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包粽子、话传统——市一中进行2018“中国心、端午情”主题活动

乌海一中魏鹏鹏

<h3>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quot;端阳节&quot;。此外端午节还称&quot;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quot;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歌颂他的忠君爱国特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h3> <h3>2018年端午前夕,乌海一中组织了主题为&quot;中国心、端午情&quot;的系列活动。一是召开主题团会,学习端午节的来源、内涵和节日习俗。二是动手包粽子、系五彩绳,在身体力行中感受端午节的文化,通过味觉记忆回顾端午节的传统。三是进行趣味&quot;龙舟赛&quot;,在游戏中体验古代吴越地方的&quot;竞渡&quot;习俗。</h3> <h3>6月14日下午,第三党支部全体党员与424班全体同学在校园食堂举行包粽子大赛,并将劳动成果分给教职工品尝。活动气氛热烈,师生密切配合,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增进师生情谊。</h3><h3>6月11日的团会上,各班利用多媒体学习端午节的节日来源和文化内涵。425班、438班、459班集体包粽子、话传统。</h3> <h3>439班进行了趣味"龙舟赛",将班级成员分成两队,各呈一条龙排开。先将一件坎肩儿穿在双方排头同学身上;随后,依次传递坎肩儿至最后一名同学身上(每名同学确保穿得规范);最后,列尾同学迅速跑到讲台吃粽子。哪位同学先吃完则该组同学获胜,组内成员每人获得一枚粽子作为奖励。失败一方则每人获得一枚柠檬奖励,当场吃完。啦啦队鼓掌呐喊,活动精彩热烈,同学们从中体验到了真正"龙舟赛"的氛围。</h3> <h3>通过活动的开展,广大师生进一步了解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让我们怀着对伟大爱国之士的敬爱之心对待这一传统节日,留存、传承华夏民族的独特记忆吧!</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