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函谷关

天马空

<h3> 汉函谷关遗址是一个古代的门关,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东,地处秦岭山脉东段的峡谷之中,始建于公元前114年。</h3><h3> 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h3><h3> 西汉楼船将军杨濮是新安人,在以前,一般人都耻为关外之民。以前的京畿要地在西安,函谷关以东的都是关外人。杨濮用自己的私财把函谷关从灵宝迁到新安,使自己老家进入关内,从而圆了当关内居民的面子。</h3> <h3>  接官亭。用于关外的人在此等待,迎接从京城回来的官人。</h3><h3> 亭前腾紫气,关内步青云!</h3> <h3> 所有的关都是利用自然地形而建成的。</h3><h3> 黄土高原上有一种独特的地貌,即所谓的“塬”,是由于水流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台状高地,这种地形顶部非常平坦,而且面积非常大,但四周往往因为河流冲刷而形成峭壁陡立的模样。而在这一区域,这种“塬”往往是决定地形交通的最主要的因素。</h3><h3> “关”一般都建在“塬”的裂缝中,“关”把裂缝一封,敌人就过不去了!</h3> <h3>  汉函谷关同样是利用了类似的自然地形。</h3> <h3>  关楼。当年的秦国之所以能够强大起来,由于“函谷关”的强大作用,六国无法进攻秦国,使秦有足够的时间修养生息,不受干扰。</h3> <h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h3><h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h3> <h3>从汉函谷关上可以看到其关楼与鸡鸣台、望气台的平面呈“H”形分布。其中,关楼在其西;鸡鸣台、望气台在其东侧,南北对峙,中间的通关古道宽约50米。</h3> <h3>通关古道。</h3> <h3>关外人出关时走的车马道。</h3> <h3>  杨濮祖籍为今新安县铁门镇,去秦关三百里,而“耻为关外民”。因此,他上书汉武帝,决定以家财为资,徙关于新安县城东;汉武帝“意亦好广阔”,于是便答应了杨濮的请求。随后,杨濮倾其家财,带领部众及门人,按秦关模样,在新安县城东“克隆”了一个函谷关,即汉函谷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