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圆西藏--川进青出19天自驾游(六)

旅行者

<h3><b>  第十二天 7月26日 拉萨270日客则240定日,约510公里</b></h3><h3> 按照规划好的行程,拉萨休整两天后,今天出发去定日县,明天游览珠峰大本营。</h3><h3> 早8时,在布达拉宫广场拍集体照,,加油后8点半出城向定日进发,9点半下机场高速,过拉萨河大桥,左转进入318到曲水检查站,曲水--尼木73公里限时80分钟。</h3><h3><br></h3> <h3>  在曲水前往尼木的路上,在路的左对面的山上,有一个不知名的古堡遗址,断壁残垣,很有历史的厚重感,在遗址的西边山头上,还有一个藏族村寨,在云雾飘渺中或隐或现,实乃天上人间!</h3> <h3>  在西藏,这样的肇事车辆实体安全警示很多,时刻提醒人们,道路险恶,一定要集中精力谨慎驾驶。</h3> <h3> 中午12点到达仁布检查站,下车检查登记,一路上已经经过5个检查站,每次都要下车刷身份证登记.沿途限速最高70码,大部分路段限速0-40码,再加上走走停停到处观景,很费时间的。</h3><h3><br></h3> <h3>沿途风景</h3> <h3>漂亮的藏式碉楼</h3> <h3> 一路上油菜花田不少,这边的气温还是比较低的,已经七月底了,油菜花还在盛开,黄灿灿的一片一片!</h3> <h3>雅鲁藏布江,蓝天白云,滔滔江水。</h3> <h3>  苍山碧树金色花田,真是视觉的一场盛宴!</h3> <h3>  下午2点半,到达日喀则市区,加油吃饭,然后向定日继续前行。</h3><h3><br></h3> <h3>  日喀则市区陕西人不少,一条街上就有好几家陕西饭馆,找到一家以面食为主的老陕饭庄吃午饭,老板是关中人,在这边开饭馆已经有些年头了,听到了“撩咋咧”的陕西乡音,品尝到正宗的陕西面食,在这千里之外还是倍感亲切。</h3> <h3> 吃完饭出来,发现天空出现奇怪的云朵,难道又是暴雨的节奏?</h3> <h3> 下午6点10分,到达拉孜县境。7时,大雨引发泥石流导致公路毁坏,堵车等待维修,半小时后通车顺利下山。</h3> <h3>岗西村,风景如画,棕褐色的山体,明黄色的花田,强烈的反差给人以视觉的震撼。</h3> <h3></h3><h3> 8点50分,到达加措拉山口,海拔5200,从这里开始也就进入定日县境。</h3><h3><br></h3> <h3>山口上风很大,天气也晚了,气温很低,众人下车拍照,都穿了冲锋衣。</h3> <h3>山口看到的雪山</h3> <h3>9点半到定日县城,安检后驶向酒店,定日县城在修路,全是便道泥水路炮弹坑,十公里的路程走了将近一个小时,一路颠簸到达了酒店。就在酒店餐厅吃饭,部分人员吃了点零食直接就休息了,剩余的人随便点了几个菜,吃完已经12点多,赶快休息!定日海拔4300,可能人们入藏十来天已经适应了高海拔,大家都没有什么反应,不像在邦达镇上住宿,第二天早上人人都有头痛胸闷的感觉。</h3> <h1><b>第十三天 7月27日 定日110珠峰大本营350日客则,约460公里</b></h1><h3><br></h3><h3> 也许,你曾梦想着去青藏高原,行走在那云端的世界;也许,你曾梦想着到拉萨,去看看那转经道上的跋涉者、八廓街上磕长头的人们,去看看什么是信仰的力量;也许,你也曾梦想着去珠峰大本营,拜访世界第一高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我想,答案就是英国著名探险家乔治·马洛里那句著名的话:因为山就在那里。</h3><h3><br></h3><h3> 当然,攀登珠峰是那些“战胜自我”或者“挑战极限”的登山爱好者或者受过专业训练、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所做的事情,我等凡夫俗子,能够去距离珠峰峰顶直线距离19公里处的大本营一睹珠峰尊容就已经幸甚至哉了。所以这次自驾之旅,去珠峰大本营是既定的行程规划。为此大家也提前也做了一些准备,入办理边防证,提前服用抗高反药物、查看去珠峰大本营攻略等等。经过拉萨短暂的两天休整,人们初入藏地的兴奋有所消弭,但是今天要去珠峰大本营,一下子又提高了大家的兴奋点。于是早早起床,吃早点、集合,8点准时出发,前往珠峰大本营。</h3><h3><br></h3><h3><br></h3> <h3>出发的时候已经办好了边境通行证,今天就派上用场了。</h3> <h3>昨天住的酒店“珠穆朗玛上海大酒店”,大厅里放了很多氧气瓶、登山绳等专业装备,好像是众多登山团队在定日的集结地,为这些登山团队提供服务的</h3> <h3>沿着318线走了1个半小时,在318线5143路桩附近,看到了指示牌,路的左边就是珠峰景区大门,在这里停车购票检票后进入景区。进入景区后还有大约90公里才到珠峰大本营。</h3> <h3>珠峰门票,180元/人,车辆单另收费一个轮100元,小车400元但是包含司机的门票费,如果你车上是四人,门票费那就得买940元。</h3> <h3>景区门口,四位资深美女合影留念。</h3> <h3>  进入景区经过一个小村庄,不久后开始上山,全是之字形的盘山路,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不久又下起了雪。</h3> <h3>盘山路上,观赏雪景拍照。</h3> <h3>七月的雪,在海拔4、5千米的青藏高原,应该不是罕见的!</h3> <h3>经过加乌拉山口,海拔5198米,天气好的话,这里可以看到海拔八千米以上的五座山峰。</h3> <h3>途经的一个小村庄,世外桃源一般美丽!</h3> <h3>村庄边上的藏族小美女,会用汉语交流,说话轻声细语很有礼貌,给了糖果零食,道别时说了谢谢并祝我们一路平安!</h3> <h3>被油菜花包围的藏居</h3> <h3>中午12点,路上有人设卡验票,不久后到达绒布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原来的登山大本营。绒布寺再验票、安检,向南再走一公里,就到了珠峰大本营。</h3> <h3>珠峰大本营位于绒布寺南方,为了保护珠峰核心区环境而设立的保护地带,由一群帐篷围成,与珠峰峰顶的直线距离约19公里。 这里有帐篷旅馆、茶座、商店甚至帐篷邮局,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邮局。 海拔5200米纪念碑位于珠峰大本营以南4公里处,需要乘坐环保车或徒步到达。我们停好车后乘坐环保车去纪念碑处。</h3> <h3>坐车走了4公里,到了第二大本营,有武警值守,给予游客一些警示,旁边有一块碑,上面刻着“珠穆朗玛峰大本营,海拔5200m”字样,游客多在此合影。前不远处有个小土包,那里是观赏珠峰的最佳地点。到这里就“游客止步”了!再往前就只有专业登山运动者的足迹,也就是勇敢者之路了。</h3> <h3>大本营除了两座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公共厕所外,再无永久性建筑。这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厕所了!</h3> <h3>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线上。藏语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玛”是第三的意思。因为在珠穆朗玛峰的附近还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所以称为珠穆朗玛峰。2005年中国国家测绘局测量的珠峰岩面高(裸高即地质高度)为8844.43米。</h3><h3><br></h3><h3><br></h3><h3>平时宣传片中看到的珠峰</h3> <h3>我们看到的珠峰</h3> <h3>对我们来说十多天的旅行只为这一刻,寒风中我们继续等待,只为目睹这世界第一峰的尊荣。由于天阴云厚能见度很低,等了一个小时,珠峰仍未露面,考虑到团队中有小孩及体质弱者,我们未计划在大本营留宿,今天要回到日喀则还有350多公里路程,大伙决定下山返回。虽然有些遗憾,没有目睹到最高峰,愿我们还有机会再来弥补这个缺憾,拍几张照片权作留念吧,主席指点江山!</h3> <h3>王队说,我们不远千里来这里一趟,结果路上下雪,山顶云雾笼罩,回去以后,说起咱们的珠峰之旅,都缺乏一点底气。咋把照片拍的兴奋一些!</h3> <h3>大本营的邮政所,寄一张明信片5元,交了钱,填好地址给他们,你就不用管了。</h3> <h3>返回途中美景</h3> <h3>318国道,是在中国华东、华中、西南地区的一条国道,起点为上海市黄浦区,终点为日喀则市聂拉木县,全程5476千米。珠峰景区门口的5143路桩,这是我们此行在318线上到的最远的地方。</h3> <h3>下午7点半,到吉定镇安全检查,领取限速单。</h3> <h3>晚上9点20分,到达日喀则乌孜大酒店,就在酒店一楼的老北京正宗涮羊肉吃了晚餐。11时,上楼休息。</h3> <h3><b>第十四天 7月28日 日客则200羊卓雍错157拉萨,约357公里</b></h3><h3><br></h3><h3> 到了卫藏地区,感觉进入了“慢生活”的状态,拉萨如此,日喀则亦如此。早上慢吞吞地起床,慢吞吞地洗漱,慢腾腾地吃早点,慢吞吞地来到扎什伦布寺,开始今天慢吞吞地游转!</h3> <h3>扎什伦布寺修建在日喀则西面的尼玛山上,是西藏日喀则地区最大的寺庙,藏语的意思是“吉祥须弥寺”。扎什伦布寺为历代班禅驻锡之地, 明朝正统12年,宗喀巴弟子根敦主兴建。后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加以扩建。</h3> <h3><br></h3><h3>扎什伦布寺可与达赖的布达拉宫相媲美。是格鲁派的“六大寺”之一。藏传佛教格鲁派有两大活佛转世系统,一个是达赖喇嘛,另一个为班禅额尔德尼。转世系统虽然不同但达赖和班禅的宗教政治地位是平等的。达赖与班禅个人之间互为师徒关系颇为密切,通俗地说如果他们其中一个人圆寂了,活着的另一个人便负责寻找其转世灵童且作为他的师父,对转世灵童的成长进行教导。西藏自解放以来只有拉萨和日喀则两座城市,达赖喇嘛主前藏,驻锡地为拉萨布达拉宫;班禅额尔德尼主后藏,驻锡地为日喀则扎什伦布寺,这足以说明扎什伦布寺在西藏的重要地位。</h3> <h3><br></h3> <h3>在扎什伦布寺西侧,有一座宏大殿宇,这就是强巴佛殿。内有强巴大铜佛像一尊,最为引人注目。</h3> <h3>强巴佛殿门口的万字,使用绿松石玛瑙等各种宝石镶嵌而成!这些大殿内基本上都不允许拍照,所以,殿内的照片很少几乎没有了。</h3> <h3>释颂南捷,即十世班禅灵塔殿。“释颂南捷”意为三界尊胜,即天堂、人间、地下三界圣者的灵塔把殿。</h3> <h3>1989年1月,第十世班禅大师由北京回日喀则主持前5位大师遗体合葬灵塔的开光典礼,由于操劳过度,心脏病突发,经多方抢救无效,于1月28日在驻锡地德钦格桑颇章圆寂。为了表彰大师爱国、爱党、爱教、热爱本民族的伟大业绩,国务院决定为大师修建一座供奉法体舍利的金质灵塔,从国务院拨款6400万元、黄金 600多公斤、白银200多公斤以及其他珍贵材料。</h3> <h3>十世班禅灵塔祀殿选址在六世班禅灵塔祀殿遗址,其东侧是扎什南捷,西边是强巴佛殿,正前方是供奉有清朝皇帝画像和牌位的汉佛堂。</h3> <h3>扎什南捷,意为“吉祥的天国”。是五世至九世班禅大师合葬灵塔殿。</h3> <h3>措钦大殿是扎什伦布寺最早最大的建筑。大殿前部是大经堂,可容纳2000个喇嘛祷诵经文。措钦大殿门外是寺院的讲经场,是由回廊构成的院落。过去班禅大师经常在这里向全寺僧人讲经布道。这里是扎什伦布寺人最多的地方,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游客、信徒和僧众,在六道轮回里思考着前世今生,更憧憬着未来,祈求来世的幸福安康。</h3> <h3>左上角即为扎什伦布寺特别的展佛台</h3> <h3>手握转经筒的游客,在大经堂前面的台阶上休息。</h3> <h3>寺中忙碌的喇嘛</h3> <h3>错钦大殿前的讲经场,竖立着巨大的经幡,专注拍照</h3> <h3>行走在红色胡同的藏族信众,芸芸众生。</h3> <h3><br></h3> <h3>寺前广场磕长头的藏胞</h3> <h3>桑珠孜宗堡,这座宏伟的山巅宫堡建筑是日喀则的地标式性建筑,位于日喀则市的的宗山上,人称小布达拉宫。历史上是寺庙和政府的综合功能地,现为日喀则博物馆。</h3> <h3>11点半,参观完扎什伦布寺,大伙又赶到前面提到的的陕西饭庄去吃午饭。</h3> <h3>陕西饭庄的牛肉面,味道不错!吃完饭,离开日喀则,向羊卓雍措进发!</h3> <h3>因为要去羊卓雍错,所以今天回拉萨的路线有所变化,即从日喀则出发上省道204经白朗县到江孜县,转省道307到浪卡子县后,绕羊湖大半圈后过雅鲁藏布江大桥到了达嘎镇,在达嘎镇并入国道318返回拉萨。</h3><h3><br></h3><h3>路途雪山花田交相辉映</h3> <h3>乃钦康桑雪山是西藏四大神山之一,位于浪卡子县和江孜县交界处317省道旁,海拨7191米。</h3> <h3>卡若拉冰川就在乃钦康桑雪山下,就在公路边上,是人们最容易接近的冰川。由于气候变暖,卡若拉冰川正在慢慢后退,据旁边的导游说讲,她几年前带团时冰川还在山脚下,现已在山腰了.看来用不了多少年我们就见不到这美丽的冰川了...</h3> <h3>过了浪卡子县城不久,就到了羊卓雍措,公路一直沿着湖岸向前延伸。羊卓雍措,藏语意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羊卓雍措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水,美的让人感到窒息。羊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景色如画,仿如置身人间仙境。湖泊、雪峰与蓝天融为一体,让人流连忘返。当地藏族人民用民歌赞美羊卓雍湖:“天上的仙境,人间的羊卓。天上的繁星,湖畔的牛羊。”</h3> <h3>据说,当地虔诚的佛教徒每年都要绕湖一圈,骑马需要一个月左右。这样做,等于他们到拉萨朝圣一次,佛至少会保佑他这一年吉祥平安。</h3> <h3>羊湖边上各种拍!</h3> <h3>静静的湖面,静静的玛尼堆,安静祥和,神秘纯洁!在这里,你也会变得不想说话,不想嬉闹,只想静静地发呆!</h3> <h3>“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名不虚传!</h3> <h3>天色已晚,恋恋不舍离开羊卓雍错,继续赶路,翻过雪山,跨过雅鲁藏布江,折回318,晚上十点回到拉萨。原来住的客栈客满,又在不远处联系到了这个客栈,安顿好以后,出去吃饭,饭后逛了逛街,买了点青稞酒、牦牛肉干等高原特产,明天我们将踏上返程。</h3> <h3>未完待续,敬请观看《梦圆西藏--川进青出19天自驾游(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