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6月11日至15日,中国教育学会2018年度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培训)系列活动暨第八届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观摩培训活动在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隆重举行。这是全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界最高规格的培训、评选活动。来自全国美术教育界的专家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600多名校长、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一同共襄盛举,分享美术教育成果,探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之道。</h3> <h3> 此次活动分中学组和小学组会场,分别设在福州市第三中学和福州市钱塘小学,全国共有38节中、小学组美术课参赛,集中展示了当前基础教育美术学科课改信息和教育智慧。</h3><h3> </h3> <h3> 与肖钢老师在一起<br></h3><h3> 肖钢,高级教师,山东省美术教研员,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美术教育编委,中小学美术教育编委,山东省教育学会美术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寿光市由世纪教育集团的蒋俊辉和王雪作为教师代表参加。</h3> <h3> 《让学习落到实处》 省教科院 肖刚</h3><h3> 本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不是口头和形式上的学习,应该是实实在在的研学活动!是现场观评课的实际操练和互动平台,因此,是一个全省视域内的集体观评课探讨综合活动,非常宝贵!鉴于此,我有如下建议提供给大家,以作听课的武备:</h3><h3> ①做好每天听评课的准备、记录、反思与总结工作。②听课前认真阅读材料汇编的当天课教案,筛选出每节课的大体结构与内容,初步联系和回忆你在同课题同内容的设计思路。③早去会场尽量坐在前排,保证能为清晰听清、看清铺垫好基础。听课开始后请掌握好听课五字要领——"眼"、"手"、"耳"、"脑"、"心"。眼——看:板书结构、媒体资料、学问表现、。手——记:问题类型、提问方式、作业布置。耳——听:设疑设问、问题驱动、反馈助学。脑——想:活动嵌入、思路构成、方法活用。心——思:位置互换、优缺分析、形成建议。④场内场外及时反思。场内反思集中在授课教师布置学习活动的时间段,抓紧理思路,写反思,此阶段千万不要参与周围人的放松模式。场外反思主要以同伴听说为主,说既是分享自我又是激发自我,听既是对照自我又是促进自我,互助听说是智慧交换的过程,很重要。⑤每天坚持把听得课看一看,写一写,也可以把听课记录拍下来放在群里,与大家共同分享。回家后抓紧集中时间写出听课反思,既是对这次活动的真实记录,又是一次再提高的有效过程!</h3><h3> 这个活动我与大家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祝大家福州学习愉快,生活愉快!</h3><h3> 肖钢 2018.6.11</h3><h3> </h3> <h3> 第一节由东道主福州钱塘小学夏云志老师执教的《美丽的纹样》点亮舞台,课程以中国纹样悠久的历史为背景,从原始社会的彩陶文化讲起,让孩子了解纹样在生活中的作用。课堂上,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孩子们善于观察、发现大自然中各种花朵的特征,运用大家熟悉的自然形和几何形设计单独纹样装饰漆盘,与本土文化巧妙地进行融合。</h3> <h3> 短短40分钟,老师借助智慧课堂、创新的教学手段让孩子学会纹样的设计方法,结合福州本土脱胎漆盘文化从生活中去感受艺术带来美的享受,提升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h3> <h3> 第二节课来自东北辽宁沈阳市回族小学王岩《剪纸中古老的记忆-东北剪纸》。剪纸是我国典型的民间传统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一样,来源于生活,丰富美化我们的生活,是比较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但一些学校的学生并不能接收较多课时的学习,实践机会也不多,缺乏对剪纸文化的一些了解。以东北印象的视频导入,激发在场教师和福州学生对东北白山黑水文化的兴趣,感受到浓浓的东北风情,一起探寻剪纸的魅力。</h3><h3> 一幅“特别的”中国版地图”,让钱塘小学的孩子们在体验中成为了剪纸文化的持有者和传播者,生活的创造着和创新者。</h3> <h3> 一幅“特别的”中国版地图”,让钱塘小学的孩子们在体验中成为了剪纸文化的持有者和传播者,生活的创造着和创新者。</h3> <h3> 第三节课是由来自甘肃兰州城关区耿家庄小学的窦平老师讲的《条纹乖乖》。线条,这是美术造型元素之一,条纹是线条的重复排列。窦老师利用服装不同条纹的展示设计为切入点。从动画展示斑马丢衣服,到自己扮演斑马,活泼有趣的导入,充分有效的调动起孩子们的兴趣,教学思路清晰有层次,循循善诱,语言简洁生动让整个课堂节奏为她所主导,学生积极紧跟节奏成为课堂的主体,在真实服装中发现条纹变化方法化繁为简,为学生创新条纹铺路搭桥,突破重难点的同时,略识条纹背后民族服装文化,加深课堂文化厚度。最后的时装秀师生互动甚是惹眼,展示时装秀之前小结一下让人意犹未尽结束就好了,教师在后面意欲进行生活中条纹的拓展燃起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时有些超时,不过丝毫不影响整堂课的完美,赞一个!</h3> <h3><br></h3> <h3> 下午第一节课是来自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王京明老师讲授《走访民间艺人》。带着京腔味的普通话亲切自然,课堂通过微信视频通话将民间艺人请到课堂中的教学活动开放、灵活,适合现代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探究的身心特点,也成为这节课的亮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研究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h3> <h3> 看到这些风筝,还以为自己回家了呢,先定定神。原来这是人家北京有名的沙燕风筝,长见识了哈。沙燕风筝造型优美形状分为肥燕、瘦燕、双飞燕等,了解其种类和艺术特色,感受民间艺术品的博大精深,肿么还是赶脚在说咱大潍坊呢,还好接着讲到了北京“毛猴李”的第三代传人杨爱玲老师。课堂在渗透民族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落实在文化理解、创意实践、审美判断等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h3> <h3> 这是来自西安高新小学的张敏仓教师执教的《多彩的民间美术》,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了解民间美术图案纹样的寓意。通过谐音和象征手法解读民间美术的寓意内涵。通过情境游戏、认识谐音、理解象征、吉祥寓意美好祝愿的过程中,在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方法下进行评述。</h3> <h3> 这是当天六位教师中唯一手写板书的老师,而且眼睛造型的板书设计既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升华又让孩子们对民间美术的探索之旅充满期望,赞一个。</h3> <h3> 超强战斗力团队——紧张充实的一天结束了,东营强大的美术教研团队在卞全照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优质高效评课,分析、积累、反馈、落实,学习一直在路上!向他们致敬!</h3> <h3> 这是 由广东深圳市宝安区弘雅小学李雅凡老师执教的《变照片为黑白的画》,通过欣赏黑白画作品,感受画面对比强烈,引导学生发现黑白规律,感知点线在黑白之间的过渡,感受黑白画中的节奏和疏密变化, 有机会充分利用机会没有就创造机会,多角度锻炼、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创作!</h3><h3> 教师思想高度和思路决定着学生的成功与否!课堂作业以“一带一路”中的相关人物事物形象为创作对象,最后将学生作品放在长卷上展示“一带一路—新千里江山图”与当前时事政治紧密联系到一起,极大的提升了美育价值,高~大~上的一节课!</h3> <h3> 第八节是浙江省东阳市吴宁第四小学王晓文老师执教的《中国画---山石画法》,一撇一捺画山石,通过让学生观察触摸眼前的武夷山石头,发现石头的层次和质感,并用中锋侧锋表现,用笔墨感受石头的各种皴法,赏析《富春山居图》说发现,说笔墨,感悟皴法,教师在示范中让学生学习山石表现的基本方法,说感受表情感,这节课感悟山石表达时的心境是主线,教师示范引领,提炼美术表现,注重笔墨与心灵的触发,笔笔见丘壑,每块石头都是有生命的情感。是不是因为我甚爱国画,好这一口呢,真心觉得这节课把三维目标体现的淋漓尽致,教师语言风趣幽默不失儒雅,综合素养高。课堂思路环环相扣,妙趣横生,回味无穷,赞赞赞!</h3> <h3> 这是由四川成都武侯区李丽丽老师讲授的《三国武将-关羽》。颜值与智慧双举的李老师将关羽的形象通过图片从面部五官、服饰、装备进行在线记忆并归纳总结其特征,感受艺术家笔下的关羽形象观察其动作大开大合的变化让学生上台展示老师演示动态骨架线变化。从说关羽品格精神到画关羽形象特征,摆动态线条表现关羽,作品材料灵活,评作品中升华传承关羽精神,层层递进,传技授道,耐人寻味。</h3> <h3> 第十节《指画彩墨》是在尝试水墨画的一种新技法,不循规蹈矩,运用指墨画技法进行效果练习并能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指墨技法进行想象创作,感受指墨画独特的韵味美感,探究其中的乐趣。玩墨中 示范手的不同部位表现出点线面的变化,用手的各个部位进行“点、染、擦、印”等效果。启发学生用指墨画表现身边的地域美景“闽江“榕树、云海”等,注重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指画的乐趣。</h3> <h3> 瞧,课桌上整齐划一的是什么?对,这是一节电脑绘画课《奇妙的重复》。本课采用了直观对比式教学方法将“重复”的知识具体化,化繁为简,感受整齐美、寻找生活中的重复,开启发现重复之美,能够运用电子平板绘画的方法表现有规律重复的图案,并应用到生活中,装点美化生活,是一节打破常规媒介教学具有挑战的新课堂形式。</h3> <h3> 这是来自河北石家庄东明小学张天翼老师执教的《导向标牌设计》一课。课堂思路设计呈阶梯式,层层递进,教师语言抑扬顿挫,放松自然。课堂真实不做作,邻座听课的老师和讲课的老师是一起的,说平时交流说话就是这种状态,石家庄各个学区要求老师们真实还原课堂状态,做常态课的展示。</h3> <h3> 这是由上海长宁区古北路小学徐苏彬执教的 《胖胖瘦瘦的人》,整节课以孩子们喜欢的动漫形象为切入点,比较发现人物胖与瘦的外形和结构中掌握绘画要点,学习概括人物大结构形状的变化,授课徐老师做模特让学生进行胖瘦特征的变形。</h3> <h3> 不过,在课堂作业中使用的新型材料让好多老师追问不止,为了一探究竟我也上来瞅瞅,用的是硫酸纸和透明薄膜结合,还好蒋老师在听完课回去的路上给我讲的非常清晰,决定回去小试一把,学以致用嘛。</h3> <h3> 原来蒋老师这节课去了这里,回来跟我说鼓楼区的美术教育了不得,受益匪浅,时间太快了还没有看够呢,明天他要再好好看问问是具体用什么材料做的,回去也尝试一下。</h3><h3> 关注的角度还真是不一样,连续两天下来听课听得我脑仁儿疼,明天找个机会我也好好学习观摩一下。这两天我们为了占个好座位,中午匆匆吃过午饭就硬生生的去会场门外候着,精神可嘉吧!</h3> <h3> 这是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杨茵雯执教的《分分合合》,这又是一节运用平板电脑的进行的高效课堂教学,要求师生熟练运用paper pun剪纸小软件,教师与时俱进的前沿教学思想,简洁易懂的语言,重难点突出,特意强调奇思妙想是完成作品的保障,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创作欲望。可贵的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同步进行操作尝试,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让学生在思考体验中不断动手实践总结出分割有技巧、组合有方法创作出有视觉美感的抽象或具象作品,学生掌握技能和方法的同时在情感与价值观上也获得了成就感。这种教学模式也将成为美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趋势。</h3> <h3> 这是来自贵州遵义长征小学赵猛老师的一节手工课《红军桥》,课堂导入生动有趣,结合地方红色革命圣地资源搭建红军桥的由来,进而分析出红军桥的结构特点,通过微视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课堂内容探索求知欲望,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尝试运用不同材料工具体验制作。在拓展环节是不是应该把红军精神和红军桥的主要特点相联系进行升华让课堂更有厚度呢?大家看到老师的衣服了没?值得肯定的是赵老师心思缜密,自己设计的衣服很上镜哦!</h3> <h3> 这是由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第四小学陈曦蕾老师教授的《我们身边的痕迹》。陈老师取材生活中的常见物“木头”,从木头上发现肌理引入课堂,让学生找出藏在台上角落的物品,调动其积极性。接着老师“挑战10秒拓纹”激起一片赞叹。后由学生尝试拓印,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自悟,由悟性较高的学生当小老师再拓印并强化要领。老师再示范拓印的另一方法,并利用课件将印纹重组,作出更丰富的作品。最后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合作学习,为“自己空空的校园”配上“生动的印纹物象”,孩子们带着记忆与感受创作,其作品鲜活呈现。整堂课赋予宁静的“痕迹”以活的生命。</h3> <h3> 这是安徽合肥市包河苑小学的孙业军老师讲的《家乡的艺术——徽州砖雕》。孙老师的精彩讲授,让我们感受到徽州砖雕的强大魅力。极具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让我们有了全新的认识。孙老师把在学校准备好的半成品砖雕带到了福州,让两地的学生合作完成砖雕创作,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氛围。孙老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也让同学们学到了用纸浆泥制作砖雕的技巧方法。评价从造型美技法美文化美来进行展评,最后巧用安徽的安和福州的福结束,祝在座的大家一生平"安"永远幸"福"。博得阵阵掌声。完美!</h3> <h3><br></h3> <h3> 五湖四海,八方来客。在茫茫人海中,终于找到了潍坊的听课老师队伍,赶紧一起来留个念想吧。从右数起:陈金霞老师、成伟娜老师、季春兰老师、王雪老师、蒋俊辉老师。</h3> <h3> 为充分展示鼓楼区各校美育成果,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美育专家学者、美术教师进行交流互动,会议期间,“笔墨童心 魅力榕城——鼓楼区美术教学成果展”在钱塘小学教育集团钱塘校区展出,鼓楼8个学区所有学校都参与展示。展区采用特色主题的形式,共有“智艺善美 花漾福城”“墨舞闽都 书刻经典”“知传统 勤修德”“文化名城 风采鼓实”“品尚榕城 幸福校园”“龙腾福地 灯亮鼓楼”“传承民俗 以美育人”“团花印景 绘染榕城”8个主题,涵盖了有福之州的多个方面,展示福州本土特色与学校美育成果。</h3> <h3><br></h3> <h3> 来自山东滨州博兴县的张艳婷老师执教的《纤维工艺--草柳编》,看这课堂场景布置的震撼吧,这可是教学情景再现呐。用世博会西班牙馆的造型,向同学们展现草柳编技艺在国际舞台的应用,通过“土”(乡土文化)和“洋”(国际舞台)对比,引起全体师生关注,激发民族自豪感,真不愧是一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视觉盛宴!</h3> <h3> </h3> <h3> 纵观这些高水准的全国优质课的观摩,有着以下几点值得思考学习:1、回归美术学科本体,发挥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性;2、体现传统文化的渗透以及跨学科的关联,如恰当的涉入诗词、地理等相关知识助力课堂教学;3、21世纪学习方式的改变,有很多课是任务驱动;3关注评价,评价标准清晰,评价方法多元化;4、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熟练运用希沃白板和教学电子软件,视觉冲击力强,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效率提高激发学生创意思维;5、讲课教师呈年轻化态势,有的老师只有五年级教龄,依然有着毫不逊色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这次观摩课展示了当前基础教育美术学科最前沿的课改信息和教育智慧,将是对我们当前课堂教学实践的引领,学以致用是根本。</h3> <h3> 一堂好课,是由诸多实际有效的问题串联而成的。问题设计的实际,巧妙,不仅可以让教师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挖掘出学生的创造潜能。把我部分听课记录掠影分享一下,为遇见更好的自己,一直在路上坚定地前进……</h3> <h3> 与尹少淳老师、肖钢老师在一起</h3><h3>尹教授: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h3> <h3> 至此,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观摩活动在福州市第三中学落下帷幕。来自全国中小学38节课经过紧张的现场赛课,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闭幕式上座无虚席雅雀无声。 </h3> <h3> 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在这一刻化为感动。热烈的掌声为我们大美山东响起来!</h3><h3> 山东省进入现场课展示观摩的《纹样——让生活更美好》(初中)和《纤维工艺——草柳编》(高中)双双获得中学组的一等奖。来自烟台市莱州市的郑莉巾老师和滨州博兴县的张艳婷老师以优秀的课堂教学表现,展现了山东美术教育的风采,赢得了评委专家和观摩教师的好评。同时在这次现场赛课中,我省还获得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至此,我省在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美术优质课中共获得两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三个优秀指导教师奖,一个优秀组织奖,开创了山东省在全国美术优质课评比的最好成绩!</h3> <h3> 今晚的山东省教研员肖钢老师格外的帅气,从他的眼神和话语中感受到他对美术教育事业的执着和坚定,今天的成绩与他高屋建瓴的指引和不断工作下沉到各地市指导教学是密不可分的。</h3><h3>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今晚的星空因为有这么一群挚爱美术事业并为之奋斗不止的人,格外闪耀!</h3> <h3> 一堂好课,是由诸多实际有效的问题串联而成的。问题设计的实际,巧妙,不仅可以让教师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挖掘出学生的创造潜能。把我部分听课记录掠影分享一下,为遇见更好的自己,一直在路上坚定地前进……</h3> <h3> 感谢为大美山东的美术教育、美术教师发展一直努力前进的美术教研员们,在陈丽辉老师、王志武老师的积极组织下,此行的潍坊五位美术教师不虚此行,满载而归。</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