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情深

菩提无树

<h3>  清晨登陆QQ微信,出现了许多关于父亲节的文章。对于西方的节日,我从不感冒。不过求知欲仍促我上网问了度娘,方知西方的父亲节终有宗教内涵,但其中倡导孝与感恩的积极因素却不容抹杀。</h3><div>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忠孝仁义礼智信”,这是我们祖先的实践心得。忠是立国之本,孝是立家之本。乐于助人,知恩图报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一个文明的社会知道感谢,知道感恩,是很必要的,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感恩是我们做人的基本要求。敬业、大爱做事,诚信、感恩做人。 </div> <h3>  思考间,电话☎️响了,是一个朋友打来的,他的父亲今早过世了!放下电话,茫然不知所以,不想让我想起了父亲,又忆起了父亲身上的山烟味。 </h3> <h3>  父亲是一个忠厚的农民。言语不多,喜欢抽烟,也好喝酒,身上总有一股浓浓的山烟味。 </h3><div> 父亲是非常严厉的。记得小时候家里穷,夏季搞双抢的时候,父亲要求我们姐弟早晨六点必须下田劳动,刚开始很抱怨,去时发现割翻的稻谷一大片,才知道父亲已劳作两三个小时了,才初知做父亲的艰难。 </div> <h3><br></h3><div> 那时候,为了买到一只文具盒,我跟小伙伴一起去卖冰棒。大约七八岁的样子,两人用木箱抬着十来只冰棒(上用棉袄盖着),游走在田间地头工地。每只冰棒可挣一分钱。应该是在1982年的暑假,雨过放晴,我在家门口(土房子🏠)修理木箱,上面的图钉不小心掉在了厅门口,父亲挑着一担谷去晒,一脚就踩在了上面,脚撇了一下,又一脚踏去,又踩到一颗图钉,一个趔趄,但父亲没有摔倒在沙石中,而是抓紧萝索,健走几步,将谷挑到了谷场。拔出图钉后,帮我把两个带血的图钉钉在了木箱上。并嘱咐我卖冰时要小心,注意安全。那时节我害怕得哭了。后来终于用挣来的钱买到了一只心仪的文具盒,伴我读过了小学,初中,也成为我读书的动力。</div> <h3>  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生过一场病,为了筹钱,父亲挑着一百六七十斤的谷到十里开外的粮站,可粮站却不收,工作人员说还没到收公粮及议价粮的时节。无奈,父亲又把它挑回来了,后来还是得益于一个亲戚的救助,大约从哪时起,父亲抽上了烟。当然,烟是自家种的,烟地的料理父亲从不让我们粘边,他说男子汉抽烟起码要在30岁以后。我只记得烟草是春天播种移栽,七月收割后阴干,切丝,再到附近单位或学校讨要些过时报纸,裁成豆腐小块,卷上烟丝就成烟了。有次好奇,学着操作了一根,被父亲发现,狠揍了一顿,后来母亲出面,将父亲及我一顿数落。自此,家里面再没有烟味了,不过我发现父亲经常躲在猪舍里抽,身上的烟味也更浓了。 </h3><div> </div> <h3> 分田到户后,家中获得了丰收,公社召开大会,父亲得了先进生产者的荣誉,并上台领了奖,我记得奖品是两条印有先进的手巾。回家后,爸爸第一次喝上了酒,并对我们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再接再厉,明年盖上红砖房。全家都给乐了。 </h3><h3> 为了住上红砖房,父亲自己板砖烧砖。有一次,与父亲在山上砍柴,一斧头下去,柴反弹在父亲额头,出了很多血,当时我吓坏了。父亲嘱咐我一定不能告诉娘,用稻草灰洒在伤口,再用旧蚊帐布包扎了一下。可我后来还是没能忍住告诉娘……红砖房终于如愿建起来了! </h3> <h3>  对于我们读书,父亲从不讲大道理,他认为读书兴趣是排在第一位的,读得就读,不能读就去学门谋生手艺,男的去学砌匠或博士(木工),女的就去学缝纫或是理发,也算是一门特长,将来好养家糊口,行行出状元。可后来我听娘说,每当我们得了奖状回家后,父亲高兴得能坚持一个星期不抽烟。 </h3><div><br></div><h3> 参加工作后,回家过年买了条芙蓉王给父亲。他说抽不习惯。后来我发现家里有一蛇皮袋洗衣粉。问娘,娘说你爸舍不得,用它来兑了盐和洗衣粉,够吃用一年的呢! </h3> <h3>  记忆中,父亲没有眼泪,没有皱纹,有的是宽阔的肩膀,有的是浓浓的山烟味。上月回家,发现父亲居然不抽烟了!家里弥漫着中草药的味道。才蓦然惊觉,父亲已近七十岁了!生活日益美满幸福了,而父亲,已是半头白发,皱纹也如同雕塑。走路🚶也日益蹒跚。我才发现真的好怀念向往父亲身上的山烟味,哪里曾经是我的港湾,我的依靠。父亲老了,从现在起,儿愿永当您的依靠! </h3><div> 周末即到,现在就打电话回家:父亲,以后我们会常回家,常陪您喝一盅,再撸烟给您抽!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