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不如快乐的面对,困难也是别样的风景

海涛

<p class="ql-block">  成功应具备怎样的心理品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对成功的理解也不尽相同。</p><p class="ql-block"> 若干年前,我小鱼串大串,接触过一个系统的主要领导。一次他酒后吐真言,说系统每次干部调整,他考虑最多的还是一个干部为人处事的态度,他喜欢能容人容事,宽宏大量的干部。英雄所见略同,其他的班子成员也有这样的想法。因此系统每次调整干部,那些总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的干部,尽管也很优秀,无形中却丧失了提拔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他说,不开心的时候谁都有,遇到困难时谁当然都有心里退缩的本能,但是你要把它上升到抱怨的程度:抱怨谁都不如你,谁的工作都不努力。抱怨就你的工作困难多,就你的工作全是复杂问题,你就不是一个“讨喜”的人了。组织上也不相信你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带着一群人把一方面的重要工作做得更好的。</p> <p class="ql-block">  士可鼓不可泄,办法总比困难多,君子和而不同,这都是重要的金箴宝训,朴实无华,言简意赅。记得非典时,温家宝总理说过一句: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可见越是重要的岗位,甚至重大社会危机的解决,积极健康、阳光向上的心理,比什么都重要。</p><p class="ql-block"> 因此成功也能用排除法,抱怨的人也许很成功,但一定会丧失更多成功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曾做过综合工作,发现领导们几乎都不喜欢愿意抱怨的下属。因为抱怨总给领导一种误解:别人都不如你,就你工作困难重重。其实你的本意并不是这样,抱怨也许是仅仅为了心理解压,可别人会误解的,别人从此对你就另眼看待了,你想再扭转在别人眼里的印象,就难上加难了。</p><p class="ql-block">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抱怨是负能量传递。你不开心,别人也跟着不开心了。问题依然故我,大家却集体“悲观”了。大家常说,人一生最应该做两件事:说话使人开心,做事让人感动。这两件事放在社会、家里、单位都适用。</p><p class="ql-block"> 大约四五年前,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记者来丹东深度采访推出创业典型,使那位尚处艰难爬坡期的创业典型华丽转身,一跃为远近闻名和丹东家喻户晓的“蛋姐“。 在丹东近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与风华正茂的她多次交流,她的谦虚、阳光和博学让我印象深刻。后来,她为推广扬名丹东草莓做了一套完整的宣传和营销方案,因故没有实行。面对她付出的心血我非常抱歉,可她却莞尔一笑:没关系,以后有机会再合作。她的宽宏大量乐观积极我刮目相看。 如今,她也华丽转身,成了全国知名的大型旅游集团总裁。时常在微信上看到她风风火火闯九州,与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不断签订深度旅游开发战略协议,积极拓展国际旅游疆域,近期又与斯里兰卡旅游部长签定了国际旅游协议。</p><p class="ql-block"> 她无疑是一个成功者,她成功的密码我相信大家也能够破译,而她昨天微信也无意佐证了她为什么成功。</p> <p class="ql-block">  困难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谁都有困难,谁都不容易。没什么好抱怨的,你困难,别人也困难,只不过有些困难,你看不到,那种苦只有自己亲身体会才知道。</p><p class="ql-block"> 抱怨,不如快乐面对,困难也是别样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谢谢您的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