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我最怕的那个人(原创)

金凤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写在父亲节</h3> <h3>从小,我便像个假小子一般天不怕地不怕,敢两腿叉开,一步一步下到农田的几米深的井里去捧水喝;敢脱光脚丫爬到高高的椿树上摘叶子;敢从村里咸水井的四方口上跳过来跳过去;敢捉住一只蛇虎子把尾巴弄下来,放到用土围的一个小坑里,然后几个孩子一齐尿到里面,看小尾巴“刷锅”;曾用麦秆插在青蛙的肛门里,然后用嘴吹气,直到青蛙的肚子大大的才松手;和几个小伙伴去邻村看电影,夜游坟地不害怕;晚上捉迷藏,敢躲往漆黑的空猪圈里不怕黑;敢和小伙伴打坷垃仗,有次被打破了头都不哭;放学后和小伙伴去地里挖菜,听到有异样的蛤馍叫声,非要寻过去看看是不是被长虫戏住了……</h3><h3>儿时没有电视,没有偷孩子的,没有严加看管的家长,我们就像散养的羊,磕磕碰碰长这么大,想想就没怕过谁。但是,天生骨子里就怕过一个人,他,就是我的父亲。</h3><h3><br></h3><h3></h3> <h3>父亲出生在动荡年代,有一哥两妹,他八岁的时候,时任连长的爷爷在一次战役中牺牲了,由于哥哥上学妹妹年幼,家里的重担落在父亲稚嫩的肩头,我听祖辈人说,父亲曾为了清除自家牲畜栏里的粪土累的吐过血,不知父亲一生的肺部和气管不健康,是不是与此有关。</h3><h3>在我幼年的成长中,父亲好像不是很关心我们,但是,如果做了错事,他会很凶的很凶的。</h3><h3><br></h3> <h3>记得有年刚入冬,父亲在帮别人家盖房子,我带妹妹在离父亲不远的一处农家院墙下玩,下岗有个大水坑,我看到坑边的水面上结了薄薄的一层冰,我告诉妹妹等着我去给你揭冰片吃。现在回想起来,也不知吃到没吃到,只记得父亲突然跑过来了,当我看到父亲的满脸怒火,吓得撒腿就跑,只跑了几步,就被父亲捉住,当时挨了怎样的处分,如今半点没有记忆了。再长大些,刚入秋天,和小伙伴们去地里打草,看到别人折一根生产队里的不长玉米的锵秆当甜棒吃,我也学着找一根折了吃,嘿!还挺甜,于是,偷偷折了两根藏在草筐里,回家带给弟弟妹妹吃,被父亲看到狠狠的教训了一顿,从此再不敢往家拿队里的半点东西,也半生没当过一次偷儿。</h3> <h3>父亲小时基本没上过学,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斗大的字不认识一口袋。可是对我们上学的事抓的很紧。我十三岁时,小学读完升入初中,到升二年级的时候,由于当时心情不好,就不愿意继续读下去了,可又不敢对父亲提,只怯怯地说升到初二年级没有书用,所以就不想上学了。父亲问我,为什么别人有书呢?我说,我们二年级开课了可新书没来到,只有借我们上一届学生的旧书来用,可是我们这届学生比上届人多,所以旧书不够用的。父亲听完,默默走出家门,过了一大会儿,手里拿着数学语文两本旧书回来说,你看,是这样的吗?我接过书,老老实实放到书包里,再也不敢提休学的事情了。后来,在学习中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再也没敢有打退堂鼓的想法。一直读完高中,考大学时,知道自己没有希望,所以考完后觉得浑身可轻松了,至于考了多少分,从来也没关心过,也没问过,倒是父亲跑到学校问过老师后,非要让我再去复习,这次我是真的反抗了,我对父亲说,这几年来,我学习并不好,但我不敢说退学,好不容易熬到毕业,还想让我上,我就是再上八年也考不上大学,因为我这几年的书就是为你念的。父亲看我这样的学习态度,就没再坚持。</h3><h3>直到现在,我还是说,如果不是父亲逼我,我不会读完高中的。都是因为一个“怕”字啊!</h3> <h3>还记得那一次,我不到十岁,父亲推着家中的独轮车,去镇上买灶堂烧火做饭用的煤。去的时候,我坐在空车上,父亲推着我,回来时,父亲推着煤我跟在旁边走,走到半路上,父亲休息一下,我说我试试能不能推得动,就伸开两只小胳膊,刚好能够得着那两根车把,父亲在我后面轻轻抓着车把尾部怕我摔倒,我慢慢抬起来推着走了几步,父亲一看,还行,就松开手退到一旁,父亲看着看着非常自豪的说,闺女啊!真是长大了,这是二百斤啊!你都能推的动,长大了,中用了啊!我听了很开心,父亲第一次当面表扬我啦!</h3> <h3>多年以后依然记得,还有那次,母亲生病了,我去灶台烧水。当时只会添柴烧火,不知什么时候是水开了,母亲告诉我,当锅盖周围都冒热气的时候,水就开了。我一边拉风箱,一边往灶下添柴,等锅盖的热气冒圆了,用长勺把儿挑起锅盖,一手端暖壶,一手拿水舀子,把锅里的热水淘到暖壶,突然一个不小心,热水溅到手上一点,手一松,啪!暖壶扔锅里了,暖壶胆马上碎成一锅渣。母亲心疼的又唠叨起来没完,父亲上工回来先看了我的手,见没大碍,解劝母亲说,暖壶破了就破了,别埋怨了,孩子没烫伤就是万幸了,她自己也不愿意这样啊!我当时又害怕又自责内疚,听了父亲的话,就像寒冬腊月有人送来了一床新棉被。</h3> <h3>也有时候,父亲的慈悲心肠赛过母亲。记得那时八九岁,快到年底,我最小的姨母出嫁了,在姥姥家,她把那条当时最时髦的旧围巾送给我,我喜欢的当时就围在脖子上,跟着舅舅去赶集了,那时的年集也叫乱市集,人非常多,拥挤的地方会把小孩淹没在人群中半天出不来,当我从人空中挤出来才发现,围巾不见了,我是一路哭着回到姥姥家。舅舅把我送回我家,母亲又埋怨我这么不小心,自己心爱的东西没抓紧,丢了多可惜,等等。父亲见我伤心的要命,赶紧阻止母亲的唠叨说:明天我带你去县城,买一条新的给你。我当时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结果第二天,父亲在自行车后旁挂上一个铁筐,里面放上一个能装十斤虾酱的坛子,让我爬到自行车后座上,真的去了离家二十里地的县城。先去大百货商店,帮我挑了一条浅绿色的围巾,花去了两块九毛钱,又去水产门市部,花一元钱买了十斤虾酱。那个时候,父亲在社办企业上班,每天记十分工+六毛钱工资,而十分工的工值那年才两毛钱。</h3><h3>这条父亲花“巨资”买的围巾,是我一生中最最暖心的,一生也不会忘记的围巾。</h3> <h3>原来,姐弟几个我离家最近,父亲有什么事就打来电话,有时手机充电器坏了,我马上买一个送回去,有时吃的药没有了,我也马上送回去。后来我为了方便买一辆轻便摩托车,回家就更多了。有一次,爸爸说他吃的一种药可能本村卖的比别处贵一些,我说回县里看看,可能便宜两毛钱。于是给他一次买了够吃几个月的。母亲笑着说父亲,这么多药,你一分钱都不用掏,闺女买的真是便宜啊!我心里想,只要父亲下令,我哪有敢不买。父亲能高兴,我就开心的不得了啊!</h3> <h3>前几年刚一入冬,弟弟和弟妹像往年一样把父母接到他那里过冬。天气好的时候,父亲也去公园走走,看到有老人在抖空竹,父亲也要玩一个。回家后告诉弟弟给他买一个。弟弟就在本地转了几家商场都没有,于是决定过几天去市里进货时顺便买一个。结果父亲见说过几天了,还没给买回来,就发火了,吓得弟弟赶紧专程开车去一趟市里买回来,父亲这才高兴了。</h3><h3>这件事是后来父亲自己告诉我的,我说,你多厉害啊!你的话就是圣旨,我们姐弟都怕你啊!父亲像孩子一样的笑了。</h3> <h3>到八十九十年代,我们姐弟陆陆续续都已成家。父亲由于很早就有哮喘病,身体并不太好,但还是坚持把能种的地都种上两季作物,无论到收麦子或玉米的时候,我们都会拉家带口来帮忙,一直帮到父亲说:好了,你们走吧!都回去上班吧!我们才敢离开老家。往往父亲说这话的时候,麦秸垛上面已经摸好了泥巴,或是玉米穗已经上了房顶。尽管大弟弟请假的工资差不多能买下父亲的半个秋的收成,也不敢不来帮父亲收秋。</h3><h3>有时候我们都劝父亲,少种一些地吧,损失我们一起来补给你,但倔强的父亲绝对不听这一套。后来年龄实在大了,我们几个也忙的回家的没有这么及时了,就有芳邻的哥哥和近门的小叔来帮忙。再后来,父亲的腿得了末梢神经炎,不能出门走路,从此才不再种地了。</h3> <h3>父母在楼上住久了,非常想念老家的房子和老友,今春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父亲突然提出要去老家看看,妹夫马上开车到楼下,二妹护驾,回老家转了一趟,尽管亲人们极力挽留,考虑到父亲的身体状况,二妹没让在老家吃饭,就打道回府了,就这一次回去,满足了老爸的心愿,他十分开心。</h3> <h3>如今的父亲,八十一岁了,我们更加怕他了。怕他吃不好,二妹天天都去给他做可口的饭菜,妹夫在外面吃饭时,特意要一份父亲爱吃的烧肉菜;怕他和母亲感到孤单,大弟和弟妹三天两头的开车从天津回来探望;父亲生病住院时,怕他觉得不被人关心和重视,我想尽办法去陪护到出院;怕他思儿太苦,小弟和弟妹从新疆飞到父母身边团聚过年;怕他多日不见,甚是想念他的宝贝蛋,三妹下班很晚,跑到父母身边嘘寒问暖。</h3><h3><br></h3><h3><br></h3> <h3>很庆幸,今生有个让我怕的父亲,愿这份怕永远继续下去,愿父亲身体安康,让我再怕很多年,很多年,很多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