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 我们在坚守什么? 橹汀

林泉书院

<h3> 前些天网上一直在争论一件事,传统武术的实战性。有一位号称是太极拳大师的叫雷雷的挑战散打教练,结果被揍的鼻青脸肿,颜面尽失,后来陆续又有一些传统武术家挑战散打选手,还是胜少负多,于是人们开始讨论传统武术是不是花架子。我觉得问题不是出在武术本身,我们没必要去怀疑流传了上千年的中华武术,是练武的人出了点问题。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技击,招式都不是最主要的,决定胜负的是力量和速度,天下武功唯强不破,唯快不破,是传武的训练质量落后了,现代武术更适用去拍电影作表演,而不是去进行实战,因为它失去了实战的功能。</h3> <h3> 现在的中国画坛又何尝不是如此!展览、笔会、销售,已经让中国画完全脱离了原来的轨道,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中学为本,西学为用,中国文化本身的作用就是改变和完善人的内在修养,所以孔子说,学有余力而从文,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支,也离不开这条文化主脉,画画更多的是修炼而不是展示。传统中国画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美术,也不是简单的视觉艺术,而是视知觉艺术,它更注重心灵的感受,六法的第一条就明确的告诉我们中国画的品评标准是气韵生动,气韵本身就是心理感应而不是视觉效果。</h3> <h3> 中国画和西画的最大区别就是它的哲学背景,这种哲学背景就来源于一种文化属性,所以文人写意画就代表了中国画的最高层面。它更注重的是文化层面的修炼,精神境界的提升,自我的完善,而不单纯是为了宣泄情感,愉悦视觉。有句成语叫赏心悦目,为什么赏心在前,悦目在后,因为心灵感受永远比眼睛所见更加重要。文人写意画才之所以能代表中国画的最高层面,因为它更能体现中国画的文化性和精神归属。中国是一个精英社会,文化和政治精英构成了中国社会的上层建筑,所以也可以说中国画是贵族艺术,这主要取决于它的构成人群,文人写意画,顾名思义涉及的都是文人阶层,我们自古以来就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然后就是学而优则仕,所以说是文人构成了中国社会的上层建筑。因此我们古时的画家大多数都是业余画家,而且衣食无忧,公事之余,玩些砚边游戏,是很纯粹的精神享受。时代发展到今天,绘画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上绘画,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吃起了画画这碗饭。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当画家靠画画谋生的同时,就已经在逐利了。当绘画的天平逐渐向利益倾斜时,就使中国画越来越趋于纯粹的视觉艺术,当大家为了展览和卖钱拼命的营造视觉效果时,形式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中国画注重的笔墨内美和深邃的哲学内涵却越来越淡化,当中国画赖以生存的灵魂逐渐消失时,毛笔宣纸墨水就变成只能演示技巧的工具了。</h3> <h3> 中国画的贵族性第二个原因就是它的社会功用。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中国画更注重画家的本身,有了深厚的修养功夫才会有高品格的画作,我们常说的画如其人即是如此。所谓贵族,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就是精神贵族,而不是身份上的贵族。艺术本是精神产物,没有精神的超脱和自由,又何谈艺术。我们常说画品如人品,何谓人品,从北宋程朱理学熏染出来的人品充满了畸形的虚假和做作,唯有淡泊名利者才能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许由的临泉洗耳,庄周的曳尾泥龟,才更接近大道的真谛。</h3> <h3> 总的来说,真正的中国画是一种修行的手段,是通过绘画来完成画家自身修养的完善,通过画家自身品格的提升来完成作品的升华,画家的修养决定了画作的高低,能打动观众的真正根由,不是作品,而是画家的丰富和自由的内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