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皮子的魅力

惊山鸟(宇)

<h3>退休了。<br>照看孙宝宝之余,对“面皮子”这种极具特色的风味小吃,产生了浓厚兴趣。</h3> <h3>《舌尖上的中国》有它的介绍。<br>央视另一栏目里,一家北京餐馆有卖 : “每日限售50份”。<br>2011年去西藏,拉萨街头有牌匾 : “武威面皮”。</h3> <h3>离开武威三十年,逢回必吃。但千里迢迢,一年半载尝不到一次,挺难熬。<br>咋办?自己做!</h3> <h3>查资料,找感觉。<br>发现 : 陕西凉皮、兰州酿皮子、武威面皮子,有其共同之处——都要“洗”(高担面皮除外)。</h3> <h3>区别所在 : <br>一、如果蒸得很薄,加入黄瓜丝,调以麻汁、辣椒油、蒜泥、生抽、醋等,就成了陕西凉皮。</h3> <h3>二、如蒸得稍厚些,调入酱油、香醋、蒜汁、盐、芝麻油、香菜、黄瓜丝、辣椒油等,就成了兰州酿皮子。</h3> <h3>三、若蒸前加入适量蓬灰,面糊增厚到2-3厘米,蒸25-30分钟,再浇上很有特色的“醋卤子”,就成了武威面皮子。</h3> <h3>个人感觉,武威面皮子极具特色。相比 : 陕西凉皮遍地开花、随处可买,而武威面皮在北京餐馆,“每日限售50份”。</h3> <h3>试了多次,做成了。<br>我想 : 外地的同学、朋友,如有机会可去武威品尝 ; 武威的,可择机来我这里“验收”一下。<br>再往后,来自武威、或有武威生活经历的石家庄朋友,可交流技艺,想吃就做了 :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