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D01-6日:北京→衡水→开封→周口→光山(970-10小</b>)<br /></h1><h1><b>在河南光山县"中转"小住。原也不知道这里有什么旅游资源,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我后来想,怎么好像一时除了一个砸缸的故事,司马光其人其事真想不起来多少。所以百度一下。<br /></b><b>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1][2],世称涑水先生[3]。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br /></b><b>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b></h1> <h1><b>邓颖超祖居</b></h1> <h1><b>"中国工农红军光山县邓颖超红军小学"—这学校名字有意义</b></h1> <h1><b>D02-7日:光山→新县→黄冈市→黄石市→铜鼓→宜春市→(萍乡市)→芦溪县→沈子村(635-7小15)</b><br /></h1><h1><b>第二天达到芦溪县武功山下的沈子村。</b></h1> <h1><b>D03-8日- D05-10日:武功山三天穿越。</b></h1><h1><b>武<span style="font-size: 20px;">功山原计划三天穿越,由于天气原因,我们在金顶多停留了一天。</span></b></h1><h1><b>关于武功山已经在上一篇里做了比较详细的图文介绍,这里就补充几张图片。</b></h1> <h1><b>第三天,穿越第一天,沈子村-吊马桩。</b></h1> <h1><b>第四天,穿越第二天,吊马桩—金顶—吊马桩</b></h1> <h1><b>第五天,穿越第三天,吊马桩-绝望坡-千丈岩-发云界</b></h1> <h1><b>第六天,穿越第四天,发云界-羊狮慕-明月山-沈子村-鹰潭龙虎山</b></h1> <h1><b>从发云界到达羊狮慕火车站大约下午三点多,坐了一回观光小火车。高兴😊<br /></b><b>各种喜欢轨道,也难得在羊狮慕火车站留影。</b></h1> <h1><b>第七天,龙虎山游览。悬棺表演,正一观,天师府、上清镇,泸溪江竹筏漂流,渡口返回。</b></h1><h1><h1><b>江西有"庐山天下幽、龙虎天下绝,三清天下秀"之说。其中的龙虎绝就是指的龙虎山的悬棺崖葬。</b></h1><b>壁立千仞,如何安置悬棺,成千古之谜。<br /></b><b>据专家考证,龙虎山崖葬悬棺群距今大约有2600多年,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古越人所葬。(古越人遇水而安、择水而居,临水而葬)<br /></b><b>景区每天有四场悬棺表演,用最原始的杠杆原理进行吊装演示。我们就有幸观看悬棺表演。还参观了正一观天师府上清镇,重点是竹筏漂流。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是仙女岩,大自然鬼斧神工,人类也充满想象。<br /></b><b>今天是整个行程的第七天。</b></h1> <h1><b>泸溪河漂流不错,船工介绍景点的时候风趣幽默。当然还要额外收点小费。</b></h1> <h3>渡口</h3> <h1><b>龙虎山在江西鹰潭西南20公里。<br /></b><b>龙虎山有三绝—丹霞地貌、道教文化、悬棺之谜。<br /></b><b>2010年,龙虎山—龟峰一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b></h1><h3><br /></h3> <h1><b>丹霞地貌分雨水侵蚀型,流水侵蚀型,崩塌残余型,崩塌堆积型和溶蚀溶洞型。</b></h1> <h1><b>龙虎山—龟峰地区的丹霞单体地貌几乎涵盖了亚热带湿润区的所有类型。</b></h1> <h1><b>第八天,龙虎山—三清山</b></h1><h1><b>上午兵分两路继续游览龙虎山,象鼻山栈道,东西向我们完整的游览了。精华部分在东边栈道。西边栈道主要可以看到象鼻山(龙虎山宣传图片拍摄角度)另一个侧面。还游览了无蚊村。</b></h1><h1><b><br /></b></h1><h1><b>排衙峰,长约两公里,由多组山峰连接而成,是长期受水流冲刷侵蚀形成的峰林类景观。最高峰才267.5米</b></h1> <h1><b>泸溪河近岸带以峰林型丹霞地貌为标志,是宽谷疏散型丹霞峰林地貌。(太专业了)照着输入都怕输错了。</b></h1> <h1><b>龙虎山道教与地质博物馆<br /></b><b>龙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世袭道统63代,1600余年;形成中华文化史上的"南张北孔"两大世家。</b></h1> <h1><b>一直不大理解为什么山上有芦苇,地处亚热带地区,山势海拔并不高,所以芦苇能生长也就正常了</b></h1> <h1><b>站在才267.5米高,绵延两公里的排衙峰,局部看,人,好渺小</b></h1> <h1><b>低处的山体像一张人脸</b></h1> <h1><b>象鼻山是长期受雨水冲刷溶蚀风化而脱落,造成崩塌残余型的石梁穿洞型景观。整个山体像一只巨型石像在汲水。</b></h1> <h3>。</h3> <h1><b>参观象鼻山栈道以及无蚊村,今天是行程的第八天。下午直接开往三清山。晚上住宿三清大院</b></h1> <h1><b>今天是行程的第九天,全天游览三清山。</b></h1><h1><h1><b><br /></b></h1><b>三清山去年十一月来过,正值初冬,初雪,漫山遍野的树挂,美得让人心醉。</b></h1> <h1><b>三清山有中国最美仙山之称,一生中至少要去一次。<br /></b><b>三清山是缩版的黄山,是花岗岩地貌,有目前世界上花岗岩地貌分布最密集,形态最多羊的峰林,鬼斧神工,夏季的雨后还有"仙山隔云海,霞岭玉带走"的壮观云海。心里惦记着三清山的日出与云海,祈祷老天下雨☔️…</b></h1> <h1><b>按照老大安排的线路,我们三个先去万寿园阳光海岸三清宫景区西海岸看落日,一线天,宿一线天客栈。第二天上玉台看日出,游南清源景区,观玉女峰、巨蟒出山,玉皇顶,经福寿门下撤,缆车下山。老大自虐爬山。<br /></b><b>我们没有了老大碎碎念,一路走走停停,各种拍照,误打误撞走到福寿门,只一处小四十分钟,若是老大在,想象后果(此处省略一万字)…<br /></b><b>十一点才与老大汇合,才知道老大为了给我们找住宿,已经转遍南清源景区,心里各种感动。总想着那句话"当你感到岁月静好的时候,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我们一路嗨皮,晚上一切妥帖,安稳入睡,是因为有人已经为你辛苦谋划。感恩老大为我们的付出。<br /></b><b>今天是我们行程的第九天</b></h1> <h1><b>三清山的挑夫。巴顿说""为了生活的美好,宁愿负重前行…"</b></h1> <h1><b>三清山的迎客松很有画面感,无论绘画还是摄影都是最美。或造型独特,或优雅或彬彬有礼。总之,你感叹它的美的同时,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b></h1> <h1><b>这一处景叫游龙戏松,看着跟象鼻山一样样的,比象鼻山更像象鼻山。取名叫游龙戏松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的。但也很牵强。其实每一处景点,人们完全自己展开想象。</b></h1> <h1><b>在天下第一仙山翩翩起舞的图雅,完全忘记了心脏的不舒服。</b></h1> <h1><b>这一处景点就在南清源景区,—福寿门。上山的时候、左边福门右边寿门,转一转,福寿双全。</b></h1> <h1><b>仙人指路</b></h1> <h1><b>五指峰</b></h1> <h1><b>这是三清山的帕式长吻松鼠。</b></h1> <h1><b>鬼精灵的样子</b></h1> <h1><b>老大喂食饼干,不松手,小松鼠居然用它的小手使劲推开老大的手。</b></h1> <h1><b>三清山的红嘴相思鸟。若是单反应该能拍的更好。跳来跳去的手机捕捉的都是糊的。</b></h1> <h1><b>猴王观海</b></h1> <h1><b>万笏朝天</b></h1> <h1><b>今天没有看到传说中的云海,三清山少了传说中的仙气,但隐隐余晖中,西海岸的群山层层叠叠也非常美。</b></h1> <h1><b>三清宫,比想象中小很多,但古朴厚重,周围青松绿竹环抱,曲径通幽,好个养心怡情,修身悟道处。</b></h1><h3><br /></h3> <h1><b>临近六点登一线天,虽然很疲惫,但比较武功山的强度,真是"曾经沧海,除却巫山"都不是事儿。</b></h1> <h1><b>一线天帐篷租宿,节假日与平时价格不等。不下雨还不错,若是下雨,会比较麻烦。在这里住宿都是为了第二天到玉京台看日出。</b></h1> <h1><b>第十天(6、15)三清山—景德镇</b></h1><h1><b>玉京台观日出。很遗憾,不理想。但也不影响人们的好心情</b></h1> <h1><b>这个景点叫三龙出山。我看着像大鹏展翅</b></h1> <h1><b>三清山名片-玉女峰</b></h1> <h1><b>巨蟒出山</b></h1> <h1><b>企鹅献寿</b></h1> <h1><b>从玉台下山,玉女峰,巨蟒出山等景点一一呈现,去年环东西海岸,没有走南清源景区,这些景点都没有看到。三清山奇石怪松,让人充分联想,道士拜月,犀牛石,狐狸啃鸡,万芴朝天,五老出山、企鹅献桃,仙女峰,都十分形象。尤其仙女峰,各个角度看都像一个安静优美的女神,朝迎曙光,西送晚霞,风雨不惊。</b></h1><h1><b>下撤到酒店比原先提前了两个小时。直接出发景德镇。途中路过鸳鸯湖,4A级景区,闭门谢客,可见徒有虚名。但鸳鸯湖周边几片茶山很诱人,蓝天白云下,茶树绿油油的,还有已经插上稻秧的稻田,稻田边的芋头秧都勾起的儿时的回忆,尤其想起小时候抓泥鳅的故事。还有摇摇曳曳的一片片竹林,好喜欢,想那拍卧虎藏龙的李安,心中一定也对竹海充满了热爱,才有了那么美的镜头呈现。</b></h1> <h1><b>景德镇是名镇,天下人都知道。"北看故宫,南看瓷都"。<br /></b><b>将近三点半开始参观"古窑民俗博物馆"。这是一个了解中国瓷文化的最权威的博物馆。在美女导游的讲解下,我们先后参观了小器作,大器作,等作坊,看了镇窑,龙窑馒头窑,狮子窑等。不光参观,还收获了想要的茶器,餐具。<br /></b><b>还有一个童宾,把桩师傅,万历年间,雍正封神。<br /></b><b>旅程中所有的景点都👌。<br /></b><b>今天是行程的第十天。<br /></b><b>明天打道回府。</b></h1><h3><br /></h3> <h1><b>江西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资源丰富的地方。这里有陶渊明,欧阳修,王安石,晏殊、晏几道,曾巩,有黄庭坚、陆九渊、解缙、文天祥、汤显祖,也有严嵩,夏言。近现代有辫帅张勋,有方志敏,张国焘,以及陈寅恪。这里有庐山、龙虎山、三清山以及武功山、井冈山、景德镇等等自然与人文景观。真正是王勃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江西点一个大赞。为我们行程的圆满结束点赞👍</b></h1> <h1><b>回程的路上,在山东菏泽第一次见吊炉烧饼。<br /></b><b>行程十二天,天天都快乐。<br /></b><b>那天,我看到一个广告"如果你不读书,不旅行,不沟通,就不要抱怨你不幸福"—奥伦达矿泉水,非常赞同。<br /></b><b>特别点赞👍👍</b></h1><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