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魂

陈二棉

<h1>老山,山峰陡立,丛林密布,遮天蔽日,海拔1442、2米,一条中越公路从这里穿过,是国界线上的主要制高点之一,可控制我正面23公里,纵深35公里范围。越军妄图称霸东南亚,强占我领土,打死打伤我边防军民,搞得农民不能种地,工人不能做工,学生不能上课,是可忍、孰不可忍!</h1> <h1>1984年4月25日,收复老山的战斗打响了。前线第14集团军118团的将士们,在藤萝密布的丛林中穿行。在连续三个晚上的秘密开进、隐蔽接敌中,几千人的行动,可以不发出一点声响,不露一丝光亮,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雨夜,有的战士摔下山涧也一声不吭,摸着爬起来,又继续前进。</h1><div><br></div><h1>有的被蚂蝗、蚊虫叮咬,起了多少包、流了多少血,谁也不去理它;有的被敌人的流炮打伤,整个部队不慌也不乱,不能发出一点响动。</h1><div><br></div><h1>有的战士在潜伏时被炸成重伤,为了不发出声响,把手榴弹塞进嘴里,直到牺牲一声不吭。</h1> <h1>三天过去了,到了4月28日,连一点消息也没有,前线指挥部着急了,催问集团军怎么回事,回答说和一线失去了联系。</h1><p class="ql-block"><br></p><h1>老山地区,山高林密,大部分地表被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覆盖,电台联络失灵;又因携带行装难以攀登,战士们干脆扔掉背包、干粮袋,拉着树藤一步一步行进,难度可想而知。</h1>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三天后的凌晨,前线传来了激动人心的消息,主攻团118团占领了老山主峰,擎旗手何天华第一个冲上越军阵地,身负重伤,仍用伤残的身躯支撑着军旗并插上老山主峰,战地摄影师拍下了这一经典时刻,体现了一名军人敢打必胜的信念,和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狡猾的敌人躲进了工事,伺机进行反扑,地堡里的枪眼像火蛇一样吞噬着战友的生命。主攻团八连的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把爆破筒塞入敌人工事内,又被敌人扔了出来。危难时刻,英勇的战士又立即塞了进去,用身体顶住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span></h1> <h1>战士们子弹打光了,就和敌人展开了白刃格斗,收复老山的战斗打得异常残烈,有的牺性后还紧紧抱着敌人。在后续部队的增援下夺取了最后胜利!</h1><h1> 血战老山顶,卫国当英雄。</h1><h1> 领土一日还,血染战旗红。</h1> <h1>4月28日,是我军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老山,越军苦心经营多年的老山,被我军一举攻克,老山又回到了中国人民的手中!</h1><p><br></p><h1>为表彰老山作战部队,中央军委授予14集团军118团八连“老山英雄连”荣誉称号。</h1> <h1>紧接着,4月30日,我军又收复了者阴山,打得敌人在近期内失去反攻能力。但是,我方仍有8个据点被越军占领,战斗仍在继续。</h1> <h1>在接下来的防御作战中,1984年7月,第一集团军在傅全有军长、史玉孝政委率领下,开赴老山前线轮换作战。就在他们刚上阵地的第三天清晨即前线告捷,歼敌数百人,我方人员几乎没什么伤亡。接下来的第二仗、第三仗……他们越打越猛,越打越精,连对方的前线司令官也来了个“火线换马”。</h1><p><br></p><h1>越军组织报复反攻,对前沿阵地猛烈炮击,而后以一个营兵力发起攻击,经过激战,敌伤亡过重,退出攻击。次日又以一个团的兵力发起新的进攻,我一师一团坚守阵地,打退多次进攻,重创敌军,终于取得了胜利。</h1> <h1>越军连连失败后,为了挽回败局,采取“堑壕延伸式”新战术。以零星炮击为掩护,在阵地前沿施工掘进,挖壕打洞,一直延伸至我阵地前方,对我形成分割包围,顺手就地甩个手榴弹过来,导致伤亡时有发生,态势非常危险。而且切断了我军补给线,对运送物资的军工造成较大伤亡,情况十分危机!</h1> <h1>为了解除困境,我军采取了以炮破壕、以壕制壕的办法,使用火箭筒、直瞄炮火直接打击越军战壕,将其逐点逐段摧毁。同时我方阵地挖战壕与越军对进,拦截、切断敌堑壕和交通壕,终于夺回了战场主动权。</h1> <h1>在收复小尖山的战斗中,硬骨头六连的指战员们打的英勇顽强。</h1><h3><br></h3><h1>小尖山山势陡峭,暗堡密布,越军吹嘘是固若金汤的模范阵地。我一师一团六连由16勇士组成的突击队,发扬硬骨头精神,秘密开进,前赴后继,勇猛冲击,仅用4分钟,就占领了主峰。但敌人仍不死心,多次发起反扑。硬骨头六连坚守阵地,战斗持续了14小时,连续打退敌人连、排规模7次反扑,全歼守敌200余人。</h1> <h1>1985年1月15日,我军发起了收复老山以来规模最大的1.15反击战。一师一团主动请缨担任主攻团任务。在敌倾盆弹雨的覆盖下,我英雄的红军团指战员英勇奋战,顽强拼搏,敌人被我一次次打退,阵地被我一个个收复。越军持续的疯狂炮击,以致山头高程下降了5米,据不完全统计,我方阵地每平方米落下3枚炮弹。战争不仅是钢铁的较量,更是革命意志的较量。战士们坚定地表示:“人在阵地在,祖国领土一寸不能丢”。</h1> <h1><font color="#010101">我一团六连组成尖刀连,兵分三路率先向116阵地2号、3号高地发起进攻,一个半小时后收复了2号高地;在收复3号高地时,遭到敌人火力阻拦,进攻困难,及时补充弹药后,继续战斗持续了9个小时,击退了敌人多次反扑。在大部队配合下,激战四天四夜,击退敌营、团规模反扑10次,共歼敌920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终于攻克并收复被越军侵占的我国每一寸土地。我一师一团顶住了越南一个加强师的进攻,取得了1.15大捷,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硬骨头六连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font></h1> <h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但革命气节是军人应具有的高尚品质。在老山前线先后有十几名干部战士在战斗中与敌人同归于尽,敌人休想抓到我军一个人。</h1><p><br></p><h1>战士李谋仁在担任警戒任务时,三名敌人摸到他身后,用石块猛击他头部,当即昏倒在血泊中,敌人拖起来就走,想抓活的,情况十分危机。当拖出五、六米远时,小李从昏迷中苏醒了过来,意识到敌人的阴谋,强烈的革命气节感使他强忍着头部剧烈的伤痛,以惊人的毅力与敌人搏斗,同时拉响了随身携带的光荣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壮烈牺牲!</h1> <h1>战士金德荣,是硬骨头六连的一位火箭筒手,他第一个冲上阵地,先敌射击,当他正要发射射第4颗火箭弹时,敌人的炮弹削掉了他的左臂,他就用一只胳膊向山顶上连投4枚手榴弹,看着2个鬼子倒了下来;此时敌人又一颗炮弹打过来,腿部负了伤,额头流血不止糊住了双眼,他用手一抹,使尽全身力气,又投出一颗手雷,此时他再也支持不住了,倒了下来。牺牲时,手里还握着一颗手雷。</h1> <h1>通信兵胡洲,在电话线被敌炮火炸断,自己头部受伤的情况下,艰难地向前爬了七、八米,找到电线,接通线路,牺牲时手里还紧握着老虎钳死死地夹着两个线头。</h1> <h1><font color="#010101">机枪手周晓杭,腹部中弹,忍着剧痛,继续向前爬去,再次架起机枪射击,掩护部队冲锋,直到壮烈牺牲,仍紧抱着机枪不放。</font></h1> <h1>老山战区,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到处是悬崖峭壁和溶洞,无路可走,易守难攻。</h1><p><br></p><h1>经过多年的战争,亚热带丛林的老山,已完全失去了它应有的葱绿和青秀。植被让炮火炸得无影无踪,只剩下一根根光秃秃的掉了脑袋和肢臂的枯木,像半根电线杆似的立在那里。曾落下几十万发各种口径的炮弹,山石让弹片犁了几百遍、上千遍,一半变成了粉末,一半变成了狼牙似的石笋,密密麻麻的散布在这块不足2平方公里的山谷里和各个山顶上,用大倍望远镜看去,看不见一个人影,看不见一个生物,死一样的沉寂。</h1> <h1>可战士们清楚的知道,在脚下向前延伸2公里半径的弧线内,那阴森、狭窄的石缝里,那低矮潮湿的溶洞中,到处都有我们顽强的坚守阵地的哨位和士兵。</h1> <h1>最前沿的阵地,距敌人只有5一6米远,有的只隔了一块岩石,连敌人说话都能听见。哨位设在石缝里,人们称之为“猫耳洞”。大多数的哨位,面积没有一块铺板大,高度只有70一80厘米,两个战士紧紧挤在一起,腿不能伸,腰不能直,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打呼噜,只要发出一点响声,都可能暴露自己的位置。</h1> <h1>一次,一名军工到前沿哨位送给养,爬进猫耳洞时踩滑了一块石头,敌人听见动静,隔着石墙扔过来一枚手榴弹,战士的腿负了伤。</h1><div><br></div><h1>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7月的一天,一场局部战争打响了。</h1> <h1>猛烈的炮火覆盖了敌人表面阵地,三发信号弹打响后,突击队员们冲了出来,班长发现敌一个洞穴,里边发出叽哩呱啦的喊话声,他随手扔进一颗手榴弹,被敌人扔了出来,他又急忙把4枚手榴弹绑在一起,扔了进去,一声巨响,洞内悄然无声,班长一跃跳了进去,一阵猛烈扫射,定睛一看,洞内血肉模糊,血雾弥漫,一股血腥味扑来,敌人尸体横七竖八躺了20多具,还发现一部电台,估计是一个连指挥所。</h1> <h1>当后续队友冲进洞内时,看见班长浑身沾满鲜血,马上用报话机呼救,“班长重伤,请求后送”。</h1><h3><br></h3><h1>班长活动了一下四肢说:“我没受伤,不用下去”。最后大家才明白,他身上沾的都是敌人的鲜血。</h1> <h1>边境地区变化无常的气候,是指战们的另一大敌,晴天太阳直射,气温高达50多度,坐在猫耳洞里,闷热的像进了蒸笼一样,一动不动也挡不住汗水哗哗地流,战士们干脆赤裸着身子,只穿一条三角裤,反正这里都是男子汉的世界。</h1> <h1>亚热带山岳丛林的自然环境,下雨的时候,哨位内成了水的世界。闷热潮湿的气候,孳生了大量的毒蛇、老鼠、蚊子和各种不知其名的毒虫和小咬。战士们身上不知咬了多少包,有的皮肤溃烂,奇痒难忍。一天中午休息,一条眼镜蛇爬上一个战士的胸脯,他惊醒后伸手一拨,被毒蛇咬伤了右小臂,多亏卫生员用嘴及时吸毒,才保住了性命。</h1> <h1>阵地上的生活有几大难。首先是喝水难,在炎热的气候中,每人每天只供2斤水,可为了防治皮肤病,上级规定每天必须留下一斤水擦身子。战士们的嘴唇像干涸的稻田一样裂开了,他们用舌头去舔那潮湿的石头,用嘴去吸吮湿土,和当年的上甘岭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年的上甘岭战役只打了40天,而我们的战士要在这里坚守365天,谈何容易。</h1> <h1>由于缺水,阵地上不能洗脸,不能刷牙,不能洗手,不能刷碗,卫生纸成了水的代用品。手脏了用卫生纸擦,脸脏了用卫生纸洗,吃饭前后,还是用卫生纸擦碗、擦筷子。</h1> <h1>阵地上吃饭也难,每天只有一顿热饭,另外两餐靠吃压缩饼干,可涶液太少了,干粮在嘴里嚼着,直往外掉渣,指战员们仰着脖子往下咽。</h1><h3><br></h3><h1>排除大小便也成了难办的事,哨位只有那么大,又不能出洞,只好把大小便解在罐头盒子里,为了不造成响动,这些罐头盒还不能扔出去,只有等军工上来时带下去。</h1> <h1>在阵地上的连队,三个月一换防,下来后一个个像“野人”,长头发,黑脸庞、大胡子、一身泥土……</h1><div><br></div><h1>战士们深情地说:“男儿大丈夫,能受千般苦,血洒南疆土,报效我的母”。</h1> <h1>为了保障一线阵地的战斗和生活,各级组织了强有力的保障队伍,平均每三个一线战士,就有一名军工为他们服务。</h1><div><br></div><h1>军工,是由炮兵分队组成的后勤保障队伍。这些被誉为“老山骆驼”的战友们,他们赤裸着脊梁,头戴钢盔,腰里栓着止血带和急救包,随时进行自救;脖子上挂着光荣弹,随时和敌人同归于尽,宁死不当俘虏。</h1> <h1>老山是座雷山,各种型号的地雷:有压发的、绊发的、定向的、子母的、连环的……战士们身背100多斤重的物资,一步一步小心地攀登着,踏错半步就可能踩响。</h1><h3><br></h3><h1>他们天天背水、背饭、背武器弹药、背阵地上所需要的一切。然而,把这一切送上阵地,送到最前沿的哨位去,是多么的艰难。</h1> <h1>到最前沿去,到前线阵地上去,军工们要冲过五、六道“百米生死线”,也就是在暴露地段,随时都有敌人的机枪扫射,只能一步一步地向前爬。</h1><h3><br></h3><h1>通往前线的军工路,宽不过半米,长达十公里,山高坡陡上不去,战士们就一个拉着一个爬着向前走,大家互相照顾,相依为命,在这里不是兄弟,胜似兄弟!</h1> <h1>上级给工兵团下达的任务是,当年排除5万只地雷。有一名战士一下午排了16只地雷,创下了当天个人最高记录。</h1><p><br></p><h1>工兵排长尤建国,上阵地218个日日夜夜,在隆隆的炮声和滚滚的硝烟中,单独执行任务198次,共排雷1108颗,创造了老山前线个人排雷最高纪录,被国防部授予“排雷英雄”荣誉称号。</h1> <h1>为了祖国,为了战友,为了胜利,战士们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宝贵的生命,有的负了伤仍坚持爬到阵地前沿,把东西送到战友手中,最后安然地闭上了眼睛。</h1><p><br></p><h1>前线的战士们为了怀念战友,发自内心的感动,写下了《军工万岁》的壮烈诗篇:</h1><p><br></p><h1>铁打的双脚 / 钢铸的双肩 / 脚踩生死线 / 肩扛战斗力 / 面对枪林弹雨 / 穿越山峦 / 穿越崎岖 / 在险恶上匍匐 / 在深渊里起路 / 一步一步 / 连接着胜利 / 一滴一滴 / 血染着大地 / 万岁军工 / 军工万岁!</h1> <h1>在前线,战士们一上阵地就没打算活着回来。按着惯例,出征前,他们一个个剃了光头,照了相,给亲人留下遗言,在军旗下宣誓,而后首长为他们敬酒,随时准备出发。下面是一位战士出征前写给妈妈的信:</h1> <h1>亲爱的妈妈,在儿子即将投入一场恶战之前,让儿子再叫您几声妈妈!妈妈!妈妈!</h1><h3><br></h3><h1>妈妈,儿子明天一去,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如果我真的牺牲了,请您老人家不要为儿子流泪,儿子是为祖国、为人民死的,死得光荣啊!</h1><div><br></div><h1>妈妈,我的好妈妈,儿子去了。我知道,即使给您一座金山,儿子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但是,妈妈,您应该理解儿子,为儿子骄傲!</h1> <h1>一个战场上的军人,有他的超常心理,藐视一切,战胜一切,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置之度外。因为他们离死神很近!很近!离鲜花太远!太远!</h1> <h1>一位凯旋的战士,念着父亲的来信,使他震动!使他清醒!</h1><h3><br></h3><h1>……是烈士的鲜血铺平你凯旋的道路,你能活着回来,我既为你庆幸,又总觉得你欠了烈士点什么。我儿你千万不要争功,就是有功也要让给烈士,否则,我真担心你会做噩梦……</h1> <h1><i style="color: rgb(57, 181, 74);">&nbsp;&nbsp;傅全有军长与前线文工团合影</i></h1><p><br></p><h1>一时间,在战后评功中,有四句话在部队中叫响:“党员让群众,干部让战士,未负伤的让负伤的,活着的让烈士”。没有评上功的战士说:“和烈土比我们就什么意见都没有了,人家命都献出来了,你活着回来了还不知足啊!”</h1> <h1><i><font color="#39b54a">老军长傅全有上将赴云南麻栗坡烈士</font></i></h1><h1><i><font color="#39b54a"> 陵园祭奠战争中阵亡英烈2008.1</font></i></h1><h3><br></h3><h1>中越之战前后持续了十年,每一次胜利都是前线将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树起了一座南疆丰碑。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让我们永远缅怀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善待参战老兵,今后还会打仗!</h1> <h1>老山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是一种祖国利益高于切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不记报酬甘愿吃亏的无私奉献精神,一种吃大苦耐大劳的艰苦奋斗精神,一种甘苦与共生死相依的团结友爱精神,一种时刻不忘我军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h1> <h1>老山,之所以成为人们心中英雄的山,这是因为无数的老山战士,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用自己的赤诚和行动,保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捍卫了祖国的尊严。</h1> <h1><i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总参谋长傅全有上将接见参战老兵</i></h1><p><br></p><h1>伟大老山精神铸就了英雄的老山魂。老山魂是人民军队本质的生动体现,是参战部队取得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在此向所有参战的老兵致敬!</h1> <h1>作者:陈二棉2018年6月19日于北京。</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