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边贸一日游

徐占才

<h3>  1991年9月上中旬,我们一行七人在局长带领下去黑龙江海伦谈粮食生意,事后该市的市委书记(和我们局长关系密切)陪同我们到黑河,准备安排我们去对岸俄罗斯一日游。记的当时龙江不少公路都不是柏油路,而且坑坑洼洼的,象洗衣板一样,巅的厉害,坐在面包车上,有时头会碰到车顶。这也可以反映出改革开放初期的状况。到了黑河住下,印象深刻的是白昼现象,晚上快11点了,天才黑。觉的刚睡下,外面就有了吵杂的声音,一看表才2点半,天已亮了,窗外大街上早市已经开始了。我们也起床开始逛街了,地摊上都是俄罗斯的货物,如军用望远镜,套娃,呢子大衣等。另一件印象深刻的是和大连比物价便宜,记得我们点了一桌菜,当然也没海鲜,一结账30多元钱。</h3> <h3>  黑河当时是我国五个边贸开放口岸之一。第二天,把出境一日游手续办好后,我们就上了渡船,黑河不是太宽,一会儿就到了对岸俄罗斯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出关挺简单,我们带着当地为我们每人准备的一个旅行袋,各装了十套象校服一样的运动套装,将用来以物易物。这一船能有几百人,每天和俄罗斯对等人数安排,俄罗斯也会有相同人数到黑河一日游。上了大客车,一车大约40多人,导游开始讲解,最先强调的是防小偷。告诉我们每天都会有多起被盗的事情发生,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东西。</h3><h3>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一个城市广场,广场上有尊塑像。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挺凄凉的感觉,杂草丛生好象很久没人收拾了。正好遇到一对父母领着一个小姑娘,不知谁摆手叫小姑娘来一起照张相,她父母高兴地让孩子过来分别与我们合影,事后有人给了小姑娘一些糖果,她很高兴的与我们摆手再见。</h3><h3> 第二站领我们到了一家国营百货商店,走进一楼一看,商店不小,可是柜台里几乎看不到东西,墙上挂的是几个大被单子做装饰品,物资匮乏到了这种地步,真是不可思议。</h3><h3> 第三站来到了易货交易市场,是一个封闭的大厅,游客进去后,大铁门就关上了。市场里摆着一排排的长条桌子,桌子上面全铺着拖到地面的毛毯,上面摆放着东西。一会儿工夫,就听有人喊,我的东西不见了。原来桌子下面藏着小偷,趁着你看东西的时候,小偷掀开毯子就把你放在地上的包拿走了,顺着桌子底下就走开了。记得我用三套运动套装就换了一件新的呢子大衣。没什么可换的,我还换了一个珐琅的电咖啡壶,很漂亮。这个市场当地人不允许进去,等我们出来准备上车时,眼前的一幕真让人可怜,只见几位老人,分别拿着不锈钢的锅碗瓢盆,准备和我们做交易,再看看周边居民的住宅,几乎全是年久失修的样子。这就是叶利钦颜色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的幸福吗?苏联解体前,大约1.1美元兑换1卢布,解体后最低时,1美元兑换1400卢布。上车后导游一问还真有人相机被偷,带被剪开了。</h3><h3> 中午吃饭一桌六菜一汤,量很少,喝的是一种叫格瓦斯的饮料。等回来看到我们招待老毛子歺厅里,满桌子的饭菜也太丰盛了,喝的是啤酒,有的已喝的东倒西歪了。</h3><h3><br /></h3> <h3>  结束一天的旅游,在即将出关时,导游告诉我们最好在临时护照中㚒上卢币,具体数记不住了,不然海关人员会找麻烦,翻包扣东西。我过关时,看到俄罗斯的海关人员心照不宣地翻开护照就把卢布放到抽匣里,有的包也不看就放过。过关时看到有的人在这大夏天,身穿着换的俄罗斯大衣,有些不解。等上了船才知道原来大有奥妙,这些人竟能搞到名犬,也不知用什么方法把犬搞晕了藏在身上,上船后不久就听到狗叫声,听说全是名狗,真叫绝啊。虽然这些已是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回想起来印象还是挺深的。 闲来无事,随笔写点旅游小记,仅供参阅。</h3><h3> </h3><h3> 2018.6.21</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