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感悟父爱!好深奥的话题,我用几十年的生活经历体会到 : 父爱是要在感触当中,去领悟、去细品……</h3> 从记事起,爸爸在我眼里,他就是个暴君,不懂得爱。他那双大眼睛瞪起来,可真吓人!谁要犯了错,都逃不过他打。爸爸打人,他还挺有理,常说 :孩子不打,不成器,捧打出孝子…… 爸爸打人,还要拿武器,皮带、笤帚、鞋底都是他常用的。他打你时,不许叫,不行哭出声,更不让人拉…… <h3> 哥哥姐姐都没少挨打,他打人可凶了。每当遇到这场面时,我就躲在角落里,缩着身子,紧屏呼吸,生怕爸爸手里的武器转向我。但是,我还是没有逃过爸爸的酷刑!</h3> <h3> 记得,我刚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我没完成作业。老师说:“李湘滨,不写作业,明天就别来上学了"。我不懂老师说的“别来了"是啥意思,是被开除了吗?放学回家我没敢说,第二天也不敢去上学。我把书包藏在院子中的筐子里,就上街逛了一天。晚上爸爸下班回来,知道了我没上学的事,一手把我抓进里屋,脱下他的鞋,拿着这武器,照着我的屁股使劲的拍。边打边说:“我叫你逃学,我叫你逃学……”开始我真想笑:你叫我逃学,干嘛还打我呀!鞋不停的在我屁股上左右飞舞,这一顿胖揍,真疼呀!我无声的流着泪,知道是自己错了,该打!</h3><h3> 第二天上学,我都不敢坐下,摸着隐隐作痛的屁股,心想 : 我是亲生的吗?心真够狠的,我才七岁呀,就舍得这么打,真是个坏爸爸。</h3> <h3> 打这以后,我胆子更小了,上学怕老师,回家怕爸爸。每天都是提心吊胆的过着,小心的溜着边,不爱说话。虽然没有再挨过打,可整个小学六年,我是带着压抑度过的,家里人都觉得我变傻了。</h3><h3> 小学毕业考初中,爸爸决定让我报考密山铁路中学。说是让我换个环境,锻炼一下性格。多狠心的爸爸呀!就这么把才十三岁的我,赶出了家,去离家老远的地方上学,一个学期才能回一次家。可又一想 : 这样也好,离开了恐怖,离开了爸爸那可怕的眼神。</h3><h3> 可不知道为什么?到密山没有多久,我就开始想家,也想打人的爸爸。真的很想,想的我常躲在被窝里哭…</h3> <h3> 爸爸有时候也和我们亲近,给我们讲他在抗联部队,打日本鬼子的故事。哪场战斗是怎么打的,打死多少日本鬼子呀!可我不爱听。觉得,我没见过什么鬼子,就看见你把我们当鬼子打了……</h3><h3> 时不时地,爸爸还拿出几张他得的奖状,讲每个奖状来历,我知道爸爸的用意。心里确想: 这东西,有啥好显白的!你等着,将来我会比你得的更多。</h3><h3> 但是,我对奖状中的故事,还是认真听了,特别是对那张带有照片毕业证的故事,记忆尤新。<br></h3>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代初,牡丹江铁路局(现在是分局)要培养一批技术人员,爸爸被送到了技术学院去进修。爸爸在旧社会只读过两年私塾,解放后虽然也不断的学习提高,可是在学校和别人相比,文化水平还差很多。爸说 :"既然来了,就得学成,不能白来“。于是,爸爸买来好多相关的书。白天上课认真做笔记,晚上宿舍息灯后,就躲在走廊或厕所的灯下补习,直到深夜,天天如此。三年后,爸爸和班上的同学一样,拿到了哈尔滨技术学校总计师的毕业证。</p><p class="ql-block"> 爸爸学业有成,回来后,主动要求到技术薄弱的单位去工作,局里把爸爸分配到一面坡铁路机务段设备技术科,负责段里的一切设备技术工作。英雄找到了用武之地,爸爸的工作热情可高了。搞技术革新,搞了好多研究项目,还得过大奖,那些奖状都是他的科研成果奖。</p> <h3> 那年,我初中二年级放暑假回家,看到家里多了一台缝纫机,上边放着有关裁剪的书,很好奇!妈妈告诉我 : 缝纫机买回好几个月了,你爸学会了使用,现在又迷上做衣服了。这不,每天下班回来就看这书,正研究裁剪呢。我问 :我爸他会做吗?妈说 :他可有办法啦,把旧衣服拆了,翻过来再缝上,你看,我们的衣服、裤子都是他翻新过的。我打量着妈妈这身被爸爸改动过的衣裳,真挺好,就象新的一样。</h3><h3> 没想到,五十多岁的爸爸,在家也搞创新啦,我开始佩服他了。</h3> <h3> 一天,爸爸拿回一块学生蓝布料,对我说 :喜欢吗?我点点头。爸说:快开学了,给你做套衣服,是对你学习成绩的奖励!我有些惊诧,爸爸要亲自做衣服奖给我,这是真的吗?</h3><h3> 爸爸拿着尺子,在我身上量着,把量好的数字记在纸上,再照着书计算好尺寸。然后把布料铺在桌子上,拿着尺比着、拿着石笔画着,嘴里还叨叨着,三分之一是腰线,三分之二是袖弯处…… 整件衣服的图画好了,他拿起剪刀顺着笔道,把布剪成几块。爸爸边剪边告诉我 :这是两块是前身,这块是后身,这两相同的是袖子、领子…</h3> <h3> 第二天,爸爸下班后就开始做衣服了。他是那么认真,那么细心,今天装个两兜,明天缝两袖、上个领。没用几天衣服、裤子都做好了,他还特意用熨斗熨了熨。</h3><h3> 我接过爸爸给我的奖品,深切的注视着爸爸,他的眼里透着微笑,一点都不可怕,我的眼睛湿润了,不知道说什么好……爸爸说 :快穿上试试,看怎么样?我穿上衣服,特合身,这做功、这款式,比卖的好看多了。我对着镜子不停的照,美的我,笑着、跳着,十五年来我头一次在爸爸面前这么开心。爸爸看我这么喜欢,他十分高兴。</h3><h3> 爸爸的第一件成功作品,穿在我身上,真是美到心里,我感到这不只是穿套新衣服,这衣服好象爸爸的怀抱,紧紧地拥抱着我,那么的暖,那么的幸福…… 那一刻,我深信爸爸是极其爱我的!</h3><div> </div> <h3> 我家兄妹五个,我排行老四,和老三姐姐差十岁。我们都相继长大,虽然不是栋梁之材,但都有各自喜欢的工作,为国家做着自己的贡献。思想成熟的我们,对爸爸加深了理解,有了全新的认识。爸爸虽然不打人了,但他的威严不减,子女们把对爸爸的怕,转化成敬重和爱,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回报着父母……</h3> <h3> 六八年未,我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洪流,来到花园农场,每月三十二元工资。我把二十元寄回家,自己只留十二元钱的生活费。 月月如此,一共邮了三年。</h3><h3> 当时在下乡青年当中,真没有象我这么做的。她们说 :咱们一天多苦多累呀,挣这点钱自己还不够自己花的,干嘛要寄给家?太亏待自己了,你是不是傻呀?我笑着,不和她们争辩,只觉得 :给家里寄钱,是我应该做的。每当爸爸接到汇款单,心里乐的不得了,取钱的路上,逢人就说 :看我老姑娘邮来的钱… 其实爸爸看中的不是钱,是儿女的孝心。</h3><h3> 下乡没到半年,我就收到爸爸寄来的一块新的上海牌手表,在我们连,我可是第一个戴上手表的呀,可把身边的伙伴们羡慕坏了!</h3><h3> 我常收到爸爸给我寄来的各种物品,爱就这样互相传递着、增进着!</h3> <h3> 爸爸在我们心中,有无限的凝聚力。在孙辈们上学期间,每年春节,我们兄妹都要带上全家和爸妈一同渡过。聚在一起十七、八口人,那叫一个热闹,儿女们叫着爸妈,孙辈们喊着爷爷奶奶!大家快乐的依偎在俩位老人身边,这是爸妈最幸福的时刻!你看,爸爸乐的都找不到北啦,非要亲自下厨做两个拿手菜,让儿孙们品尝……</h3><h3> 爸妈的快乐,是儿女们的幸福!</h3><h3> 儿女们的快乐,增添了爸妈的幸福!</h3> <h3> 爸爸的晚年很幸福,四世满堂,还有妈妈的陪伴,拿着离休老干部的工资,和弟弟一家生活在一起。每天啥事没有,就出去用各种方式晒他的幸福。邻里们都羡慕极了……</h3><h3> 每天一大早,他身穿白衬衫,拄着文明棍,去市场点菜 :割块肉、要肥的,四斤排骨、要肉多的,称条鱼、要大的…… 一会老儿媳妇来付钱。其实,这活根本不用爸爸做,可爸爸每天坚持做。他是在别人面前显白自己,晒他的幸福呢!</h3> <h3> 从十三岁离开家,到八八年返城回到牡丹江。这二十六年,我和爸爸都是书信联系,每月爸爸至少给我写两三封信,虽然信中话语不是很多,但都让我泪水难止…… 我就像他手里的风筝,不管我飞的多远、多高,他都在那头牵挂着我……</h3><h3> 爸爸八十六岁走的,离开我们快二十年了,在他陪伴我的五十二年里,总有些记忆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总有些留念潋滟在岁月里。</h3> <h3> 感谢老弟和弟媳,多年来一直陪伴在父母身边。你们的辛勤付出,精心的照顾,使老爸老妈晩年生活那么幸福、那么快乐!……</h3> <h3> 父亲是座山,树起爱的峰巅;父爱无声,却胜过世上最美的语言。</h3><h3> 感悟父爱,父爱就在我们生活的细节中;细品父爱,父爱就在点点滴滴的生活故事里。</h3>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献给父亲</span></p><p> 中学时,学过朱自清的《背景》,作者把对父亲伟大渗透在笔下的字里行间…… 那时我就想,我什么时候也能写写自己的父亲呢?</p><p> 父亲离开我二十年了,七十多岁的我,开始回忆起小时候和父亲的故事,在严厉粗暴的父亲身上,寻找他的闪光之处。我写了《感悟父爱》一文。</p><p>感悟父爱,父爱就在生活的细节中;</p><p>细品父爱,父爱就在点点滴滴的生活故事里……</p><p> 感谢美篇把我的文章荐为精华,我又把美篇印制成精装书。真没想到,七十多岁的我竟然出书了,是美篇平台帮我实现了梦想!</p><p> 我把此文献给天堂里的父亲,这是女儿对父亲最深切的祭奠和最好的感恩方式!</p><p> 此书留给后人,这是家的珍贵写实,让后人了解前辈的精神财富,是我爱我家的动力和源泉。</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