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场考试

飞翔

<h3>  1980年江苏省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考试在七月初开考了,我们的考场设在邻乡——刘庄中学。过去刘庄和三圩之间有一条外河阻隔,去刘庄镇都要到渡口摆渡,很不方便。也就在1978年或者1979年,这条河上修建了一座大桥,将两乡连接,从此告别了摆渡。这座大桥的修建也让三圩通了汽车,这座公路桥在当时还挺气派,拱形大桥在河道上是一道亮丽的风景。</h3> <h3>  从三圩到刘庄有十里的路程,所以不能住在家里,要住到离考场近的地方。如果是在现在,那对考试期间的吃住行肯定要高度重视,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会放下手中的一切来安排好的。但那个时候真的没人重视,也没有老师组织,也没有父母陪伴,就靠自己。记得考试的前一天,我去同学智慧家叫他一起去,他还在家中吃午饭,那天他家中给他特别安排了一顿好一点的午饭,还烧了青菜豆腐汤,说是一清二白,寓意着明白不糊涂。而我家中毫无特殊,和往日一样,没有像现在送考时的隆重和重视。学校为我们选择住的地方既不是宾馆也不是招待所,就在去刘庄的路上找了一个学校,一所还比较破旧的学校,就让我们这些参加考试的考生,住在学校的课桌上。还要我们自带了蚊帐、席子、面盆、毛巾、水瓶等日用品。下午,我们提着这些行李步行到这所学校,然后就把这所学校的课桌拼凑成一张张床铺,铺上席子,挂好蚊帐,安营扎寨。七月正是夏天最热的天气,空调不可能有,电风扇也没有,我甚至记得这所学校连电都没有,我们晚上点的是蜡烛。课桌本来就窄,蚊帐也不好挂,大家就将就着把自己安顿好,然后到刘庄中学看了一下考场,找到了第二天考试的教室。学校安排我们吃是在离住的这所学校还有一段路的三圩砖瓦厂,砖瓦厂是烧砖头烧瓦的,到处是泥土堆放,尘土飞扬,又乱又脏。可能学校也和砖瓦厂协调过了,可以带我们学生烧饭,给钱,他们就打饭打菜,我们就在砖瓦厂那个破旧的食堂里吃饭。谈不上烧什么可口的、有营养的,就是能填饱肚子的那种,想像不出我们是来参加中专入学考试的,就像到乡下参加劳动的。那天晚上,我们也无法洗澡,就简单地用水擦了一下身子,洗个脚就上床了。我躺在课桌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一是考前的紧张,毕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考;另一方面还有天气太热,这个教室里睡了那么多同学,没有一点风,我出了一身的汗。看看智慧同学也在另一个蚊帐里动来动去,知道他肯定也睡不着,就叫他起来,到教室外面去乘会儿凉,等热气散了,教室里气温下降了,我们再回屋睡觉。</h3> <h3> 我们俩走出教室外,看到外面满天星光,这是一个晴朗的夏夜。乡野的晚风送来了阵阵清凉,我们好好地舒了一口气。走到一块田埂上,找个相对干净的地方坐下,我们谈到了明天的考试,又把几个不太清楚的问题温习了一下。在班级上,我们俩的成绩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对于明天的考试我们还是有信心的。如果我们俩考不上,我们班上其他同学能考上的可能性更小。在初二升高中的入学考试时,我们俩也是一起复习的,最后我们都双双考上了高中重点班级。虽然1980年我只有虚岁17岁,智慧小我一岁才16岁,但我们有了坚定的理想,想考入学校的愿望十分强烈。我们聊了一会呆不住了,外面蚊子实在太多,叮得身上都是包,只好回到教室的课桌床上,强迫自己入睡,我感觉有许多同学都和我们一样,睡不着,有人还用手电筒在蚊帐里看书复习,我安静了一段时间之后迷迷糊糊地睡着了。</h3> <h3>  第二天,我们一早醒来,这一夜睡眠的质量不高,大家都不适应外面的环境,这样的住宿条件实在是太差了。好像没有老师住在这里,更没有哪位家长来看望,一切都靠自己。做完了准备,我们去砖瓦厂吃早饭,吃过早饭就等待着去考场考试。我看到同学们还在翻书复习,我也把那些练习找出来再看看,政治题再背一背。<h3>  不记得好像是上午九点,考试开始了。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真正意义上的入学考试,这是一场充满竞争的考试,是一次选拔与竞技,与往日的所有考试不同,这次是能决定你命运和前途的考试。中专考试不考英语,只考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和化学是一张试卷,总分好像是400分,考两天。在考试的那两天时间里,我们就一直睡在那所学校的课桌上,没有条件洗澡,跑很远的路去砖瓦厂吃食堂,在闷热的教室里度过难熬的时光。</h3></h3> <h3>  当我写完最后一个字,交上最后一张试卷,我仿佛撂下了一副沉重的担子,一下子轻松了,积压在心中的那口气舒坦了。不管考得如何,总算完成了任务,高中毕业了,下一步,我的学习生涯在哪儿,还是未知数。<h3><br></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