米拉贝尔花园等处远眺,山顶上萨尔茨堡古城堡的美景尽收眼底。</h3> <h3>萨尔茨堡老城在1996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br></h3> <h3>萨尔茨堡是个永远和音乐紧密相连的城市。它因莫扎特而永恒,因《音乐之声》而经典,因浓郁的中世纪风情而迷人。真是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