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李庄恐龙足迹化石

玲玲

<h3>金鸡岭,很好听的一个名字,中国最大钻石就产在这里,这次又因为恐龙足迹化石,又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h3> <h3>四道平行的驰龙类足迹,疑似掠食跑到前方后并拢。</h3><h3><br /></h3> <h3>可能光线问题,拍的不如上面清晰</h3> <h3>驰龙类的脚部只有两个趾头接触地面。它们每个足迹只有7至8厘米长,组成了四道行迹却始终保持平行状态</h3> <h3>还有很多不知名的恐龙足迹</h3> <h3>这批足迹发现于较为潮湿柔软的古沉积物上,所以足迹的部分特征不是很明显。</h3> <h3>"此地生活的恐龙太丰富了,最小的肉食恐龙只有50厘米,而最大的能达4米,它们穿梭在体长巨大的大型植食性恐龙身旁,旁边还有群古鸟在水畔觅食,此时一群小型驰龙类蜂拥而至,对一个观察已久的目标群起而攻之,完全可说是一部绝妙的恐龙世界大片!"世界权威的恐龙足迹专家、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马丁·洛克利教授看到这片足迹化石后如此感叹。</h3> <h3>10亩地大小的区域里遍布了300多个恐龙足迹化石,种类繁多,异常壮观…</h3> <h3>一般来说,一个恐龙足迹点的恐龙足迹种类都是寥寥一两种,但李庄镇足迹点的恐龙足迹却包括了肉食性恐龙留下的三趾型中型兽脚类足迹、小型兽脚类足迹、微小型兽脚类足迹,以及两趾型小型恐爪龙类足迹;植食性的窄间距蜥脚类足迹,宽间距蜥脚类足迹,以及鸟类足迹共七种类型,整体超过300个足迹。也就是说,在这约10亩地的范围内再现了影片《侏罗纪世界2》中的恐龙种类。</h3> <h3>消息传出后,来此看的人络绎不绝</h3> <h3>这位小朋友顺着恐龙足迹在找:恐龙跑哪去了</h3> <h3>补充: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很久以前金鸡岭上栖落着一对金鸡,吃岭上五颜六色的小石子,喝草叶花蕊上的露水珠,公金鸡打鸣太阳升,母金鸡便会下金蛋,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财富。1668年郯城发生了8.5级大地震,震中心就位于金鸡岭一带,据说正是这次地震使地下岩层错动而破裂造成断裂地带,把经过上万年形成的、沉寂于岩层中的天然钻石冲击到地面上,金鸡岭便出现了天然钻石。</h3> <h3>过去,在这金鸡岭一带的村庄里,几乎家家都收藏有一颗到几颗大小不等的钻石,恐怕露富,轻易不肯示人。这里还流传很多捡拾钻石的趣事,据老人讲,在旧社会,这里的地主买下大批草鞋,让长工穿着下地干活,再把穿旧了的草鞋集中起来用火焚烧,常能从中找到钻石,有的说运气好的尿尿还冲出了钻石,还有的说被雨水冲刷过的土墙中还发现过钻石等等,直到现在,夏季下大雨,农民沿着田地里开起的垄沟上寻找钻石的居多,从中发现钻石的也最多。可见此处盛产钻石之一斑。</h3><h3>而最为著名的首属"金鸡钻石"。公元1937年秋,历史迎来了金鸡岭注定要声名大振的一天。这一天,给了世人以惊喜,却也留给世人以无尽的遗憾和谜团。</h3><h3>在一个准备秋种的季节,在一个一如平日的午后,村民罗佃邦在村外自家的菜园里扎地整田,一个多时辰过去了,老人家看着园地被自己翻整的平平正正的,心里感觉轻松了不少。忽然,他发现园地边上,那用来代替篱笆墙的雷草墩中,有一丛雷草不知何日已蔓延墩外。长到了地里是影响种地的,老人顺手用铁锨想挖掉这丛雷草,一锨扎下去,感觉像是碰到了石头一样的硬东西,老人继续晃动着铁锨扎下去,然后猛的一用力,整丛雷草就被翻了过来,隐约发现在松散的泥土缝中,有一颗微黄发亮的石块,老人俯下身子顺手捡起来,就着衣服擦了擦上面的浮土,又用嘴吹了吹,石块闪现出璀璨夺目的光彩!一颗稀世罕见的特大金刚石就这样被偶然发现了!</h3><h3>突如其来的珍宝让罗老汉顿感惊喜万分,他赶忙把宝石藏入怀中,拿上铁锨,急忙回家。一进家门,就赶忙把老伴拉到屋里,压低声音说,咱捡到宝贝了!时近傍晚,屋内已黑,老两口哆哆嗦嗦地点上油灯,罗老汉从怀里掏出宝石,微弱的灯光下,宝石依然熠熠生辉,黄里透光,晶莹剔透,宛如一枚小鸡蛋,仔细数了数,整整十二个楞面,绝对是宝石中的极品!</h3><h3>老两口可是高兴的不得了,可大喜之后,却又犯了难。当时正是乱世啊,虽然日本人并未直接驻扎在这里,可是兵荒马乱,伪军当道,匪患横生,这块宝石给自己带来的究竟是福是祸?难卜未知。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先不声张,藏一段时间再说。</h3><h3>三 群狼夺宝 钻石失踪</h3><h3>时序更替,岁月流转,转眼到了1938年春天。这里和中国大地上的许多地方一样,兵寇,匪患,饥荒,自然灾害。罗老汉家的生活很贫苦,他知道,宝石如果卖出去,肯定是个好价钱!家中困境就可改变,思前想后,可还是不敢出手,宝石也先后换了好几个藏匿地点。</h3><h3>对于一个非常朴实的农民来说,特大的秘密很难抑制内心的激动,终于有一天,在不经意间,宝石的消息还是透漏了出去,几位村民陆续来罗老汉家看这块宝石。据他们后来描述,这块宝石看上去就像一只刚出壳的小鸡,通体微黄透明,恰如一个小草鸡蛋那么大小,拿在手里觉得沉甸甸、顺溜溜的,阳光下光彩炫目,非常好看。大家一致赞叹,从未见过这么大、这么好看的金刚钻!</h3><h3>尽管乡邻们都替罗老汉保守着秘密,但消息还是不胫而走,首先来找罗老汉的是附近村庄一个叫王善新的,此人在上海做皮货生意,他提出用40亩地、两头牛、一辆车换这块钻石。罗老汉不换,把钻石又藏了起来。</h3><h3>之后是镇上一家珠宝商号的老板,见到这颗宝石后非常吃惊!拿戥子(戥 děng 学名戥秤,俗称戥子。旧时专门用来称量金、银、贵重药品和香料等的精密衡器)一称,足有一市两八钱重(折合281.25克拉),这真是一颗罕见的特大宝石!无价之宝啊!谈到价格,店主故作平静,随口说:&quot;能值万多块银洋!&quot;罗老汉一听大喜过望,可对方一时无法凑足钱数,双方就约定等店主凑齐钱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h3><h3>风云变幻,世事难料。事情的发展绝不会像罗老汉想得那么简单,大钻石的消息很快被镇伪警察所一个叫朱希品的便衣稽查知道了,这人平日里好在镇上乱转悠,专干些敲诈勒索的事情,得此消息后,他火速带上几个帮手赶到罗老汉家中,掏出手枪威逼罗老汉交出钻石:&quot;私藏宝石不缴给皇军,就是私通八路!警察所前来查收,交出来有赏!不交就枪毙!&quot;万般无奈之下,罗老汉只得交出钻石。</h3><h3>而所谓的奖赏,只不过是几天后镇上给的两口袋半黄豆,巨宝遭抢,索要无门,天理不存,罗老汉悲愤交加,一病不起,不久便含恨离世。</h3><h3>这颗钻石因产于罗莫疃金鸡岭,后来便被人们称为&quot;金鸡钻石&quot;。</h3><h3>再说那朱希品一伙抢到钻石后,兴冲冲地回到镇上,找了一家酒馆,边喝酒边谈论如何分赃,这时突然从外面闯进一伙人来,领头的正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警察所长张英杰,此人是东北籍,心狠似狼,东北人称狼为&quot;张三&quot;,所以镇上人便送给他外号&quot;张三&quot;。朱希品连忙起来假意奉迎,但张英杰是有意而来,几句话就套出了实情,一边责令朱希品交出宝石,一边还板着脸打官腔:&quot;诸位兄弟今天有功,这场酒记在我的帐头上,算是我请的。这宝石嘛,要送交沂州(今临沂城)公署,等上司奖了赏再分给各位。&quot;</h3><h3>朱希品明知张英杰这是要独吞宝石啊,可又斗不过他,虽然心中有一万个不愿意,却也没办法,只能心中暗骂。</h3><h3>张英杰知道朱希品可能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定其他人也在算计着这块宝石,必须尽快想办法转移宝石。第二天一大早,他便让老婆带着宝石悄悄回到娘家藏了起来,而自己也以公务为名带了两个随从去了外地。</h3><h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没过几天,几个便衣带着沂州宪兵队的一伙日本兵,来到张英杰老婆的娘家,原来日本人得到了消息,并且算定宝石就藏在这里。</h3><h3>张英杰老婆自然是一口咬定宝石不在这里,说被张英杰带走了。这伙人哪里相信!搜了半天没找到,便把张英杰的老婆拖到院中,绑在树上,拿马鞭抽了起来!这女人恰身孕三月有余,平日里枕稳衾温,哪受过这等酷刑,一阵惨叫便昏死过去,这伙人端来冷水,泼醒再打。</h3><h3>张英杰老婆自知抵挡不住,只好供出宝石。却因受刑过重导致小产失血过多,几天后便死去了,只是可怜了腹中那无辜的生命。</h3><h3>再说沂州宪兵队的那伙人,抢到钻石后便急忙回到沂州城,交给了时任日军驻沂州伪道尹公署顾问、沂州宪兵队大队长川本定雄。(1984年,《人民画报》第四期曾载文报道此事:&quot;1937年秋,郯城县农民在金鸡岭下地干活,拾到重281.25克拉的金鸡钻石,后被日本侵略军掠走。&quot;)</h3><h3>却说那张英杰在外面混了几天便回来了,经此一劫,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他料想此事定是朱希品从中使坏,便决意寻仇,但此时朱希品因献宝有功,已被委任到沭河边醋庄(今临沭县醋庄)伪乡公所据点担任乡长去了(后来八路军拔掉这个据点时将逃跑中的朱希品击毙)。</h3><h3>张英杰因争宝而丢官丧妻,一肚子仇恨,但依然贼心不死,对宝石念念不忘,悄悄潜入沂州城,妄图伺机盗宝远走高飞。但川本定雄是个老狐狸,自从得了这颗&quot;金鸡钻石&quot;后,宪兵队更加戒备森严,张英杰窥伺多日却没有机会下手。</h3><h3>忽一日,张英杰打听到城里有个汉奸刚刚升任便衣大队长,准备晚上在家宴请川本定雄,而这个便衣大队长正是之前带领日本宪兵队抢走宝石的那个汉奸头目。张英杰一番乔装后借机混入,躲在院中一暗处伺机而动,恰被席间出来如厕的这个便衣队长发现,两人刀枪相见,惊动了屋内的川本定雄,张欲越墙逃走,但被日本兵乱枪击伤捉住,……后来听说张英杰被日本人放狼狗活活咬死,而那个汉奸也因刀伤过重而毙命。</h3><h3>据说,川本定雄得到这颗钻石后,在侵华日寇的上层头目中又引起了争夺钻石的明抢暗斗,相互残杀,丧命者多人。</h3><h3>此后这颗金鸡钻石就没了消息,一直到日军投降,再也没人知道它究竟在哪里。</h3><h3>有关&quot;金鸡钻石&quot;的下落,坊间有多种传言,一说是1945年4月随同日船&quot;阿波丸&quot;号被美军潜艇击沉在台湾海峡(但1977-1980年我人民海军东海舰队远洋救生大队J301船奉命执行代号为&quot;7713&quot;工程任务打捞这艘沉船时,并未发现钻石);二是说被日寇带到了日本,收藏于日本民间,也有说藏在日本皇宫;三是辗转流落于西方某大国等等。</h3><h3>&quot;中国第一大钻石&quot;就这样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至今杳无踪讯。</h3><h3>曾经轰动一时的旷世珍宝,还能否重见天日?留给我们的,或将是永远的谜团和无尽的怅然。</h3><h3><br /></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