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作为一名教师,最欣慰的就是每天看着孩子们快乐成长,快乐学习。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要有“爱满天下”的宽广胸怀,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自身就会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h3> <h3> 严爱相济,教书育人</h3><div> 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滴的露珠一样对待孩子的心灵,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倾注更多的耐心与关注,“上课提问多鼓励;课后辅导有耐心;犯了错误不急躁;错误严重不发火;屡次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div> <h3> 追求卓越,潜行思远</h3><div> 热爱自己的教育,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教师们利用点滴时间潜心钻研教材,坚持教学研讨和业务自学,广泛汲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捕捉新的教学信息,探索教育规律。 </div> <h3> 家校携手,共筑成长
</h3><div> 教育是合力作用的结果,它需要家庭与学校紧密的配合。幸而我们有一批真诚的家长朋友,父母规的学习让我们看到了家长对于孩子成长的关心,对于自己成长的渴望。家长会上我们畅谈教育方法,探讨孩子在学习与成长中的问题。走访家庭,我们关注学困生、留守儿童、单亲家庭……</div> <h3> 率先垂范,身教感染</h3><div> “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教师们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用自己点点滴滴言行影响学生。</div> <h3> 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h3><div> 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学生树立“团队”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培养队员的创新意识,在活动中队员敢于而且乐于提出自己的各种见解,鼓励队员在实践的过程中动脑筋、想办法,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探索,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div> <h3> 班队活动,润化无声</h3><div>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战国,荀况《荀子,劝学》,大意是“君子”居住必定选择风俗醇美之乡,交游必须接近贤德之士,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因此我们创建丰富多样的班级文化。“让每一面墙都能说话”,在环境创设中突显班级理念,暗示、引领、督促学生融入氛围,奋发向上。 </div> <h3> 将教育孕育与活动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少先队员进行教育,丰富少先队们的课余生活,给单调的学校生活添加绚丽的色彩,同时让学生通过活动受到意义深刻而又铭记于心的教育。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孩子们沉浸在书中,时光仿佛都已静止。</h3> <h3>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也是唤醒——唤醒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更是点燃——点燃学生内心对于学习和进步的火种;还是感染与浸润——以教师的言行感染学生的言行,以环境的氛围浸润学生的心灵。
</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right;">撰稿人:王春蕾 任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