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红山新村:从困境到新生的华丽转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红山新村,一个承载着奋斗与希望的地方,它的异地重建历程,宛如一部生动的乡村变迁史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红山老村:困境中的坚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红山老村坐落于梅岭风景区的风雨山上,追溯其历史,嘉庆年间(1796年),一对来自修水县何市的客家小夫妻在此开基立业。男主人刘文金与妻子范氏绣娘育有九子一女,历经十代繁衍,至今已有后裔400人左右,建村也已达222年之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然而,老村的发展却面临诸多困境。交通的闭塞,如同困住村民的枷锁,让他们与外界的交流变得艰难。早年,村民们只能依靠砍柴烧炭、打猎以及种植红薯维持生计,生活贫困。随着时代变迁,如今村民大多选择出外务工。村里的30余栋房屋,因常年失修,成为重度危房,常住人口多为老人和小孩。更为艰难的是,村庄毫无生活配套设施,村民生活举步维艰。在这样的困境下,整体搬迁,成为村民们共同的迫切愿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红山新村:梦想照进现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新村选址于梅岭风景区内梅罗公路1.5公里处,与漂流景区相邻,地理位置优越。自2012年开建,2015年底落成,并于2016年正月初六举行了盛大隆重的落成典礼,当时前来恭贺的亲朋好友多达1200余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新村的规划与建设令人眼前一亮。由48栋民宅、一栋文化大楼、一座宗祠、二个广场组成,内部道路四通八达,房屋整齐排列。绿化亮化工程让新村充满生机与活力,污水排放等配套设施也一应俱全。从休闲亭、健身广场到休闲观光台,再到村旁水溪景观园,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村里不仅有传统的祭祀祖堂,传承着家族的文化与信仰,还设有文化活动中心以及对外经济合作办公大楼,为村庄的文化发展与经济交流提供了平台。曾经老村保留下来的木梁床,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与崭新的村貌相互映衬,诉说着红山新村从过去走向未来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的红山新村,已然成为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地方,吸引着各地游客,不少人称赞这里是民宿的好去处。红山新村的异地重建,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范例,它见证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懈追求,也为其他乡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p> <h3>该村交通闭塞,村民生活贫困,早年村民以砍柴烧炭、打猎、种植红薯为生,现以出外务工为主。所有房屋因常年失修导致重度危房。全村有房屋30余栋,常住人口以老人小孩具多。</h3> <h3>村庄毫无生活配套设施,村民生活非常艰巨,所有村民意愿自发向山下整体搬迁。</h3> <h3>新村位于梅岭风景区内梅罗公路1.5公里处,与漂流景区相邻,由48栋民宅、一栋文化大楼、一座宗祠、二个广场组成。新村内道路四通八达、房屋整齐排列、绿化亮化及污水排放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h3> <h3>贲泉池</h3> <h3>百姓大舞台</h3> <h3>休闲亭</h3> <h3>健身广场</h3> <h3>休闲观光台</h3> <h3>前排休闲道</h3> <h3>新村南入口处</h3> <h3>房屋建筑整齐排列</h3> <h3>从老村保留下来的木梁床</h3> <h3>村旁水溪景观园</h3> <h3>村里的夜景</h3> <h3>村后环行村道</h3> <h3>文化活动中心</h3> <h3>村里对外经济合作办公大楼</h3> <h3>村里正在举办地区性的刘氏联谊成立大会</h3> <h3>村中心大道</h3> <h3>祭祀祖堂</h3> <h3>村后景</h3> <h3>新村于2012年开建,2015年底落成,2016年正月初六举行盛大隆重的落成典礼,前来恭贺的亲朋好友已达1200余人。</h3> <h3>各地刘氏宗亲前来道贺</h3> <h3>€0w</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