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面二哥

李峻峰

<h3>  2003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包头青山宾馆的贵宾二号厅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一张大大的圆桌旁边坐着十几个衣着考究的40多岁的中年人,他们轮流恭恭敬敬的向坐在正中间的一位农民模样的小老汉敬酒,“二哥,你的当年炒面,解决了我们的饥饿,你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学习……二哥敬你一杯……”<br></h3><div> 这位农民的小老汉便是炒面二哥。</div><div>我们中学的伙食,想起来简直不堪回首,一周只有三顿白面馒头,其余都是玉米面窝头,每天都是大烩菜,大烩菜就是不削皮的土豆块儿,加水、加盐、加酸浆,没有半点油水,吃不下也得吃,吃不饱,饿着(最后的锅底是不给学生吃的,因为沉淀的泥沙太多了)。所以同学们的家里都给我们送“干粮”。</div><div> 炒面是最普通的干粮,是用莜面,黄豆(大豆),豌豆等杂粮炒熟粉碎或粉碎后炒熟。用开水一冲,香气扑鼻,比玉米面窝头可口多了;饿极了,或没有开水,抓起一把干唵。</div><div> 炒面二哥经常给他弟弟(我们同学)送炒面。当时,他不到40岁,是生产队的壮劳力,白天是不允许出来的,为了送炒面,他便拣了别人不干的夜间浇地的活,白天给我们送炒面。那时,交通不发达,也没钱坐车。他夜间干完活,背着炒面徒步30多里送到学校,再步行回去。一次,他借了一辆自行车,但这车也太破烂了,只有两个轮子和一个架子,他就把炒面袋子挂在车把上,,结果没成想轮子把炒面袋子磨破了,他只好用上衣包着炒面,一手推车,一手夹炒面包来到学校。</div><div> 疲惫的炒面二哥圪蹴在地上抽着他的旱烟,微笑的看着我们饿狼似的喝着炒面糊,他经常说的一句,“好好学习吧,将来到大城市。”</div><div>他这种辛苦劳累的精神,我们没有道理不好好学习!</div><div> 我们的还有馒头姐姐,月饼爸爸,肉酱妹妹……在中学他们不仅是在食物上给我们补给,精神上给我们的激励更多更大!</div><div> 炒面二哥看着当年吃他送的炒面的小兄弟们,在五星级宾馆请他、敬他,他高兴的醉了,幸福的睡着了……</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