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俄罗斯之典雅圣彼得堡

寇庄村人

<h3>  轻松出境游是我久已向往之事。基于时间安排、文化差异大小、签证便利程度几点因素考虑,首次出国游我和爱人选择了俄罗斯两城7日游。报团后不久于2018年6月7日成行,经过10个小时飞行到达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h3><h3> 圣彼得堡是彼得大帝一手建造的城市,一直到1918年的200多年时间都是俄罗斯文化、政治、经济中心,1924年更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又恢复原名。</h3><h3> 圣彼得堡建在波罗的海东岸的涅瓦河口,许多河流穿越而过,别具水城风情,故有"北方威尼斯"之称。圣彼得堡古迹众多,与莫斯科相比圣彼得堡更具皇家风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遗产。</h3><h3> </h3> <h3><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一、夏宫</b></h3><h3> 彼得大帝夏宫是历代俄国沙皇的郊外离宫,由美丽的喷泉、公园、宫殿组成,分为上花园和下花园。内外装饰极其华丽,两翼均有镀金穹顶,宫内有庆典厅堂、礼宴厅堂和皇家宫室。</h3> <h3>  大宫殿前是被称作大瀑布的喷泉群。 这里有37座金色雕像,29座潜浮雕,150个小雕像。</h3> <h3>阳光下的金人金碧辉煌、栩栩如生</h3> <h3>上花园为法式风格,内里喷泉雕塑伫立,绿树成荫</h3> <h3>宫殿内装饰的金碧辉煌</h3> <h3>肖像宫</h3> <h3>制作精美价值连城的瓷器</h3> <h3>庭院里有艺人在演奏,看到我们过来立刻演奏起中国歌曲。</h3> <h3><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叶卡捷琳娜花园</b></h3><h3> 又称沙皇村,为叶卡捷琳二世女皇所修建。宫殿建筑精巧淫靡,色彩清新柔和,弥漫着女性的柔美妩媚的风韵。女皇生前声色犬马、骄奢淫靡的气息依然沁淫着整座园林。它于1990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h3> <h3>  叶卡捷琳娜宫殿的黄金大厅,其内使用了超过100公斤的黄金,金碧辉煌,令人咂舌。参观时我脑海中闪现出中国故宫的场景,想到在经济不发达的上个世纪,各国封建统治阶级穷奢极欲概莫例外,人民非革命不可。</h3> <h3>厅与厅之间的门饰局部</h3> <h3>宫廷二楼的阳台摆满了精美的雕塑</h3> <h3>庭院里的法式花园远眺</h3> <h3><b>三、彼得保罗要塞</b></h3><h3> 于1703年由彼得大帝奠基并亲自监督建造工作,动用了20万民工和士兵。彼得堡是在要塞的保护下诞生和发展的。要塞后几经扩建,建成这座六棱体的古堡。</h3><h3> </h3> <h3>圣彼得保罗大教堂。巴洛克式大教堂的钟楼高122.5米,曾是全城最高的建筑物。历代13位沙皇的灵柩都放在里面。在沙俄时期,法令规定以彼得保罗教堂为准,15公里内不准有更高的建筑。</h3> <h3>参观时正碰上要塞举行不知什么仪式,身着不知哪个年代军装的年轻人大队站立。 但依我一个老兵的眼力看来,除着军官服者外,其他人毫无&quot;兵味儿&quot;,疑为学生临时客串。</h3> <h3>军乐队不停地演奏着军乐</h3> <h3>要塞中陈列着老式榴弹炮</h3> <h3>俯瞰要塞广场</h3> <h3>12时整一声炮响,宣告仪式结束</h3> <h3>彼得一世铜像。彼得大帝身材高大,有2米以上。这座铜像雕刻得特别精致,别具一格,很有神韵,但头与身体似乎不合比例。</h3> <h3>要塞广场内的小贩</h3> <h3>要塞建于涅瓦河畔</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b>四、伊萨基辅大教堂</b></span></h3><h3> 又称金顶大教堂,是座古希腊式与古罗马式完美结合的典型建筑,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和佛罗伦萨的花之圣母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圆顶教堂。建筑教堂共用44万民工干了整整40年,于1858年竣工。每当东正教节日在这里举行堂会时,据称能同时容纳14000名信徒。</h3> <h3>教堂墙壁上的雕塑</h3> <h3>伊萨基辅大教堂对面的沙皇尼古拉一世骑马铜像。</h3> <h3>十二月党人广场和亚历山大纪念柱。纪念柱高475米重600吨,无任何支撑也未打地基,靠柱身自重屹立在广场上。</h3> <h3>广场内有艺人在演唱</h3> <h3>广场毗邻冬宫,冬宫后有古式马车和公主贵胄装扮者供游人合影留念</h3> <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五、冬宫</b><h3> 原为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部分,是18世纪中叶俄罗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杰出典范,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h3> <h3>冬宫的侧门。我们小时候是从电影《列宁在1918》上熟悉这个地名的。走进这里,我脑海中不由浮现出十月革命时大队工人士兵冲进这所宫殿抓捕临时政府要员的情景。</h3> <h3>大厅内金饰门梁穹顶,精美的陶瓷、雕塑、壁画、器皿及珍玩古董极尽奢华 令人目不暇接。</h3> <h3>宫内有无伴奏男声四重唱在演唱,声音极好,可惜没时间欣赏。</h3> <h3>沙皇的宝座</h3> <h3>由16种木材铺就的花纹地板,其图案与天花板一模一样。</h3> <h3>精美豪华的穹顶</h3> <h3>宫殿的大殿小厅个个精雕细刻,富丽堂皇。</h3> <h3>精美的厅堂。由于超广角镜头的变形效果,我把小姑娘拍成了巨人。</h3> <h3>冬宫共收集了近三百万件从石器时代至当代的世界文化艺术珍品。计算起来,如果在每件艺术品旁停留1分钟,需要花18年时间才能看完所有艺术藏品。</h3> <h3><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六、喀山大教堂</b></h3><h3> 位于圣彼得堡的涅瓦大街上,历经10年于1811年竣工。在喀山教堂里面供奉俄罗斯最灵验的喀山圣母像,喀山圣母像曾经三次显灵。第三次显灵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正教教皇向喀山圣母像祈祷,圣母再次托梦给教皇说寒流将第二次出现,这次寒流使德军冻死过半,坦克无法开动,飞机无法起飞,手无法扣动扳机。喀山圣母像保存在美国的博物馆内,但是俄罗斯人民相信当俄罗斯再次出现灾难的时候将会再次出现。</h3> <h3>教堂侧面的雕像</h3> <h3><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七、滴血大教堂</b></h3><h3> 公元1881年3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乘着马车准备去签署法令,途中遭遇&quot;民意党&quot;极端分子的暗杀双腿被炸断,被送回到冬宫几小时后因医治无效而死亡。公元1883年,亚历山大二世之子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纪念父皇,在其父遇刺地点修建这座教堂。建筑师巴尔兰德以莫斯科红场上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为蓝本,建造了这座教堂。</h3> <h3>大教堂背面</h3> <h3>俄罗斯的乞讨者也是有才艺并付出的,不像我国乞讨者仅是伸手讨要,令人怀疑其劳动态度。</h3> <h3><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八、斯莫尔尼宫</b></h3><h3> 建于18061808年,原为贵族女子学院,1917年&quot;十月革命&quot;期间,布尔什维克党军事革命委员会设在斯莫尔尼宫,为十月革命司令部。1917年11月7日,列宁在斯莫尔尼会议大厅发表对俄国公民的号召书,宣布一切政权归苏维埃。在苏联时期作为列宁格勒市政府办公楼,现为圣彼得堡市政府所在地,从市长到各处、陆军部、内务部仍在此办公。</h3> <h3>普希金塑像</h3> <h3><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九、游涅瓦河</b></h3><h3> 我们乘坐这种游船游走在耳熟能详的涅瓦河上。</h3> <h3>在涅瓦河上远眺冬宫</h3> <h3>世界杯足球赛场馆</h3> <h3>涅瓦河上停驻的古船</h3> <h3>阿芙乐尔号巡洋舰。1917年10月25日,这艘巡洋舰向冬宫发射了打向冬宫的炮弹,由此&quot;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席语)&quot;。作为老党员,我对这艘老巡洋舰有着面对圣物般的膜拜之情。</h3> <h3>游船上演出的俄罗斯民族歌舞,演员热情似火极富感染力。对于我来说,终于有了拍美女的机会,在俄罗斯两个城市里,别说美女,连小孩子都不让人拍,恐怕是从小大人教的,亦可能与其社会不安全有关。</h3><h3><br /></h3> <h3><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十、街景</b></h3> <h3>涅瓦大街上的商店里居然有这样的艺术氛围,我禁不住想拍照留念。</h3> <h3>圣彼得堡和莫斯科街头有许多这样的露天咖啡馆,空气洁净无污染,坐在其中稍事歇息倒也十分惬意。</h3> <h3>这里的姑娘和国内一样喜欢自拍</h3> <h3>俄罗斯也有共享单车</h3> <h3>圣彼得堡的克格勃总部</h3> <h3>涅瓦河支流边</h3> <h3>我们所住宾馆不远处的一个不知名教堂</h3> <h3>此行中安排了三次俄式简餐</h3> <h3><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十一、住所</b></h3><h3> 在圣彼得堡仅住两日。第一天住在郊外一个林中山庄,园区面积很大,四周皆树,绿草如茵,碧水蓝天,林中掩映着独栋木屋,比五星级酒店还感觉好,是我最难忘的住所。</h3> <h3>第二次住在一个大酒店里,满满全是中国人,早餐倒是挺丰盛。</h3> <h3>晚餐后不去逛大街坐在街心花园里喂鸽子,感觉十分自在。用我记忆仅存的几个俄语单词并借助翻译软件的帮助与小孩子聊天,成为俄罗斯小孩眼中的外国好爷爷。我起身离开时,小姑娘跑过来用她刚跟姐姐学的英语说了句&quot;我爱你!&quot;把我的心都要融化了。</h3> <h3>次日8点40集合前,我和爱人留恋这份恬静,再次来到小公园喂鸽子,朝阳把我们的身形拉出了剪影。这景、影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h3> <h3>圣彼得堡,初看觉得你有些落伍,细品才体会到你有无穷魅力,你是如此典雅高贵,我也要像俄罗斯小姑娘对我说的那样说一句&quot;I love you!&quo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