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后,补阳气的最佳时机到了!阳虚者千万别闲着~

方瞳

<h3>中医进补讲究“虚则补之”,而虚又有阴、阳、气、血四大虚之说。进补之前,最好先了解自己主要是哪种虚,再对症调理。</h3><div><br></div><div>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阳虚。这是因为夏至后,是补阳气的最佳时机,阳虚的人,千万别闲着,一定要抓住这大好时机调理身体,这也与老话常说的“冬病夏治”原理相通。在理解阳虚前,我们先来了解下中医讲的“阳气”到底是啥?</div> <h3>关于阳气,我们常听到“阳气,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养生治病首要扶阳”、“80%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阳气若足千年寿”等等。</h3><div><br></div><div>确实,阳气很重要。《黄帝内经》里讲“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div><div><br></div><div>即,古人将人与阳气关系比作自然环境与太阳的关系,如果自然环境没有太阳,那么大地就是黑暗不明,万物不能生长。</div> <h3>人的寿夭就要落实在阳气上面。长寿的人往往是阳气足的,相反,若阳失其所,则有折寿短命之虞。我们的身体壮不壮实,能不能抵御外邪的侵袭,就要看这个阳的卫外作用。</h3><div><br></div><div>总的来说,中医认为,人体阳气主要有三大作用:一是生化作用,人体靠阳气生化气血、精血津液;二是宣化作用,人体的气血、津液主要精微要靠阳气输送、散布;三是卫外作用,阳气有防御和卫外作用,即抵御疾病。 </div> <h3>适当地吃雪糕、喝点冰镇啤酒,喝绿豆汤是消暑的一种方式,但不要过度,否则阻遏体内阳气,会出现咽喉疼痛的感觉,甚或耗伤阳气而生病,尤其是绿豆。</h3> <h3>广东人有「热气」的说法,吃点热性食物(如油炸、荔枝等)后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脸上长痤疮等,都是热气的表现,便自行服用各种清热泻火药或喝凉茶。专家指出,一般凉茶性质寒凉,体内有热时可以清热,无热时则易伤阳气。</h3> <h3>夏天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出汗很多,毛孔张开,要是贪凉,比如出汗后就吹冷风或者空调温度太低,人体卫气不固,就会损伤人体的阳气。</h3><div><br></div><div>所以,在空调房里,最好也披一件小外套保暖,尤其是腹背部要保暖。专家指出,一般室内空调温度与室外不能相差太大,空调温度在 26℃ 即可。如果本身体质虚寒怕冷,也可以穿上长袖衣服,以免空调的凉气从肌肤入侵而生病。</div> <h3>吃西瓜等冰镇水果是常见的消暑方法。西瓜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但西瓜不可多吃,尤其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西瓜,湿气重,损伤脾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