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417团官兵当年坚守的那拉战场</h3> <h3> 417团的官兵就是通过被敌人炸成废墟的船头边境口岸,义无反顾的走进了血与火,走进了生与死,走进了炮火硝烟。</h3> <h3> 139师417团,前身是1938年组建的三五九旅七一九团。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中国人民的独立、解放屡建功勋。敢打硬仗、敢打恶仗、打死不退、得理不让人是这个部队最显著的特征。</h3><h3> 解放战争中著名的黑山阻击战,该团坚守101高地,担负阻止全副美式装备的国民党里廖耀湘兵团的艰巨任务,与敌人血战三昼夜,阵地被敌人炮火削低二米,两度易手,两千多人的部队打的只剩下不到两百人,硬是没有让敌人跨国黑山半步,为辽沈战役取得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h3> <h3> 裸体抢修猫耳洞的417团战士</h3> <h3> 裸体运送弹药的417团军工</h3> <h3> 裸体坚守猫耳洞的417团官兵</h3> <h3> “如果把八里河东山比喻为天堂,那么老山就是人间,那拉口就是地狱”。这是当年有关老山战区的一个俗语。1985年10月,417团接受了赴老山战区,担负主要防御方向——那拉地区的防御作战任务。这里由老山和八里河东山相夹形成的河谷地带,扼守着中越两国边境的水陆交通咽喉。进攻,可为依托;防守,可为警戒阵地,迫敌展开,迟滞敌行动,地位十分重要。自1984年我军收复老山以来,是双方争夺的焦点。</h3><h3> 在这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地域内,有大小山头50多个,怪石林立,树木稀少,地形险峻复杂三面受敌大、小青山居高临下的火力控制,防守难度特别大。加之该战区敌我阵地犬牙交错,相距最近的哨位只有六米,猫耳洞低矮潮湿,条件十分艰苦,有“火葬场”、“绞肉机”、“人间地狱”之称。</h3><h3> 就在这样距离敌人最近、条件最艰苦,战斗最激烈,危险最大的战场,417团110天的雨季作战和108天的旱季作战,全团官兵发扬“战士责任、军人荣誉、国家安危高于一切”、“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惧”、“任务重于生命”的牺牲奉献精神,裸体作战,不仅牢牢守住了阵地,没有丢一个哨位,没有丢一个人,没有丢一支枪,而且通过阵前出击、秘密设伏、渗透侦查、伏击打洞等战术手段,逐步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实现了由被动防御为主动防御的转变,创造了老山战场“十个第一”(我以后的文章中详细介绍)。同时,该团组织的1·7拔点战斗震惊了世界,一个连的拔点战斗,将越军总参谋长“请到了作战室”(139师417团老山英烈事迹之一——1·7战斗以介绍)。</h3> <h3> 抢救伤员的417团战友</h3> <h3> 抢运伤员的417团军工</h3> <h3> 老山战斗,417团共毙敌1905名,其中敌团战一名、团副参谋长一名、副营长一名;伤敌1675名;俘敌2名摧毁敌工事387个;屯兵洞261个;火炮179门;枪支234支;缴获武器弹药一批。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集体和个人。</h3><h3> 417团在取得重大战果的同时,也付出了兰州军区最大的伤亡。先后有61位战友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拔点21人,防御40人。其中排长三人),占兰州军区牺牲人员的三分之一强。</h3><h3> 胜利来之不易!胜利属于祖国和人民!胜利属于牺牲的战友!让我们永远缅怀牺牲的英烈!这也是我整理这些英烈事迹的最真实心愿!</h3><h3> 期待你的关注、转发和点赞。</h3> <h3> 刘学荣烈士(二等功)</h3><h3><br></h3><h3> 刘学荣生前系步兵139师四一七团一营二连班长,陕西省延安市远,汉族,初中文化程度,1964年2月生,1984年1月入伍,1986年追认为中共党员。在执行任务时,本班战士不幸滑入江中,他奋不顾身跃入江中抢救,壮烈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 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五日下午二十一时许,刘学荣带领全班在南温河为营区施工准备材料返回途中,因滂沱大雨使道路泥泞湿滑,战士唐舟林一脚踩垮,落入汹涌的盘龙江中,眼看着就要被洪水吹走。刘学荣对班里另外几位战友大喊道:注意安全!随即纵身调入迅猛浑浊的浪潮中去抢救小唐。他好不容易抓住小唐时,一股浪涛涌来,小唐一下被卷出20余米,他奋力靠近,再次用右手死死抓住小唐,拼命向岸边靠拢,一股巨浪袭来将它狠狠的抛向一块巨大的暗石上,小唐再次失手卷入江中心。刘雪荣不顾个人安危和石头撞伤的疼痛,第三次勇猛的向战友游去,将战友抱住向岸边靠近时,终因体力不支,加之石头撞击过重,被洪水吞没了,英勇的献出了二十二岁年轻的生命。</h3><h3> 入伍以来,刘学荣八次受到嘉奖,两次被评为标兵班长。师党委根据他的表现给他追记了二等功。</h3><h3><br></h3> <h3> 唐舟林烈士(三等功)</h3><h3><br></h3><h3> 唐舟林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一营二连战士,甘肃省临潭县人,汉族,初中文化程度,1967年12月生,1985年11月入伍,1986年5月追认为中共党员。在营区建设施工备料中,不幸滑入江中,壮烈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 唐舟林一入伍,就怀着一颗报国赤诚之心,随部队执行对越防御作战任务。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五日,他和全班在班长的带领下,为营区施工上山准备材料。下午18时许,天下着蒙蒙细雨,他们每人扛着80多斤的木料走在泥泞的羊肠小道上,由于道路泥泞,加上肩上扛着重物,他一脚打滑,不幸落入汹涌奔腾的盘龙江中,由于水势太猛,本身又不会水性,班长刘学荣奋不顾身跳入江中救也没救上来,最后和班长被洪水淹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团党委根据他生前的要求和表现,追认他为中共党员,并给他追记了三等功。</h3> <h3> 王明安烈士(三等功)</h3><h3><br></h3><h3> 王明安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一营三连排长,江苏省涟水县人,汉族,大专文化程度,1960年1月生,1980年1月入伍,1986年2月入党。在打捞落水战友途中,不幸汽车翻入江中,英勇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br></h3> <h3> 郭文辉烈士(三等功)</h3><h3><br></h3><h3> 郭文辉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一营三连班长,甘肃省临夏县人,汉族,初中文化程度,1963年11月生,1982年1月入伍,1984年9月入党,在去打捞落水战友途中,不幸汽车翻入江中,光荣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 <h3> 朱生祥烈士,三等功</h3><h3><br></h3><h3> 朱生祥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一营三连副班长,陕西省扶风县人,汉族,高中文化程度,1964年12月生,1984年1月入伍,1986年五月追认为中共党员。在打捞落水战友途中,不幸汽车翻入江中,光荣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 <h3> 马胜武烈士(三等功)</h3><h3><br></h3><h3> 马胜武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一营三连战士,甘肃省玛曲县人,汉族,高中文化程度,1966年8月生,1985年11月入伍,1986年5月追认为中共党员。在打捞落水战友途中,不幸汽车翻入江中,光荣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 <h3> 刁建明烈士(三等功)</h3><h3><br></h3><h3> 刁建明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一营三连战士,江苏省宜兴县人,汉族,初中文化程度,1964年12月生日,1984年1月入伍,1985年9月入党。在打捞落水战友途中,不幸汽车翻入江中,光荣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 <h3> 刘运烈士(三等功)</h3><h3><br></h3><h3> 刘运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一营三连战士,四川省古蔺县人,汉族,初中文化程度,1966年3月生,1985年1月入伍,1986年五月追认为中共党员。在打捞落水战友途中,不幸汽车翻入江中,光荣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 <h3> 张绪龙烈士(三等功)</h3><h3><br></h3><h3> 张绪龙生前系步兵139师17团一营三连战士,陕西省白河县人,汉族初中文化程度,1966年9月生,1985年11月15,1986年五月追认为中共党员。在打捞寻找战友途中,不幸汽车翻入江中,光荣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 <h3> 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六日,上述7位战友,获悉二连两位战友被盘龙江水卷走后,心情十分沉重和焦急。根据营党委的命令,他们和连队30多名战友分乘两辆卡车,跟随营首长暴雨乘车前去寻找和打捞战友。他们乘坐在第一辆车上,由于战区连续数十天的暴雨,不仅道路泥泞湿滑,而且地基松软。5时40分许,正在行驶的汽车,由于道路突然塌陷,他们所乘的第一辆车不慎翻车,落入波涛汹涌盘龙江水中,四轮朝天的汽车将一车战友覆盖在江水中。第二辆车的战友们迅速下车抢救战友,终因江水过猛,加之汽车四轮朝天,将它们覆盖在江水中,只抢救出了部分战友,他们7位战友被无情的盘龙江水吞没了,永远的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团党委,为她们每个人荣记了三等功。</h3> <h3> 李含俊烈士(三等功)</h3><h3><br></h3><h3> 李含俊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一营二连战士,甘肃省定西县人,汉族,初中文化程度,1967年4月生,1985年11月入伍,1986年12月追认为共产党员。在阵地背水时,被敌炮弹击伤,壮烈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 李含俊入伍不久就随部队到老山前线,上阵地前,他接连向连队党支部递交了请战书决心书,要求到最危险最艰苦的前沿阵地,执行防御战斗任务。上阵地后,他坚守在211阵地。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晚,他主动抢着去背水,就在他背水返回途中,猛然发现前方十几米处有一个黑影在向自己蠕动,他立即意识到情况危急,可能是越军特工在潜伏,他迅速掏出腰间手榴弹投向敌人,也就在这时,敌人的手雷落在他身边爆炸了, 李含俊因伤势过重,英勇的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师党委给他追记了二等功。</h3> <h3> 索南羊中烈士(二等功)</h3><h3><br></h3><h3> 索南羊中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一营三连班长,青海省西宁市人,藏族,初中文化程度,1966年12月生,1984年1月入伍,1986年12月入党。在抗敌炮击中光荣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 1987年1月7日,凌晨六时三十五分,隆隆的炮声划破了黎明的寂静,此时我145阵地五、六号哨位,同时发现越军三个班的兵力,像我145、左六阵地摸来。五号哨位观察员立即向哨长 索南羊中报告:王八从上来啦! 索南羊中立要将这一情况报告给排长,可是有线电话被敌炮火炸断,联系中断。越军为掩护其偷袭成功,炮火更加猛烈的向145阵地狂轰滥炸,情况十分危急。哨长,敌人距我越来越近,怎么办?观察员在焦急的报告。起爆定向地雷,投弹拦住! 索南羊中一边命令一边拿起冲锋枪迅速冲出洞外,把另一名战友推进动力,自己沉着应战,对准敌人打射出来一梭子复仇的子弹,当场毙敌一名两名。他一边打一边撤回观察所,迅速抓起八六一电台呼唤炮火。顿时我炮火覆盖而来,炸得敌人鬼哭狼嚎,丢下几具尸体狼狈逃窜。恼羞成怒的敌人不甘心失败,继续向我145阵地进行猛烈炮击,他一把将身边的战友推进洞里,自己背部、腰部多处被弹片击中,昏迷过去。战友们赶来抢救,他醒来第一句话就是,不要管我,先去消灭敌人。说完紧紧的闭上了眼睛,实现了他给自己父亲信中写下的誓言:我要勇敢的冲锋,毫不退却,为祖国人民争光,为藏族人民添彩。师党委给他追记了二等功。</h3> <h3> 马云奇烈士(三等功)</h3><h3><br></h3><h3> 马云奇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一营三连战士,甘肃省靖远县人,汉族,初中文化程度,1965年12月生,1983年1月入伍,1986年11月入党。在只身爬到敌前沿布雷返回途中,不幸遭敌炮击壮烈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 马云奇是入伍4年的老战士,工作积极,训练刻苦。上阵地后,他坚守在前沿145阵地五号哨位。他及时熟悉地形、了解敌情和掌握其活动规律,并和战友们抓紧抢修和加固工事,首先稳住了防御。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凌晨,他根据地形特点,巧妙的用火箭筒摧毁了敌人两个火力工事,给当面之敌以沉重的打击,赢得了战斗的主动权。1987年1月9日凌晨三点多,越军偷偷像我五号哨位摸来,马云奇及时发现这一情况,当敌人进至约30米处时,和战友们一起用手榴弹爆破筒定向地雷打击敌人,炸的敌人鬼哭狼吼,丢下几句尸体逃跑了。 马云奇想到敌人不会甘心失败,肯定会伺机报复,就和战友们商量,到哨位前布置几颗地雷。他让战友掩护,自己拿着地雷到了预定位置,突然敌一发炮弹在距他不远处爆炸, 马云奇六处负伤,但他仍坚持布雷,当布雷到最后一颗时,又一发炮弹在他附近爆炸, 马云奇英勇献身。团党委给他追记了三等功。</h3> <h3> 袁佐民烈士(二等功)</h3><h3><br></h3><h3> 袁佐民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一营机枪连战士,四川省长寿县人,汉族,初中文化程度,1964年7月生,1984年1月入伍,1986年12月追认为共产党员。在坚守前沿阵地中,舍身忘死救战友,不幸壮烈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 第一阶段战斗中,袁佐民所在的连队担任军工,他多次冒着炮火,及时把弹药物资送到前沿阵地。第二阶段战斗中,袁佐民坚守在255阵地五号位哨位,和战友们一起打退了敌人的20多次偷袭。一次战斗中,机枪枪管打红了,他三换枪管,发挥了我火力点的威力。当连指挥所洞口被炮火炸塌,又引爆起火洞里的物资,19名战友被困里面,情况十分危及,他披着被水浇透的棉被扑向火海,奋力灭火,阻止了火势蔓延。在战友们的配合下,经过两个小时的奋战,扑灭了烈火,是洞里战友全部脱离了危险,并保住了一批弹药和物资,减少了损失。救火中他的面部、手臂多处烧伤,仍带伤坚守阵地。1986年12月11日19时30分许,正在担任警戒任务的他,正在密切着关注观察者敌人的动向,突然敌人的一把重型炮弹呼啸而来,凭声音判断,他感到这发炮弹将会在自己附近爆炸,便大喊一声:班长防炮!同时奋不顾身的扑向正在洞外检查机枪的班长身上,炮弹落在工事顶部爆炸了,班长得救了,但袁佐民的胸部、腹部、背部多处被弹片炸伤,当战友们赶来给昏迷中的袁佐民包扎时,他用艰难而又微弱的声音说,班长,他没事吧?说完就紧紧的闭上了眼双眼。师党委给他追记了二等功。</h3> <h3> 王安军烈士(一等功)</h3><h3><br></h3><h3> 王安军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一营机枪连战士,陕西省西安市人,汉族,初中文化程度,1966年3月生,1984年12月入伍,1986年7月追认为党员,在再给前沿送弹药经过“生死线”时,不幸被敌阻击步枪射中,经抢救无效,英勇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 王安军原是140师汽车司机,当得知上级要抽调部分司机充实参战部队的消息后,积极报名要求参战。调入417团后,分到炮兵营100迫击炮,连当驾驶员。为了实现杀敌报国的愿望,他找领导坚决要求到一线连队去,又调到机枪连。1986年4月,因患病住院,医生决定给他做手术,当得知连队马上上阵地的消息后,坚决谢绝做手术,住了两天就回到了连队。连队担负军工保障任务,他主动担负危险性大的146、255、211等危险阵地运送物资任务,短短的二十五天时间里,往返阵地三十二趟,运送物资弹药1800余斤。5月13日晚,他和战友任如东向阵地运送弹药途中,在通过百米生死线时,不幸被敌阻击步枪射中了腹部,子弹穿透了小腹,肠子流了出来。为了把弹药送到一线战友手中,他把肠子塞进腹部,简单用三角巾包扎了一下,艰难的向前爬动。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顽强拼搏,他向前爬动了30多米,当战友们去抢救他时,发现它爬过的路上留下了一条30多米的血迹。因伤势过重,王安军在送往救护所途中牺牲。集团军党委给他追记了一等功。</h3> <h3> 任如东烈士(一等功)</h3><h3><br></h3><h3> 任如东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一营机枪连战士,陕西省神木县人,汉族,初中文化程度,1964年5月生,1983年1月入伍,1986年五月追认为中共党员。在给阵地运物资途中,在经过生死线时,不幸被敌阻击步枪击中,经抢救无效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 上阵地时, 任如东所在脸担负军工保障任务。上阵地的头一天,他就主动申请到危险的阵地去送物资弹药。他运送物资的线路,往返15华里,还要经过400米过膝的泥泞堑壕,翻越两座陡峭的山丘,攀登近400级台阶,闯过四处百米生死线,时刻面临死神的威胁。每次上阵地,他都坚决要求到最危险的阵地去,都是抢最重的物资杯,4·28战斗中,他往返三次冒着炮火送弹药,回到驻地就累得昏倒了。1986年5月13日,他和王安军一道向146高地运送弹药,在经过一道生死线时,走在前面的王安军被敌人用阻击步枪击中腹部,他发现后,不过一切扑向王安军,刚到王安军身边,自己也被敌阻击步枪击中。为了及时把物资送到一线阵地战友们的手中,他强忍疼痛,搀扶着王安军艰难的向阵地爬去。当战友们发现他们时,看到他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了一道30多米的血路。下送途中,他心脏停止了跳动。短短的二十五天中,他送物资弹药近1000公斤,上危险的146、142等高地30多趟。集团军党委给他追记了一等功。</h3> <h3> 张小悌烈士(二等功)</h3><h3><br></h3><h3> 张小悌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二营四连班长,陕西省礼泉县人,汉族,高中文化程度,1962年10月生,1982年1月入伍,1985年6月入党,在前送弹药途中,遭敌人炮击,因伤势过重而光荣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 部队接到参战命令后,领导上考虑到他父母年老有病,弟妹上学,妻子已怀有身孕,家中责任田无人耕种的情况,决定让它复原。他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怎么在这时候弃甲归田?至于家庭困难,我入伍这么多年都能克服,我相信我参战后家里也能克服。就这样,他把复原名额让给了别的战友,自己随部队开赴前线。上阵地后,他担任连队军工班班长兼预备队队长,负责向本连146阵地顶部和南无名等最危险的阵地前送弹药、食品、水和构筑工事的器材。每次送物资,要经过600米的炮火封锁地段,且大都是悬崖陡壁,他在脚手多处磨破撞伤,感染化脓的情况下,坚持每晚送物资两次以上。1986年5月11日晚,他带领三名战士送物资途中,与三名特工遭遇,他迅速组织指挥三名战士抢占有利地形,当即击毙敌一名,但他左腿负伤三处。他坚持不下阵地治疗,每晚照常运送弹药和物资器材。6月11日晚,他带领两名战士从连指挥所冒着大雨送手榴弹,途中遭敌人炮击,他的右眼球被炸出,全身多处负伤,两名战士要送他返回时,他坚决不肯,硬是把手榴弹送上阵地。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治疗无效英勇牺牲。师党委给他位追记了二等功。</h3> <h3> 李平烈士(三等功)</h3><h3><br></h3><h3> 李平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二营四连战士,甘肃省庆阳县人,汉族,初中文化程度,1968年3月生,1985年1月入伍,1986年7月追认为中共党员。在往阵地送弹药时,遭敌人炮火袭击,后经十天的抢救无效,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骨灰安葬原籍。</h3><h3> 上阵地时,李平担任连队军工,负责向146阵地顶部和南无名高地前送弹药、食品、水和构筑工事器材等,途中要经过600米的炮火封锁地段,还得爬70度以上的悬崖陡壁,每次负重都在50斤之上。他的双腿两手多处被磨破撞伤感染化脓,从不叫苦叫累,每晚坚持送物资两次,很好的保障了前沿战斗和生活。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二日,他和两名战友向无名高地送手榴弹途中,敌人一发炮弹落在离他五米处,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大喊一声:卧倒!随即迅速将战友推倒,他却没有来得及卧倒,弹片击伤了他的前额,因流血过多,伤势过重,于7月2日在昆明医院光明牺牲。团党委给他追记了三等功。</h3> <h3><font color="#010101"> 王耀亮烈士(二等功)</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王耀亮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二营四连战士,河南省拓城县人,汉族,高中文化程度,1964年2月生,1983年1月入伍,1986年3月入党。在抗击敌炮击和偷袭战斗中,英勇献身。骨灰安葬原籍。</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上阵地时,他坚守在111阵地二号哨位,他关心战友胜过关心自己,哪里最危险,他就在那里出现。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八日,是我军收复老山两周年胜利日,为防敌偷袭进攻,他在阵地外围担负观察任务,夜幕降临后,越军对我前沿实施猛烈炮击,王耀亮身负重伤,被战友们拉进猫耳洞里。就在这时,当他听说敌约一个加强班的兵力从二号哨位右侧向我发起攻击时,一把推开正为他包扎的战友,拿起冲锋枪、手榴弹冲出哨位,积极投入战斗。经过一个半小时,他和战友们打退了敌人三次进攻,他一人击毙敌3人,伤1人,牢牢守住了阵地。后因流血过多,抢救无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师党委给他追记了二等功。</font></h3> <h3> 张卫军烈士(二等功)</h3><h3><br></h3><h3> 张卫军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二营四连战士,陕西省西安市,汉族,高中文化程度,1966年12月生,1985年1月入伍,1986年7月追认为共产党员,在敌炮击时,舍身救战友壮烈牺牲。骨灰放置在西安烈士陵园。</h3><h3> 张卫军是连队六零炮班战士,上阵地后,坚守在147高地,他临危不惧,英勇作战,用及时、准确、猛烈的炮火支援一线战斗,用六零炮歼敌五人。1986年7月1日12时,敌人突然对我六连六零炮阵地实施炮击,正在六连炮阵地校正火炮的两名战士当即被炸伤,在洞里的张卫军在这危急时刻,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抢救战友要紧。他和战友叶玉林迅速钻出猫耳洞,灵活利用地形地物,巧妙的避开敌人的炮火,迂回到伤员身边,就在他俩背起伤员要进六连炮阵地猫耳洞时,一发炮弹把洞口给炸塌了,泥土、木棒、空弹药箱死死的堵住了洞口,他和叶玉林只好背起伤员向自己住的猫耳洞跑去,跑出去没多远,两发炮弹就在他们附近爆炸,弹片击中他的腰,献血不断地往外流,疼的直不起腰,他艰难地用双手把伤员往背上一背,便朝前爬去,鲜血顺着她的左腿往下流,身后留下了一道道血迹,当他爬上坡的时候,再也支持不住了。班长罗成跑到他跟前,呼喊着他的名字,他用微弱的声音说:班长,快救伤员!说罢就闭上了眼睛。战友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看到他在日记本上写下的钢铁誓言:为民安宁苦为乐,为国捐躯死亦生,报国不留日后羞,以身许国不足惜。师党委给他追记了二等功。</h3> <h3> 叶玉林烈士(二等功)</h3><h3><br></h3><h3> 叶玉林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二营四连战士,重庆市人,汉族,高中文化程度,1968年3月生,1985年1月入伍,1987年7月追认为中共党员。在抗击敌人炮击时,舍身救伤员壮烈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 叶玉林是四年六零炮班战士。上阵地后,他作战勇敢,机智灵活,和全班用六零炮击毙敌六人,摧毁敌工事一个。1986年7月1日12时,敌人突然对我六连六零炮阵地实施炮击,正在六连炮阵地校正火炮的两名战士当即被炸伤,在洞里的叶玉林在这危急时刻,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抢救战友要紧。他和战友张卫军迅速钻出猫耳洞,灵活利用地形地物,巧妙的避开敌人的炮火,迂回到伤员身边,就在他俩背起伤员要进六连炮阵地猫耳洞时,一发炮弹把洞口给炸塌了,泥土、木棒、空弹药箱死死的堵住了洞口,他和张卫军只好背起伤员向自己住的猫耳洞跑去,跑出去没多远,两发炮弹就在他们附近爆炸,弹片击中他的头部、腿部,献血不断地往外流,他艰难地用双手把伤员往背上一背,艰难的向前爬,直至牺牲,身上还背着伤员。师党委给他追记了二等功。</h3> <h3> 刘海成烈士(二等功)</h3><h3><br></h3><h3> 刘海成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二营六连班长,甘肃省甘谷县人,汉族,高中文化程度,1966年2月生日,1985年1月入伍,1986年7月追认为中共党员。在抗击敌人炮火袭击中,为抢修工事光荣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 刘海成参战前是宁夏守备师炮团战士,得知上级要在该部队抽调人员到参战部队的消息后,坚决要求到前线参加战斗。被调入417团六连,并担任六零炮班副班长。上阵地地后,他和全班坚守147阵地。4·25、4·28和5·2战斗中,他和战友们以准确猛烈的炮火狠狠打击敌人有生力量,歼敌十多人,有力地支援了步兵战斗。1986年7月1日,敌人对该连六零炮阵地实施报复炮击,为了粉碎敌人阴谋,刘海成和战友们冒着炮火危险,用六零炮还击敌人,压制敌火力。突然敌一发炮弹在炮位旁爆炸,炮位工事受到损坏,为了不耽误还击,刘海成奋不顾身,冒着炮火抢修工事,不幸又一发炮弹在附近爆炸,他身负重伤,因伤势过重,光荣牺牲。师党委给他追记了二等功。</h3> <h3> 蔡宏烈士(二等功)</h3><h3><br></h3><h3> 蔡宏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二营六连副班长,陕西省临潼人,汉族,初中文化程度,1964年6月生,1984年1月入伍,1986年4月追认为中共党员。在反敌人偷袭的战斗中,用身体扑向即将爆炸的手榴弹,掩护了指导员,他却壮烈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 蔡宏参战前是宁夏守备师班长,当得知上街要在该部队抽调部分人员到参战部队的消息后,多次找领导坚决要求到前线参加战斗。上阵地后,坚守在908高地。一九八四年四月二十一日,是他上阵地的第14天,也就是这天的凌晨4时,越军利用夜暗偷袭我阵地,将两枚手榴弹投进他和指导员住的猫耳洞时,为了指导员的安全,蔡宏奋不顾身的扑在即将爆炸的手榴弹上,指导员脱离了危险,他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上阵地短短的14天,他在完成本职的同时,还帮助前送弹药十多次,物资500余公斤,抢运伤员三人。师党委给他追记了二等功。</h3> <h3> 郑青春烈士(三等功)</h3><h3><br></h3><h3> 郑青春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二营机枪连副班长,河南拓城人,汉族,高中文化程度,1964年5月生,1983年1月入伍,1986年5月入党。在执行火力保障时,不幸被敌一发炮弹击中,抢救无效,壮烈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 郑青春年幼丧母,家境十分困难,年幼的弟妹只能辍学。父亲多次来信,叫他复原。部队开赴前线之前,家中发来电报,说父亲重病,领导也同意他回去看一看,但他考虑到部队要上战场,还是投入了紧张的战前准备中。他给父亲的回信中说:看到家中的处境,我非常难受,可是我是一名军人,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我怎么离队。等打完仗一定回来孝敬你老人家。上阵地后,他配属在四连坚守在146阵地五号哨位,主要任务是以火力支援一线战斗。1986年7月11日晚,越军对我实施偷袭,在执行火力保障时,他发现有几名越军正偷偷的向146阵地摸来,他先敌开火,打退了敌人的偷袭,就在这时,敌人一发罪恶的炮弹呼啸而来,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团党委给他追记了三等功。</h3> <h3> 张春旺烈士(一等功)</h3><h3><br></h3><h3> 张春旺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二营炮兵连代理排长,河南省正阳县人,汉族,初中文化程度,1963年2月生,1982年2月入伍,1983年7月入党。首批上阵地见习执行观察任务中,不幸被三发炮弹夺去了年轻的生命。骨灰安葬原籍。</h3><h3> 临战训练期间,张春旺被任命为代理二排长,经过三个月的训练,带领全排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被团评为临战训练先进排。上阵地前,他向连党支部请求,坚决要求到环境最艰苦,任务最艰巨危险性,最大的前沿阵地。他说:第一,我是老战士;第二,我是共产党员;第三就是我家里兄弟多,如果我有个万一的话,父母在哪也能挺得住。1986年4月9日,张春旺作为部队首批人员上阵地见习,主要任务是先行观察,摸清当面之敌活动规律,为部队接防提供作战经验。当晚他在145阵地三号哨位和67军一位战友一起担负观察任务,二十一时十五分,他发现一个班的兵力借着夜幕鬼鬼祟祟的向我阵地摸来,为了不打草惊蛇暴露目标,他轻声的呼唤炮火,引导我炮火给予偷袭之敌歼灭性的打击,炸死敌二名,伤敌三名,牢牢守住了阵地。就在这时,距离三号哨位几十米远的敌火力点发现了他们俩,打来一发六零炮弹,他头部中弹血流满面,在返回洞的途中,又着遭敌三发炮弹,他身中数十块弹片,倒在了血泊中,英勇牺牲。集团军党委给他追记了一等功。他的弟弟张立春继承哥哥遗志从军,来到了他生前所在的哨位,替英雄走完了战斗的道路。</h3> <h3> 刘玉贞烈士(二等功)</h3><h3><br></h3><h3> 刘玉贞生前系步兵139师417团二营炮兵连班长,陕西省延川县人,汉族,初中文化程度,1965年3月生,1984年1月入伍,1986年3月入党。在抗敌炮击战斗中,壮烈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 部队上阵地后,营首长根据前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汉阳敌火力点对我军工威胁较大,多次打死打伤运送弹药和物资的我军工。为确保前沿步兵物资弹药后勤保障和军工上下阵地的安全,给敌人沉重打击,决定组织活动火力小组,歼灭敌人火力点。刘玉贞听到这一消息后,当即就写下了血书,积极要求他们班承担这一艰巨危险的任务。领导批准后,他和战友们立即赶往预点的射击位置。为了便于火炮射击和观察,他冒着被敌阻击步枪射击的危险,选好了有利地形。1986年5月6日一天黄昏时,他们准确的发射了四发炮弹,摧毁敌火力点两个,圆满完成了任务。就在他们正准备撤出炮位时,不幸越军三发罪恶的炮弹落在了他的身边,它身中数块弹片,倒在了血泊里,英勇牺牲。师党委给他追记了二等功。</h3> <h3> 黄昌林烈士(三等功)</h3><h3><br></h3><h3> 黄昌林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二营炮兵连战士,甘肃省甘谷县人,汉族,初中文化程度,1968年2月生,1985年11月入伍,1987年,一月追认为共产党员。在抗击敌炮击战斗中,用身体掩护战友,光荣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 黄昌林刚一入伍,部队就奉命执行对越作战任务。上阵地后,他被分配到130炮阵地,担负构筑公司,公差勤务,火炮射击保障等着我,在这期间,他和战友们一起起早贪黑,努力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在阵地上人员少,公差多的情况下,他积极主动到山下背水背米,晚上站哨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有时为了战友休息好,他一人站两班岗,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1987年1月5日凌晨,他在协助班长进行炮火射击,突然敌人的一发炮弹呼啸而来,从声音判断将在他附近爆炸,他迅速扑倒在班长身上,班长安然无恙,他却头部、背部多处负伤,经抢救无效英勇牺牲。团党委给他追记了三等功</h3> <h3> 窦福平烈士(二等功)</h3><h3><br></h3><h3> 窦福平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二营营部无线班长,陕西省榆林县人,汉族,高中文化程度,1964年10月生,1983年1月入伍,1986年4月入党。在抗击敌人炮击中,为抢救战友光荣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 上阵的后,窦福平多次找营里面领导,要求到最前沿最危险的阵地执行任务。领导批准了他的要求,把它放在了前沿阵地担任警卫通讯员。他多次冒着炮火去一线阵地送信、报纸和文件,抢着经常炮火背水。担负调整军工任务阶段,他认真细心的观察敌炮火射击间隙,合理掌握军工上下阵地时机。在他精心调整下,使通过这一路段的军工伤亡减少到了最低程度。他每当看到满身汗水的军工路过时,总是热情的端上一杯水,受到军工战友的称赞。一天两位军工刚到调整哨附近时,一发炮弹呼啸而来,他不顾个人安危,冲出洞一把将战友推入洞内,保住了战友生命安全。1986年7月15日,是他坚守阵地的第九十五天,马上就要换防下阵地,这天晚上,他同往常一样,调整完军工后将准备进洞休息,不料一发炮弹打来把哨兵打伤,他跑去抢救,越军又打了几发炮弹,他急忙爬在哨兵身上,哨兵得救了,而他却中弹倒下,再也没有起来。师党委给他追记了二等功。</h3> <h3> 吴文平烈士(三等功)</h3><h3><br></h3><h3> 吴文平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7团三营七连战士,四川省古蔺县人,汉族,初中文化程度,1966年11月生,1986年5月追认为中共党员.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二日,在抢修工事时,不幸被敌阻击步枪击中,光荣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 上阵地后,吴文平坚守在具体最近的166真的五号哨位,该哨位距离很近,且敌人居高临下,地势十分不利,敌人偷袭频繁。哨位只有他和另外一名战友,战斗任务十分艰巨。战斗中,他毫不畏惧,每天他都争着站岗放哨,下阵地领取物资和弹药,要经过敌炮火封锁区,每次他都争着抢着去。他作战勇敢,遇到情况,沉着果断,和友邻哨位一起打退了敌人八次偷袭,牢牢守住了阵地。上阵的一个月,他抗击了敌人数百发炮弹的轰炸,并两次冒着炮火抢修被炸毁的工事。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二日中午,越军对我166阵地实施猛烈炮击,五号哨位被炮弹炸塌,工事及人员完全暴露在敌人眼皮下,为了保住哨位和战友,他依然奋不顾身出洞抢修工事,就在这时,被敌发现,敌人的阻击步枪向他打过来,正在抢修工事的吴文平,不幸左胸中弹,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团党委给他追记了三等功</h3> <h3> 杨战庆烈士(二等功)</h3><h3><br></h3><h3> 杨战庆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三营七连战士,陕西省延川县人,汉族,初中文化程度,1965年1月生,1984年1月入伍,1986年6月被追认为中共党员。再往阵地送物资时遭敌六零炮弹袭击,壮烈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 上阵地后, 杨战庆坚守在168阵地,担负前往166阵地运送各种作战物资的军工任务。从168通往166的军工路,道路十分难走,路两侧还有地雷,敌人炮火和机枪经常封锁这条路。每一送一次物资都要冒着生命的危险。虽然是这样,他没有被困难和危险所吓倒,想到前沿战友的生活、战斗离不开物资保障,而运送这些物资更离不开军工时,他干劲倍增信心十足。每次送物资总是超过定量。由于军工路崎岖狭窄,而且送物资大都在黑夜,看不清道路,她的两腿和胳膊多处被碰伤,有的伤口还感染化脓,但他没有休息一天。1986年6月7日晚,他和战友们在前送构筑工事的波纹钢途中,敌人三发炮弹向他们打来,为了保护战友,他奋不顾身将身旁的战友推倒,战友安然无恙,而他来不及卧倒,被弹片击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组织上根据他生前的要求和表现,追认他为中共党员,并追记了二等功。</h3> <h3> 张双军烈士(二等功)</h3><h3><br></h3><h3> 张双军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三营八连战士,河南省濮阳县市,汉族,初中文化程度,1964年7月生,1985年1月入伍,1986年6月追认为中共党员。在阵地担任观察时,被敌机枪射中,壮烈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 张双军坚守在156高地上,并担任该高地的观察员,他多次及时发现敌情准确上报,为连队取得一次又一次反偷袭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人们称他为千里眼。1986年5月中旬,狡猾的敌人在伪装网伪装上杂草披在身上,利用夜暗,蚂蚁爬行般的像156高地二号哨位摸来,担负观察的张双军,忽然发现被炮火炸平的开阔地上,一会儿工夫就长出了几从小草堆,再仔细观察,发现这些杂草还慢慢移动,他准确判断是敌人偷袭,一边向连指挥所报告,一边向别人偷去了几枚手榴弹,炸的敌人鬼哭狼嚎慌忙逃窜。五月二十一日晚,又是张双军担负观察任务,敌人又来偷袭156高地,被他及时发现,报告连属炮兵60迫击炮,炮班战友用准确的火力给敌人来了一个炮弹小会餐。不甘心失败的敌人,用机枪火力严密控制我156高地,下午两点左右,张双军正聚精会神的观察敌情时,敌人机枪火力点向他射了一梭子弹,他身中数弹,倒在了血泊里,英勇牺牲。上阵地以来,他和战友们共抗击敌偷袭七次,他个人歼敌三名,师党委给他追记了二等功。</h3> <h3> 宋永良烈士(三等功)</h3><h3><br></h3><h3> 宋永良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三营八连战士,甘肃省甘南州人,汉族,初中文化程度,1966年1月生,1985年11月入伍,1986年6月追认为中共党员。在和班长查线途中,遭敌人炮击,为掩护战友不幸光荣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 上阵的时,宋永良坚守在169高地,该高地距敌较近,是敌偷袭进攻的主要目标。1986年六月中旬的一天晚上,上级首长下达了潜伏抓捕的任务,宋永良和另外三名战友被派出执行这项任务,他们借着夜色潜伏在一个敌人经常出没的地方,这里杂草丛生,蚊虫特多,不多一回,成群的蚊子向他们发起了轮番进攻,脸上手上全被盯着,为完成任务,他们默默忍受着。夜越来越深,他们耐着性子等候着,平息静听,仔细观察。凌晨三点多,三名敌人像往常一样鬼鬼祟祟向169阵地摸来,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我军已经布好了陷阱,正等待其到来。就在这时呼啦,两只老鼠从眼前跑过,碰响了草丛,警觉的敌人,感觉是中了埋伏,掉头就跑。不能白白就让他们跑了!他们向敌人一起开火,打得敌人狼狈逃窜,自这以后,好长时间敌人,老实多了。凶残的敌人偷袭屡遭失败,便改为经常向169高地实施炮击。六月二十二日八时,越军炮火炸断了我通信线路,宋永年和班长去查线,不幸一发炮弹落在身边,他奋不顾身扑在正在接线的班长身上,自己却身中数会弹片。他被抬下阵地抢救,经过二十七小时的抢救,终因伤势过重,英勇牺牲。团党委给他追记了三等功。</h3> <h3> 仵润民烈士(二等功)</h3><h3><br></h3><h3> 仵润民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三营九连战士陕西省扶风县人汉族,初中文化程度,1967年,十月生,1984年1月入伍,1986年5月追认为共产党员。在坚守153高地防御战斗中,遭敌炮击而壮烈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 上阵地后, 仵润民坚守在连队距敌人最近的153阵地。该阵地三面受敌火力控制,地形复杂。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他虚心请教友军战友,并认真仔细观察,很快熟悉了地形、敌情及敌人活动规律。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八日,在敌人密集的炮火威胁下,他机智勇敢的和战友们一起打退了敌人一个加强班的多次进攻。战斗中,战友杨生平和权伍亮不幸身负重伤,为及时把伤员送下阵地救治,他不顾敌人炮火的追踪,和战友们一起往返两次,完成了运送任务,为抢救战友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5月8日,担任警戒任务的仵润民,不顾夜晚抢修哨位的极度疲劳,聚精会神的注视着敌人的行动。下午14时许,第395高地突然向我阵地炮击,企图杀伤我正在抢修哨位的人员,他一边严密监视敌人动向,一边抓起耳机迅速通知各哨位注意防炮,随后奔向抢修哨位的本班战友,刚跑出不远,就被落在身边的三发炮弹炸伤,肠子从腹部流了出来,当医生和战友们赶来时,他刚说出两个字,就紧紧闭上了眼睛。师党委给他追记了二等功。</h3> <h3> 贺勇敏烈士(三等功)</h3><h3><br></h3><h3> 贺勇敏生前系不变的139师417团三营九连战士,陕西省西安市人,汉族,高中文化程度,1966年12月生,1985年1月入伍,1986年12月追认为中共党员。在抢修工事时,为掩护战友,英勇牺牲。骨灰,安放在西安烈士陵园。<br></h3><h3> 上阵地后,贺勇敏危险时刻冲在前,艰苦工作干在前,多次争抢着去背水和帮助战友值班站哨。防御战斗第一阶段,他坚守阵地100多天,和战友们一起打退了敌人二十多次偷袭,牢牢守住了阵地。第二阶段,他又坚守在更加艰苦危险的阵地。1986年12月6日,敌人对我前沿阵地实施猛烈炮击,他们班的哨位被炸塌一个角,炮声刚停,他和战友们立即出洞抢修工事,累的汗流浃背。忽然一发炮弹呼啸而来,他听声音很近,知道是冲他们打来的,便迅速将战友推倒,就在他正准备卧倒时,炮弹已落在不远处爆炸了,气浪把他掀到地雷区,他的左脚触响了一颗地雷,脚被炸断。战友们把他送下阵地抢救,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而牺牲,实践了他在请战中书中所写到的:危险时刻,我愿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誓言。团党委追认他为中共党员,并追记三等功。</h3> <h3> 贺新景烈士(二等功)</h3><h3><br></h3><h3> 贺新景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三营七连战士,甘肃省西峰市人,汉族,高中文化程度,1965年9月生,1983年1月入伍,1986年6月追认为中共党员。在对越防御作战中,为掩护战友着遭敌炮击,壮烈牺牲。解放军报以“也许他也能成为记者”为题,详细介绍了他的事迹。骨灰安葬原籍。</h3><h3> 1986年6月5日凌晨6时,贺新景披着一身夜雾,从哨位上下来,钻进了狭小的猫耳洞,他费了很大劲,才能在潮湿的能挤出水来的铺上躺平了身子。哦,差点忘了,昨天安排的好好的,今天要到前边去,采访副连长在一次战斗中的组织情况,还有那个从如榆林入伍的冯生林,听说她家乡拥军优属做的好,也应该去采访采访他。想到这,贺新景睡意全无,带上笔记本钻出了猫耳洞。他业余爱好新闻写作,经常利用战斗间隙到前沿采访,很多宣传英雄的稿件和战场故事被军地报刊采用。到副连长所在的阵地去,虽说路不太远,可崎岖难行,来回要走三个多小时,有的是暴露地段,在对面那密密的丛林之中,随时都可能飞来阻击步枪的子弹。贺新景在连里算得上是老兵了,这条路他走过好几趟,他心里有数,当采访完副连长和王生林,满意地返回阵地时,忽然想起,代理排长司浩恒,未婚妻积极支持他上前线,经常来信,鼓励他英勇杀敌,也是一段佳话,便决定次日去采访。6月6日中午12时许,他来到了司浩恒所在的阵地,采访快结束时,突然敌人对我阵地实施猛烈炮击,司浩恒从炮弹在空中飞行声音中断定,炮弹将在附近爆炸。大喊一声:卧倒!便奋不顾身扑向司浩恒。战友得救了,他却头、肩、背多处被弹片击中,因伤势过重,战友们把他抬到救护所时,他已安详的闭上了眼睛。上阵第四十八天里,他在完成战斗任务的同时,采写的稿件有二十八篇被军地为报纸采用。师党委他追记了二等功。</h3> <h3> 张仕恩烈士(二等功)</h3><h3><br></h3><h3> 张仕恩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三营机枪连战士,陕西省旬阳县人,汉族,初中文化程度,1965年10月生,1985年11月入伍,1986年4月追认为中共党员。在169高地担任火器值班中,遭敌人炮击而壮烈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 张仕恩坚守的169高低,是敌人直苗火器控制的一个重点区域,危险性较大。上阵地后,他勇敢战斗,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和战友们一起多次打退敌偷袭。但他值班、站哨、背水,样样抢着干,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一日,也就是他上阵地的第八天,越军疯狂向我前沿阵地实施炮击,为压制其火力,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我炮兵以猛烈的炮火给予还击。这时正背着电台,冒着炮火观察我炮火射击情况,及时给炮火指示目标和修正炸点。就在他正给炮兵指挥所报告情况时,突然一发炮弹落在他不远处爆炸,弹片击中了他的头部、胸部,鲜血顺着脸颊流了下来,他檫去眼帘的血迹,吃力的支撑着站在堑壕,又抓起报话机用无力的声音继续呼唤炮火,等到战友们发现时,他已停止了呼吸。师党委追给他追记了二等功。</h3> <h3> 王风合和烈士(三等功)</h3><h3><br></h3><h3> 王风合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三营七连战士,陕西省延川县人,汉族,初中文化程度,1965年10月生,1984年1月入伍,1986年6月追认为中共党员。在13号界碑防御作战中,遭越军炮击而壮烈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 上阵地前,王风合多次要求领导把他分到最前沿、最危险的哨位去,接防后,他坚守在13号界碑阵地。该阵地在火力队长最前沿,背水和运送弹药、物资较远,且整个线路都在敌人炮火封锁之内,每次背东西,他总是抢着去。1986年5月16日,他又一次去背水返回途中,一发炮弹落在距他不远处爆炸,弹片擦破了腿,鲜血沁透了裤子,他舍不得放弃背到半途的水,他知道,战友们正等着水滋润干渴的喉咙。将水送到后,连队领导看到他负伤了,命令他下阵地治疗,他坚决不肯,顽强地坚守在阵地上。6月5日中午,他正在檫枪时,敌人的炮弹在他身边五米处爆炸,无情的弹片击中了他的头部,当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团党委给他追记了三等功。</h3> <h3> 李谋仁烈士(一等功)</h3><h3><br></h3><h3> 李谋仁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三营炮兵连战士,陕西省旬阳县人,汉族,初中文化程度,1967年3月生日,1985年11月入伍,1986年4月追认为中共党员。一九八四年四月二十八日午夜,在敌人偷袭中不幸被敌人俘虏,毅然拉响光荣弹,与三名敌人同归于尽。骨灰安葬原籍。</h3><h3> 上阵地前, 李谋仁三番五次找领导,坚决要求到最艰苦、最危险的阵地执行战斗任务。上阵地后,他坚守在距离敌人较近的168阵地。在不到十天的时间中,他先后七次冒着炮火,担任警戒观察和维修线路任务。李谋仁与两名战友坚守在168阵地2号哨位,是一个新开不久的哨位,孤立前出,受敌威胁较大,哨位前沿灌木浓密,杂草丛生。为防敌偷袭,李谋仁多次前出担任警戒观察。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八日午夜,在我军收复老山两周内之际,越军企图利用我换防不久,立足未稳之机,挽回面子,对我前沿多个阵地发动了全面偷袭。前出观察的李谋仁十分警惕的观察着阵地前沿,忽然然发现不远处有一个排的兵力偷偷的阵地摸来,他刚想喊叫,不料早已有三米敌人潜伏到他身后,其中一名用石头猛击他的头部,致使他昏迷过去。敌人拖起李谋仁便走,拖出约六米远时,他清醒了过来,意识到自己被抓。坚决不能当俘虏!强烈的革命气节,使他放声高喊:快向我开枪,有敌人!同时他趁敌人一紧张,用力挣扎,并毅然拉响了光荣弹,与敌人同归于尽。集团军给他追记了一等功。《解放军报》、《陕西日报》用长篇通讯报道了他的英雄事迹。</h3> <h3> 杨永峰烈士(三等功)</h3><h3><br></h3><h3> 杨永峰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三营炮兵连战士,甘肃省临潭县人,汉族,初中文化程度,1968年8月生,1985年11月入伍,1986年11月追认为中共党员。在187高地防御作战中,不幸遭敌炮击,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骨灰安葬原籍。</h3><h3> 杨永峰刚一入就随部队执行,老山作战任务,上阵地厚,他严格要求自己,勇敢战斗,在4·28战斗中,他和全班配合炮发射炮弹数百发,以及时、准确。猛烈的火力,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有力支援了一线战斗。战区遭受百年不遇的洪灾,连队大部分工事被冲塌,当时他正感冒发烧,战友们劝他养病休息,他带病坚持和战友们一起抢修工事。1986年11月20日,杨永峰和副班长一起加固工事时,越军向我阵地实施猛烈炮击,他毫不畏惧,继续抢修工事,为的是能及时还击敌人。忽然一发炮弹呼啸而来,他转身将副班长推倒,自己不幸身中数会块弹片,完成了19岁青春的一次性曝光。团党委给他追记了三等功。</h3> <h3> 谢生海烈士(三等功)</h3><h3><br></h3><h3> 谢生海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122榴炮二连副班长,青海省大通县,回族,初中文化程度,1964年7月生,1984年1月入伍,1985年12月追认为中共党员。在阵地查线中,遭敌炮击而壮烈牺牲。遗体安葬在云南省麻栗坡烈士陵园。</h3><h3> 通信兵是炮兵的耳朵,作为有线班副班长的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上证地后,他危急时刻冲在先,艰苦工作干在前。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八日,是我军收复老山两周年胜利纪念日,为防敌报复,他昼夜守在电话机旁,晚20时许,线路被越军炮火炸断,他不顾一切的冲出防炮洞,在伸手不见五指,又不能照手电的情况下,只能慢慢的手拉着线摸着检查,腿碰伤了,手被荆棘划破了,他全然不顾,终于及时把炸断的线路接通。果然,当晚敌人对我发动大规模偷袭,顺畅的通讯保障使我炮火给敌人沉重打击,有力的支援了一线战斗。七月份,战区发生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灾,在班长不在位的情况下,他带领全班尽快把滑坡和塌方毁坏的线路接通,保障了首长指示的及时下达和向上级汇报情况。在10·14拔点战斗前夕,上级需要从二连调一门炮配属拔点作战,他再三请求连队担任了通信保障,及时架设了五公里线路,准确传达上级命令,圆满完成了战斗任务。十二月二十三日,他和战友们担负往前沿扛水管任务,劳累了一天,回来后,大家都休息了,他一人守在电话机旁值班。晚24时,越军对我阵地实施猛烈炮击,连队通往炮兵指挥所的线路被炸断,他迅速带上工具冲了出去,正在查线时,一发罪恶的炮弹落在他身边不远处爆炸,他用自己的身躯护住单机和线路。单机完好无损,而谢生海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团党委给他追记了三等功。</h3> <h3> 高登英烈士(三等功)</h3><h3><br></h3><h3> 高登英生前系步兵第139师417团高级连排长,陕西省兴平县人,汉族,中专文化程度,1959年9月生,1978年12月入伍,1983年12月入党。在前沿阵地带病坚持战斗,后因病情加重,送医院救治中光荣牺牲。骨灰安葬原籍。</h3><h3> 高登英原在守备三师服役,正准备由排长提升为副连职参谋时,听说上级要抽调部分人员到参战部队,依然放弃提升机会,坚决要求调入参战部队。1986年4月17日,在他的坚决要求下,连领导把连队靠前的128高地坚守的任务交给了他们排。上阵地后,他第一个战哨,给战士们壮胆和摸索经验。次日天还没亮,他就组织班长骨干一起观察地形,区分战斗区域,研究各种打法和制定阵地管理制度。为了改善阵地生存条件,他向全排提出:“宁可修工事累死,也决不能让越军炮弹炸死”的口号,他和大家一起不分昼夜的干,由于气候恶劣,蚊虫叮咬,他不幸染上了重病,发烧三十九度多,多次昏迷战士们劝他下阵地治疗,他考虑到上阵地不久,战友们缺少战斗经验,自己多坚持一天,阵地就多一分安全。便给战友们说:没事。吃了点药,又坚持着。经过十多天奋战,工事提前抢修好了,紧接着他带病率领两名战士把一个100多斤重的机枪,从十里外的山下背上阵地,新建了一个火力点。战斗中,他亲自观察情况,发现敌哨位两个,暗火力点七个,机枪工事五个,使炮兵以准确的火力将其摧毁。后因重病长时间昏迷,被战友们强行抬下阵地,因病情耽误太久,病情恶化,抢救无效牺牲。团党委给他追记了三等功。</h3> <h3> 以下图片为417团在老山战场战斗中的部分镜头!</h3> <h3> 说明:1、本文音乐原准备用417团英雄--------徐良在87年春晚演唱的《血染的风采》,遗憾没有搜到。就用这首《英雄的黎明》献给牺牲的战友。</h3><h3> 2、417团拔点战斗英烈请看上篇。</h3><h3> 3、兰州军区老山作战英烈继续整理中,欢迎提供烈士照片。</h3>