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重游故地

阿标

<p class="ql-block">老了就喜欢回忆,约了就一起来看看。《驿动的心》久久不能平静。2018年6月11日上午,几个原居住在浦东招远路19弄的小学同班同学怀着深深的眷恋之情,半个世纪后首次相约在一起,探访19弄,重拾儿时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19弄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招远居委会,地理位置优越。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在浦东就一直闻名遐迩,其东南西北分别毗邻东昌电影院,东昌中学,浦东中心医院(现东方医院),上海市浦东工人俱乐部(现浦东文化馆)。就当时的气场绝对完胜现在的八佰伴,这几年浦东的休闲娱乐场所和高大上的商圈多了去了。19弄,我们《懂你》。</p> <h3>拍摄于今年4月10日的19弄鸟瞰图。1963年9月1日,甲1到甲4号、单数15到31号40余位学龄前儿童被分到一个班级,《同桌的你》是否还记得?开学后我们手牵手一起跨进崂山路小学(现昌邑小学)一年级(5)班的课堂。</h3><h3><br></h3> <h3>虽说是五、六十年代后陆陆续续建造的老房子,里里外外有点破旧,但不得不说,“风景这边独好”,有段时间还曾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h3> <h3>美景怎么可以错过?来个合影还是必须的。</h3> <h3>同学们对这里的环境既熟悉又陌生,不时指指点点,回忆以前这里的一棵树是斜着长的,那里的一条河沟里有数不尽的小龙虾,还有不远处的红光搪瓷厂。感叹《往事只能回味》。</h3> <h3>邻居、发小、从小学到中学的同班同学。在家门口的合影。阿海等同学也住在这里。这个门号是一年级(5)班的大户人家。</h3> <h3>这个窗口,曾经留下了男孩太多的手印,天真无邪,顽皮嬉闹,爬上窗口看鱼去。来吧,在窗前约下,和曾经的主人同框留念。</h3> <h3>我们以前也去她家玩过。来,一起来一张。</h3> <h3>楼上楼下的邻居加发小。甲2号,永远的记忆。</h3> <h3>5室,曾经是我的家,一个一室户的家,一个幸福满满值得永远回忆的地方,那时爸爸妈妈还健在。</h3> <h3>鸿顺,家中的独子,妈妈的宝贝。想当年,每到晚饭前就能听到妈妈大声呼唤他回家吃饭的嗓音。《世上只有妈妈好》。</h3> <h3>虽然不见当年前面的挺拔大树,红土广场,但毛毛的帅气依旧。</h3> <h3>邻居发小,从小学到中学,还记得《一起走过的日子》,有说不完的话和叙不完的情。</h3> <h3>住在同一个门号的姐妹花,一起体验《粉红色的回忆》。</h3> <h3>单独拍一张,留个纪念。</h3> <h3>昔日的红土广场,现在的塑胶舖就,经过多年小区改建已然成为广大居民休闲娱乐,聊天健身的场所。精彩不容错过,大家都说来一张。</h3> <h3>再来一张。</h3> <h3>换个角度就停不下来了。拍起。</h3> <h3>继续拍起来。</h3> <h3>曾几何时,怎能想到?现在的19弄也有遮风挡雨的亭子了。</h3> <h3>发小、同学有时胜过兄弟。</h3> <h3>换个角度更完美。</h3> <p class="ql-block">昌邑小学的前身就是崂山路小学。1963年9年1 日,我们就是在这个地方入门接受文化教育。我们的班主任先后有李宝娥老师、马 军老师、张雪琴老师,记得校长姓吴,一位很不错的教育工作者。</p><p class="ql-block"><br></p> <h3>聚餐时刻到了。席间,忆往日旧事,叙同学友情,《海阔天空》海聊,欢声笑语依然不绝于耳。为相聚干杯,《为往事干杯》。</h3> <h3>此时此刻,我们共同的心愿就是《明天更美好》,祝愿所有的发小、同学、老师健健康康,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幸福满满。</h3> <h3>不忘初心 重游故地 相聚甚欢 后会有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