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东四幼教师读书分享会第三期

桥东四幼 刘艺

<h3>  当墨笔轻轻地触动一张空白的纸,便划出了人生的起点;当橡皮擦沉重地擦拭那张洁白的纸上的污点,便擦亮了人生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七色笔刻苦铭心地绘成一张风雨后彩虹高挂的风景画,便为人生谱写了一首优美的扣人心弦的乐曲;当读者吮吸着知识的甘霖时,便被那醉人的书香萦绕在身边,一切困惑,一切疲倦都被这神圣的香味驱走。</h3> <h3>四幼的老师们各自带来了不同的书香</h3> <h3>小一班的宋晓娅老师分享书目:《追风筝的人》</h3><h3>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它可能是我们的梦想,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去为之奋斗的目标,也可能是人们一直在追求的真善美,还可能是一种崇高的理想,但无论怎样,我们都会为了它奋进全身的力量,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在追风筝的人。"为你,千千万万遍"</h3> <h3>赵琳莉老师分享书目:龙应台安德烈合著《亲爱的安德烈_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h3><h3> 这是适合像我们家有青春期孩子的母子共读之书,通过这36封家信,慢慢的孩子理解了妈妈的用心良苦,妈妈也了解了孩子,安德烈说这份交流是一笔财富,很多孩子可能都错过了,可是他却拥有,他感谢妈妈!我觉得书信确实是情感交流的最佳纽带,这什么时候都不过时!</h3> <h3>小二班孟雪老师分享书目:《慢慢来,反正也来不及》</h3><h3> 囧叔用独特的写作方式,展现了15个小人物的多元世界,这其中每个主角你可能都会似曾相识。他可能是你每天买早饭炸油条的大哥,可能是你楼下便利店的收银员,可能是你身边朝夕相处的同事,或者,就是你就是我。在一个个故事中,在一场场市井人物的世俗生活里,在囧叔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平凡又不平凡的自己。</h3> <h3>张彩云老师分享书目:《学前儿童美术教育》</h3><h3> 书中详细的讲述了美术与儿童美术的概念及儿童美术的发展,再深入到儿童美术的教学目的、活动、方案等教学理论。</h3> <h3>  文字叙述清晰,内容生动,介绍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的同时,更强调理论的实际价值,如对儿童美术发展的阶段与特征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为第一线教师根据儿童美术发展的水平进行各种类型美术活动的指导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和方法。体现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美术发展的水平和特点。</h3><h3> 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我们老师阅读的书!</h3> <h3>&quot;大孟&quot;老师分享书目:《不打不骂教育孩子的100种方法》</h3><h3> 这本书讲的是怎么教育孩子,以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去教育,怎样去看待孩子的叛逆期。和孩子去做朋友,不要体罚式的教育孩子,我觉得这本书给我的启发特别大,分享给有孩子的老师,可以进行学习交流。</h3> <h3>中一班刘艺老师分享书目:《最遥远的距离》</h3><h3>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却还得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却还得装着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 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h3> <h3>用真爱对待爱你的人😍</h3> <h3>&quot;朝朝&quot;老师分享书目:《天才在左,疯子在右》</h3><h3> 这是一本令我欲罢不能的书。当我第一次读完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很爽,这本书并不是一本通俗读物。但又明了通俗,逻辑清晰,颇有张力和震撼效果。正如书名所揭示的一样,天才与疯子其实仅仅只隔一步之遥。</h3> <h3>文静老师分享书目:《秘密花园》</h3><h3> 这本是关于爱和大自然的书,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感到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不断地去发掘新的事物,增长自己的知识,还明白了,不能什么事只顾着自己,要与同伴友好相处,真诚相待。</h3> <h3>中二班李霞老师分享书目:《乖,摸摸头》</h3><h3> 《乖,摸摸头》里面写的十二个真实的故事我都很喜欢,最让我感动的是第三个故事《对不起》,讲了一个姑娘的遗憾,很多时候我们害怕去面对一些东西,选择了逃避,可是时光不等人,你不选择时光替你选择,而最后只有与遗憾作伴。</h3> <h3>郭蓓蓓老师分享书目:《你若盛开蝴蝶自来》</h3><h3> 我做不到林微因,但是她身上的一些东西确是我欣赏的,她那种面对磨难的坚强,骨子里的高雅精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己的珍视。都是我一,直正在追求的。</h3><h3> 这本书,用词造句其实也很美,很文艺,特别适合在午后,闻着咖啡的香气,沐浴着阳光慢慢来读。不必急,想起来就读一点,天气好读一点,心情糟读一点。你会慢下来,觉得推敲书里的一段句子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用这些优美、积极、精致的文字,滋润自己的心房。</h3> <h3>大一班毛凯欣老师分享书目:陈鹤琴《家庭教育》</h3><h3> 内容:全书共12章,订立家庭教育原则101条,讲述了儿童心理及普通教导法,解释了各项建议的涵义。内容涉及小孩子从醒到睡,从笑到哭,从吃到撒,从健康到生病,从待人到接物的种种问题,并进行充分的讨论。</h3> <h3>  通过阅读这本书,字里行间能够强烈感受到他对孩子的慈爱与严格,慈爱到体贴入微,严格到没有迁就。书中对怎样教养孩子讲述的详细入微,淋漓尽致。小到吃喝拉撒,大到为人处事,都清楚的指导家长如何去做!</h3><h3> 其实《家庭教育》这本书,也适合老师去阅读,其中很多观点同样适用于老师日常教学活动,推荐老师们阅读。</h3> <h3>焦红叶老师分享书目:毕淑敏《女人之约》</h3><h3> 强调社会呼唤信任,相信善良,懂得感恩。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时候,不能仅从狭隘的个人经验出发,以己度人,否则你的不理智行为可能会伤害善待你的人,应该肯定&quot;世上还是好人多&quot;。</h3> <h3>大二班曹冉老师分享书目:《敏感期的教养》</h3><h3>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果在他敏感期的内在需求被妨碍而无法发展的话,就会错过最佳的学习时机,即使日后弥补也要付出很大的心力和时间。而在适当时期,善于运用这股助力,则事半功倍的帮助孩子更加完美的成长。</h3><h3> 本书根据幼儿各个年龄段所有的敏感期,给予了家长们有效的引导,有趣的游戏,强大的教育功效,宝爸宝妈们你值得拥有奥!</h3> <h3>张秀娟老师分享书目:《我们仨》</h3><h3>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想失。一家三口聚少离多,女儿1997年患脊癌去世,1998年末丈夫钱钟书去世。她怀念她的家人,写了一本回忆录,回忆她们美好的生活,怀念她生命里最重要的两个人。</h3><h3> 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人生的日子都是越来越少,剩下的日子都是越来越重要。</h3> <h3>  读好书,品一样积极向上的文字;好读书,聚一方学识渊博的睿智;读书好,养一种博大内敛的气质。快乐读书,用心分享,"阅"读"阅"幸福😊<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