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树行·缘惜

田丰

<h1><font color="#ed2308">变化 蜕化 进化</font></h1> <h3>  曾恩明博士的感人故事,催人泪下,动人心弦,让人惋惜。</h3> <h3>心声:曾爷爷,我们想你了。</h3> <h3>今天的课程同样精彩。</h3> <h3>  不同的授课方式,不同的视角,不一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案。</h3> <h3>1、鼓励和表扬会让人产生依赖。</h3><div>2、一个“但是”,把别人的所有付出都抹杀掉。</div><div>3、赋能的三个层次:</div><div>①、鼓励和表扬;</div><div>②、认可和肯定(看见好的行为和价值);</div><div>④、关注和陪伴(感受到重要与强大)。</div> <h3>4、STEP聆听。</h3><h3>S,观点部分,所有观点都是对的。</h3><h3>T,听到事实。</h3><h3>E,感受到他人的感受。都是关系问题,和孩子的关系和配偶的关系和家人关系等等。探索未知,共创未来,建立良好的关系。</h3><h3>p,反馈,可以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感受到你真正在听。</h3> <h3>5、生命会因时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模式的被看见,而会发生改变(一定会是自己想要的改变)。<br></h3><div>6、一位考古学家说,希腊宙斯神庙门前两块石碑,左边写着:认识自己。右边写着:这会很痛。目前右边石碑不在了。</div> <h3>  小组练习,我们在尝试用教练的模式解决问题。</h3> <h3>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h3> <h3>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h3> <h3>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就是对学生的所不了解的事逐步进行理解沟通刨根问底,这实际是让学生自己思索的过程,直到理解学生而学生也恍然大悟。这样不但把有疑问的事解决了,由此还让学生还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h3> <h1><font color="#ed2308">所有生命体验都有利于成长。</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人们更想要的是,被听到,被理解。</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我们因相同而连接,因不同而成长。</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教育是了解孩子原本如是,而非按照理想的模式塑造孩子。</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尊重中欣赏,陪伴中关怀,协助中分享。</font></h1> <h3>最后,为曾老祈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