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永华南路小学

<h3> <b><i><font color="#010101">作者:霍鸿雁</font></i></b></h3> <h3>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瞬之间,我和孩子们已经走过了整整五个年头。昔日的教室里,孩子们跟我一起读拼音的画面至今历历在目,那稚嫩美妙的声音洋洋盈耳……五年来,我们常常共读一本书,在书香中一起快乐地成长!<br></h3> <h3><b><i><font color="#ed2308">一、示范引领 诵读声声</font></i></b></h3><div>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过程中,我采用了教师示范诵读和学生诵读相结合的方法,努力营造浓郁的诵读氛围,激发孩子们诵读的兴趣。</div><div> 每学期我都会选择一两本师生共读的书籍,并选择精彩片段给孩子们范读或和孩子们一起分角色朗读。我会引导孩子在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进行比较,在不断反思和改进中提高朗诵的能力。而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们通过反复诵读和品味达到与作者同悲同喜的境界,使孩子们的情感得以升华。 </div> <h3> 现在,他们已经从最初模仿老师的朗诵逐渐形成了自己朗诵的风格。最让人欣慰的是,他们已经把朗诵当成了自己一个最大的喜好:每天,他们在班级"诵读声声"群里上传朗诵语音,一丝不苟、乐此不疲;在每次的班级"诗歌朗诵会""上,他们跃跃欲试、放飞自我;每次去直隶总督署为各界人士讲解,他们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h3> <h3>班级诵读语音群</h3> <h3>班级朗诵会</h3> <h3>参与学校各项活动</h3> <h3>  读书、朗诵,让孩子们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信心、沟通能力等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h3> <h3><b><i><font color="#ed2308">二、共读共写 常动笔墨</font></i></b></h3><div> 不动笔墨不读书。孩子们在每天读书、朗诵的基础上,坚持每天动笔,可谓笔耕不辍。其中,包括摘抄书中精彩片段,做精美的读书卡,在书上做批注,写散文、随笔等,因为形式多样,每天交替完成,所以孩子们一点儿不觉得枯燥。这些学习活动我都积极参与,并常常与孩子做互动交流,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div> <h3><b>精美读书卡</b></h3> <h3><b>摘抄</b></h3> <h3>  以做批注为例。从我们共读的一本书中选择读几页书,并布置做批注的作业,第二天在班里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孩子们和我做的批注。大家分别从画波浪线、书写是否美观,批注的语言是否简洁、精炼,内容是否有深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h3> <h3>  这样的反复引领之后,孩子们对做批注的方法及要领融会贯通,并对做批注有了一种欲罢不能的情愫——喜欢在书上勾一勾、写一写,甚至画一画……他们虽然与作者素昧谋面,但因着彼此的文字而心灵相通。</h3> <h3>  孩子们每天的生活和学习都是紧张而又充满童趣的,如果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那么几片灵动的树叶,几只轻掠天空的鸟雀都会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遐思与快乐。我常常引导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小细节,并和他们一起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来。</h3> <h3>   他们的文章我百读不厌,因为他们选材的视角独特,文笔质朴流畅,满了童心童趣。我写的小散文、随笔也常常读给他们听,他们很享受,也感到一种尊重:老师可以走进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也可以知道老师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他们从我的文章中知道了:老师虽然每天工作很忙、很累,但她觉得能工作也是一种幸福——愉快地工作,感恩地生活,以自己所有的为足……而我也从他们的文章中知道了:昨天谁和小伙伴发生了矛盾,一夜未安眠——嗯,我得找个机会促进他们和好……<br></h3><div> 就这样,我们的心因文字而相通、相知、相近。</div> <h3>  这是我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一起成长的点滴记录——共读一本书,让书香伴随我们一生的成长!</h3> <h3><b><font color="#b04fbb">我的批注</font></b></h3> <h3><b><font color="#b04fbb">读书笔记</font></b></h3> <h3><b><font color="#b04fbb">心得体会</font></b></h3> <h3>  普希金曾说过: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我愿意和孩子们继续一起读书,做一个保持童心和青春的读书人。手捧一本好书,远离社会的喧嚣、浮躁,独享一份安静与清幽,让书香伴随我们一生的成长!<br></h3>

孩子

批注

诵读

读书

朗诵

他们

共读

一起

班级

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