锺王神品小楷四种赏析

黑与白(lfg)

<h3> 一、 钟繇《宣示表》</h3> <h3>  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东)人。举孝廉为郎,历官侍中尚书仆射,封东亭武侯;魏国初建,迁相,明帝即位,迁太傅,人称钟太傅。工书,师法曹喜、蔡邕、刘德升,博取众长,兼善各体,尤精于隶、楷。点画之间,多有异趣,结体朴茂,出于自然,形成了由隶入楷的新貌。与张芝、王羲之齐名,并称“钟张”、“钟王”。同张芝、王羲之、王献之合称书中“四贤”。真迹已无存,历代奉以为法。《书法正传》云:“钟繇书法,高古纯朴,超妙入神。”真迹不传,宋以来法帖中所刻《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力命表》、《墓田帖》等,都出于后人临摹。唐张怀瑾《书断》称他:“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h3> <h3>  现流传下来的钟繇《宣示表》是王羲之的临摹本。全帖十八行,二百九十五个字,字字古朴典雅、韵味有余。</h3> <h3>  《宣示表》虽篇幅不大,却是一份内容诚恳、字体端庄、气质高雅的文书。整幅字气脉连贯顺畅,行距较为宽绰疏朗,字距则稍密而大小相宜,信笔所至,情态各异,这种悠然自得的书写节奏,使观众在欣赏这幅佳作时,一份自然、舒坦、愉悦之情油然而生。整幅字用笔玉润珠圆、干净利落,虽然多有侧锋落笔,但笔势内敛含蓄,而且总是回锋收笔,潇洒自如,因而线条温润纯朴、敦实可爱。<br></h3> <h3>  韵味十足的钟繇小楷是正楷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它在书法史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楷书以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更重要的是,钟繇积极努力,加快了楷书成熟的步伐,因此,还不完善、稚朴的书写格局恰恰不是缺点,而是象征着楷书发展的一面旗帜,他的楷书一直影响到后代,对东晋的二王崛起,有直接的先导作用。其小楷,长期影响着历史上的小楷书家,“正书之祖”的美誉,他是当之无愧的。</h3> <h3>  二、王羲之《黄庭经》 <br>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有书圣之称。</h3> <h3>  《黄庭经》,共一百行。原本为黄素绢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郎之意态。关于黄庭经,有一段传说:山阴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书法,因知其爱鹅成癖,所以特地准备了一笼又肥又大的白鹅,作为写经的报酬。王羲之见鹅欣然为道士写了半天的经文,高兴地“笼鹅而归”。原文载于南朝《论书表》,文中叙说王羲之所书为《道》、《德》之经,后因传之再三,就变成了《黄庭经》了。 <br>  因此,《黄庭经》又俗称《换鹅帖》,无款,末署“永和十二年(356)五月”,现在留传的只是后世的摹刻本了。<br>  《黄庭经》有诸多名家临本传世,如智永、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赵孟頫等,他们均从中探究王书的路数,得到美的启示。然而也有人认为小楷《黄庭经》笔法不类王羲之,因此亦有真伪之辨。</h3> <h3>  历来被奉为小楷上品,写小楷者无不临写此帖。此帖气势雍容,小字有大字气派。许多字结构险峭,使通篇错落有致。清人包世臣等曾给此帖 以极高评价。如梁巇说:“结构之稳适,撇捺之敛放,至《黄庭》已登绝境。任后之穷书能事者,皆未能过。然极浑圆仓劲,又极潇洒生动。”包世臣说:“秘阁所 刻《黄庭》……一望唯见气充满而势俊逸。逐字逐画,衡以近世体势,几不辨为何 字。盖其笔力惊绝,能使点画荡漾空际,回互成趣。”意为王羲之字的特色是:欲去又回,相互照应,形成和睦气氛。又说:“小字如大字,必也《黄庭》,旷荡处直任万马奔腾而藩篱完固,有率然之势。”</h3> <h3> 三、王羲之《乐毅论》</h3> <h3>  《乐毅论》四十四行,褚遂良《晋右军王羲之书目》列为第一。现存世刻本有多种,以《秘阁本》和《越州石氏本》最佳。王羲之此书,连唐太宗都要不到真迹!</h3> <h3>  《乐毅论》的内容是三国时期魏夏侯玄撰写的一篇文章,文中论述的是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及其征讨各国之事。传王羲之抄写这篇文章,是付其子官奴的。</h3> <h3> 纵向对比看来,书圣此帖用笔也颇有“今意”,往往笔势绵亘流丽,起止舒展,不避以侧锋取妍。<br></h3> <h3>  到了陈、隋之际,著名书法家释智永也视《乐毅论》为王羲之正书第一。据他说:“梁世模出,天下珍之。自萧、阮之流,莫不临学。公主以帝王所重,恒加宝爱,陈世诸王,皆求不得。及天下一统,四海同文,处处追寻,累载方得。”<br></h3> <h3>  不愧是书圣第一小楷,《乐毅论》气韵高逸,笔致婉丽,骨肉兼称,刚柔相济,舒和隽永,是古朴与.妍丽兼美之典范。<br></h3> <h3> 四、王献之《玉版十三行》<br> 魏晋小楷是后世小楷变法的基础,在钟繇《宣示表》后,大体是有两条发展脉络:一条是按照古朴敦厚一路,可谓“质”;一条是秀雅流美一路,可谓“妍”。前者如唐颜真卿小楷,明王宠、黄道周小楷等;后者如晋王羲之、王献之小楷,唐钟绍京小楷,宋米芾小楷、元赵孟頫小楷,明祝枝山、文征明小楷等。在这种大约的分类中,王献之的《玉版十三行》,可谓跨越两端,它是魏晋小楷中古雅又流美的极品。</h3> <h3>  王献之(344-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琅琊临沂人,尚新安公主,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他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王羲之在《十七帖》中说他有“七儿一女”),也是最受王羲之赏识和能较好地继承他书艺的一个。其他六子虽都善书,但比起献之来要略逊筹。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王献之的地位颇高,被称作古代书法的“四贤”——南朝梁袁昂在《古今书评》中说:“张芝称奇,钟繇特绝,逸少鼎能,献之冠世,四贤共类,洪芳不灭。”另外书法史上常把献之与其父合称“一王”、“大王、小王”,称王羲之为“书圣”、王献之为“亚圣”。</h3> <h3>  王献之传世小楷《玉版十三行》,目前所见只是拓片。此帖真迹原写于麻笺之上,到唐代已破烂散佚。到宋代复入内府,为宋高宗所得多,但只存九行,后归权相贾似道所有,之后又觅得四行,共计十三行,贾似道惟恐神迹再度失散,遂命工匠刻于石板之上,因选石精细、色如碧玉,故称《玉版十三行》。原石经宋元战乱,曾一度迷失,明万历年间重现于杭州葛岭贾似道半闲堂旧址。遂人清内府,从此,《玉版十三行》就成为罕见的世间珍宝。</h3> <h3>  细究起来,王献之小楷笔法从其父而来。王羲之曾亲书《乐毅论》让献之临习——《乐毅论》后面有题书赠官奴。另为加强理论指导特书《笔势说》一篇,供献之学书之用。常言“外拓”之于献之笔法,主要顷向于行草书。事实上在小楷《十三行》中也有典型表现:笔势和结构。小楷笔法一般以内敛笔势为主,不做大幅度的提按顿挫,线条因形迹上的短小常难见深远。而《十三行》却能以小见大,开张笔势、线条流畅,意蕴无穷。结构上中宫紧密四周舒展的辐射状布局也是特色。与王羲之小楷相比,如《乐毅论》、《曹娥碑》等,可见“大王”用笔紧敛,结构严整,清秀刚逸,意境闲适祥和;“小王”笔势外拓、起伏明显,结体险绝,书风放逸飞动。王献之对于笔法的一些变革,使其小楷呈现出迥异其父楷书的审美特色,张怀瓘称献之“能极小真书,可谓穷微人圣,筋骨紧密,不减于父。”</h3> <h3>  纵观大、小王之小楷书,如果说:“大王”在严整中有变,趋于内里,即“齐中不齐”,其美在于功力深厚而意蕴无穷;“小王”则于跌宕中渗参差,其变在外,即“天然不齐”、美如翩跹少年而神采飞扬。如果说“大王”之书还与钟繇保持更多的联系,偏古典,则王献之的《玉版十三行》才是真正的小楷模式的归属,它带来了”楷朽发展的新一阶段的来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