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高血脂与脂肪肝具有很多相同的原因,所以往往同时存在,或高血脂在先,脂肪肝在后。脂肪肝是由于肝细胞内脂类堆积过多而形成的病变。正常情况下,成年人肝脏的重量约为1500克,其中脂类占肝重的3%-4%,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等。</h3><div><br></div><div>肝内脂类含量超过肝重的5%即为脂肪肝,肝内脂类含量占肝重的5%-10%为轻度脂肪肝,10%-25%为中度脂肪肝,25%-50%为重度脂肪肝。</div><div><br></div><div>导</div> <h3>导致脂肪肝发生的脂类只要是甘油三酯。通过食物摄入体内的甘油三酯和肝脏合成的甘油三酯,以脂蛋白的形式溶解于血液中,向身体的各个器官运送,负责运送甘油三酯的脂蛋白主要是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由于肝脏内没有储存甘油三酯,所以甘油三酯一合成就与载脂蛋白结合成脂蛋白(主要是极低密度脂蛋白),释放入血,运送到身体的各个器官。</h3><div><br></div><div>如果血液中甘油三酯的含量过多,导致甘油三酯的合成与运输之间的平衡被破坏,造成大量的甘油三酯堆积肝脏细胞内,逐渐越积累越多,就发展为脂肪肝。</div><div><br></div><div>像大多数肝脏疾病一样,脂肪肝并没有什么自觉症状,一般要通过体检才能发现,血液化验检查、B超检查都是帮助发现脂肪肝的检查手段。一部分人会有轻度食欲减退、腹胀等不适感。</div><div><br></div><div>由于肝脏堆积了太多脂肪,肝脏的体积就会变大,有时在触摸腹部时就能摸到体积增大的肝脏。</div><div><br></div><div>脂肪肝会导致肝脏功能的下降,如果任其发展,就会演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导致肝脏功能损害,严重时有死亡的危险,因此,一旦被诊断为脂肪肝,就应该立即开始治疗。 </div> <h3>高血脂引起的脂肪肝,转肝癌晚期</h3> <h3>红曲是采用天然燕麦嫁接红曲霉菌进行发酵的功能性食品,能有效降低胆固醇、调节血压、降血糖,调理肠胃、改善微循环系统。</h3><div><br></div><div>红曲对血液的作用相当于过滤器,只不过它是在人体内完成了一次血液大扫除,将血液中的垃圾和毒素逐步清洁干净,使血细胞恢复活力,血管得到软化。</div><div><br></div><div>红曲代谢出来的活性物质中含有开环式结构的绿色他汀,有阻断胆固醇的合成和调节血脂的功能,控制减少血液脂肪和斑块的形成,修复受损的血管壁和恢复血管内皮的光滑性,可避免斑块破裂,减少引起血栓的危险性,起到治疗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而且不经肝肾分解直接作用于血液,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div><div><br></div><div>高血脂在中医中属于“痰浊”的范畴,具体而言,就是痰浊阻滞了气血的运行,导致“胸痛”“胸痹”“心痛”等一系列正好组昂,而产生痰浊的主要原因在于脾胃功能失调,使其化“湿”功能缺失,湿积为痰。痰阻即出现了胸痛,心痛。</div><div><br></div><div>中医在治疗高血脂时,其主要的手段就是祛痰化浊法。对红曲“健脾”功效的描述,在很大程度上说明红曲在治疗高血脂方面的功效。</div><div><br></div><div>红曲中极有可能还存在其他的降血脂成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在提取出红曲中的他汀类物质后,发现这些除去了他汀类物质的“剩余红曲”依然具有调节血脂的功效。</div> <h3>红曲对脂肪肝的临床数据</h3><div>红曲的肝脏的养生功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保护肝脏。韩国的Oh,J.D.;Yoon发现每天给老鼠饲喂含有2%的红曲发酵物,可以有效的防止溴苯导致肝损伤。日本学者Yoko Aniya发现红曲可以通过抗氧化作用和阻止对乙酰氨基酚代谢,来降低乙酰氨基酚所导致的肝脏损伤。</div><div> 第二,红曲对脂肪肝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陈丽燕等人将130例脂肪肝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0人,服用红曲制剂;对照组60人,服用凯西菜片。8周为一个疗程,共进行3个疗程。结果发现:服用红曲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1.4%,高于对照组的88.3%,且治疗后,肝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div><div>王慧芳等比较了红曲制剂和肝得健在治疗脂肪肝方面的差异,108位病人被分成两组,A组56位,服用红曲制剂;B组52位,服用肝得健,整个治疗周期为24周,结果发现红曲制剂的总有效率达到91.1%,远高于肝得健组的65.4%。从发表的论文来看,采用联合治疗的方式似乎效果更佳,姜彩霞等人利用红曲制剂联合硫普罗宁对120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结果发现硫普罗宁联合红曲制剂的治疗组的有效率要高出单纯利用硫普罗宁进行治疗的对照组25个百分点。↗</div> <h3>红曲对脂肪肝作用机制</h3><div>南方医科大学的博士论文就红曲对脂肪肝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十分深入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div><div>(1)红曲能够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的一般情况,如改善大鼠模型的精神状况、耗食量以及营养状况。</div><div>(2)肝脏病理学观察表明红曲能改善肝脏脂肪变性,减少肝细胞坏死以及炎性细胞浸润。</div><div>(3)红曲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血清ALT、AST含量,但无明显降低血甘油三酯效应。提示红曲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肝细胞,减轻脂肪性肝炎改变。</div><div>(4)红曲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阻断“初次打击”。</div><div>(5)红曲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改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从而抑制选择性胰岛素抵抗,阻断“二次打击”,抑制脂肪肝的发生。</div><div>(6)红曲能升高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PPARa的mRNA及其蛋白质的表达,促进脂肪β氧化,减少脂肪肝毒性损害,发挥缓解脂肪肝的效应。</div><div>综上所述,红曲可能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发挥炎效应;诱导肝细胞PPARa的mRNA和蛋白水平增加,维持体内脂质代谢平衡,发挥多环节、多靶点拮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理效应。</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